|
最近接觸到律政劇,《精英律師》和《沒有秘密的你》。兩部電視劇都提到了一個東西:法律公平。 最初看到這個矛盾體的時候,是《精英律師》里的戴曦指責她的上司羅檳只看到錢,居然為一個人渣企業(yè)家任曉年做代理。羅檳回應(yīng)說,每個人都有權(quán)請律師為他做法律服務(wù)和法律辯護。如果按照戴曦的邏輯,任曉年是個人渣,他就不配得到法律辯護,那任曉年將請不到律師。這才是不公平。因為靳東一直塑造這種精英人設(shè),我對他的話一掠而過,并沒有進行思考。 在《沒有秘密的你》里,戚薇飾演的林星然也是個執(zhí)業(yè)律師,她和競爭對手顧思語聯(lián)手輸了當事人的案子。林星然被上司張孝陽訓斥,說每個人都有被辯護的權(quán)利,即使律師辯護的當事人是個罪犯,法律也會找到他的漏洞,對他做出公正的裁判,律師不應(yīng)該在法官審判之前,提前在心里給當事人下定審判。 在林星然思考自己對錯的時候,這也激起了我的思考,如果一個人是罪犯,是壞人,他是否不配得到法律辯護?換句話說,什么是真正的法律公平?我們應(yīng)該如何去看待法律公平在生活中的覆蓋范圍? 好像,在傳統(tǒng)的印象里,我們的價值觀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壞人沒有好下場,所以他就不配得到任何人權(quán)。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里,鳥族族長穗禾公主使用琉璃凈火做下了許多錯事,然后她的結(jié)局是被廢掉琉璃凈火,關(guān)進山洞,遇到了那個老魔王的兒子,地上有許多死人的枯骨,她最后極有可能被那人玷污或者吃掉。有很多人看了可能會很爽,壞人終于得到惡報了。但我的心居然不忍地顫了一下。我突然在想,即使穗禾有那么多錯,她就應(yīng)該被侮辱、被處置得如此不堪地死去嗎? 我的答案是:不!這不公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權(quán),每個人都應(yīng)該被公平地對待,即使他是個罪犯,也無一例外。 法律之所以是理性的和公平的,是因為它會尊重所有人的方方面面的權(quán)利,用法律公平的眼光去對待每一個人。它不會因為罪犯所做下的事情太壞,而剝奪罪犯他作為一個人的權(quán)利,它也不會因為一個平常人眼中的好人出于什么不得已觸犯了法條,而罔顧這個人犯法的事實。所以,真正的法律信仰給人的,就是一個既理性到極致、又人性到極致的東西。 這個東西讓我們不會偏聽偏信,不會僅僅憑借一面之詞就沖動地做出判斷,這個東西讓我們看到人們復(fù)雜的一面之后,卻又給到了人們一個最合理合法的判決。這個東西,就是法律公平。 我們常說,我們希望被人看見,這常常是一個奢侈,但卻是我們一直以來的人生追求。我想,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的世界里傷痕累累,就是因為他們從未真正地去信仰公平,至少是一個法律底線上的公平。 柴靜在采訪過藥家鑫和他的父母之后,所作出的思考中,就有對于理性和公平這樣的探討,她說傾聽了兩方面的聲音之后,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就會趨于理性。她既可以分清情與法的界限,又能夠理解藥家鑫做出這樣事情的緣由,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她對這個事件的思考達到了更深一步的透析。 拿到法律實踐上來說,也是一樣的。每個人所做的事情如果觸犯了法律法規(guī),那他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這個人永遠有請律師做辯護的權(quán)利。在評論一件事或者說,在一個律師為一個當事人辯護的時候,可以有自己的感情傾向,可以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但在專業(yè)領(lǐng)域內(nèi),律師需要秉持自己的專業(yè),努力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 文|京華 圖|網(wǎng)絡(luò) 編輯|京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