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感:2021的flag之一是多讀書和讀好書。想了想,借頭條寶地記錄一下自己的閱讀感想吧,以思和感來督促和深化一己之見,與多深刻多內(nèi)涵無關(guān),純給自己動動筆頭抽鞭子和找點事,想著能掉掉書袋也是好的,不成體系,也無甚新見。閑的。僅此而已。 但凡提到中國古代文學,凡是接受過基礎(chǔ)教育的國人,說起“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就像念繞口令般的熟稔。在唐朝之前,詩經(jīng)楚辭樂府漢賦等雖早已是舉世公認的文學瑰寶,然而,大家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學成就最首當其沖的聯(lián)想?yún)s往往是“唐詩”——由此可見,唐詩的魅力是多么地深入人心啊,歷經(jīng)千年依舊在坊間口耳相傳。 但是,唐詩為何好,好在哪,如何好?李白和杜甫誰的詩作更好,歷代文評是如何評價他們的呢?詩人的創(chuàng)作與其身世及所處的時代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呢?李杜之后,唐詩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哪些特質(zhì)呢?諸如此類的疑問,卻不是僅憑誦讀就能夠領(lǐng)會的,那么,要想知道這些會不會很難呢?當我讀到莫礪鋒先生的這本“唐詩課”時,上述的疑問頓時豁然開朗。在此試摘析一二。 “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為心,自白始。儒、仙、俠實為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也。”(清龔自珍《最錄李白集》) 莫礪鋒先生從思想解放、精神自由層面剖析了李白集合了“儒、仙、俠”的人格魅力及其反映在詩作的豪情萬丈和一往無前強烈的進取精神,他指出李白筆下的人間山水都是李白心中的理想境界。 李白那些賦予了濃厚個人情緒的作品,所創(chuàng)造的那些超凡脫俗的神奇境界,人景境融為一體,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水乳交通,蘊含著一種不懼世俗權(quán)勢、“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探索精神?!包S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保ā顿浥崾摹罚叭伺拭髟虏豢傻?,月行卻與人相隨?!保ā栋丫茊栐隆罚按簌i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 莫先生認為,“多讀此類詩歌,可以鼓舞我們的人生意志,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可以使我們在日常行為中保持意氣風發(fā)而消除萎靡不振,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雄偉而唾棄卑微庸俗,在思想意識上堅持自由解放而拒絕作繭自縛,這是李白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p> “此五君子,其所遭不同,所立亦異,然求其心,則皆所謂光明正大,疏暢洞達,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保纤沃祆湓凇锻趺废募颉防飳⒍鸥εc諸葛亮、顏真卿、韓愈、范仲淹一起譽為“五君子”,而杜甫并無任何政治建樹) 莫礪鋒先生認為杜甫其人及其詩作的核心精神是儒家仁愛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并進一步強調(diào)“布衣身份的杜甫成為公認的圣賢,其實質(zhì)就是對平凡人生的巨大超越?!?/p> 杜甫憂國憂民,一生顛沛流離,無論身處于何種境地,始終將安邦定國視為自己的使命,雖然他終其一生也未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抱負,但將自己比作“稷與契”的他,卻將一腔熱血與悲天憫人化作深沉反思和仁心大愛,凝聚于筆底的波瀾壯闊,以一己至情至性,構(gòu)建了獨具一格的歷史價值評判。“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戍卒?!保ā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牛盡耕,蠶亦成,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保ā缎Q谷行》)。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啟發(fā)后人感知歷史、思考歷史 ,進而從歷史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從而更好地前進。就這一點來說,杜詩與孔子的《春秋》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彼?,“一部杜詩,展示了崇高的人格進階,蘊涵著充沛的精神力量。后人閱讀杜詩,在獲得巨大審美享受的同時,也獲得了深刻的精神啟迪?!?/p> 莫礪鋒先生的唐詩課,內(nèi)容扎實厚重但無絲毫枯燥。他的講解,由人及詩,由詩入史,詩史互鑒;博采眾長得一家之言,旁征博引又深入淺出,淵博精深且十分之接地氣的講解,耐心十足地引領(lǐng)讀者細細地品味唐詩的臻妙。通讀下來,感覺無一字無來處,不僅無半點繁瑣贅言之感,而且字字珠璣,讓人欲罷不能,酣暢淋漓,并藉由詩歌評鑒而升華抒發(fā)了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理解和認同。 |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