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伙伴突然說:快來看快來看,醋里面長醋衣了,走進一看,一層一層的像紗布一樣格外有趣。 這個真不是你們放進去的紗布或者粑粑?不是,是里面的醋自己凝固變出來的。 查了有關醋衣的資料,才發(fā)現(xiàn)古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現(xiàn)在很少有人家自己釀醋,此現(xiàn)象也就不太常見。 阿姨說: 釀米酒的時候,一開始出來的濃度比較高,家里留著做酒精用,給傷口消毒。 中間的酒濃度在40-50度,供飲用。 最后出來的酒濃度較低,釀醋用。 她們這樣合理利用,我怪喜歡的。上次聽一個賣酒的阿姨說:我這個酒非常好,因為去掉了頭子酒和尾子酒,當時不知道為什么要除去。 醋衣是醋酸菌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釀新醋,可以用這個醋衣做引子。“衣”是古人對微生物繁殖后的菌體的總稱。 這樣的醋可以直接喝,味道可以,有點像蘋果醋,但更酸一些。我們來看相關介紹。 烹炒煎炸鹽為主,五味調和醋為先。自古以來,醋在烹飪調味中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除了調味,醋還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生津開胃、促進消化、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和中風等。 按制醋工藝流程來分,可分為釀造醋和配制醋。 釀造醋又可分為米醋、香醋、麩醋、熏醋、陳醋和果醋等許多品種。 人們常見的白醋有些是釀造而成的,有些則是食用冰醋酸配制而成的。 釀造醋以酸味純正、香味濃郁、色澤鮮明略占優(yōu)勢。 我們廚房里常見的醋大都是釀造醋,如香醋、陳醋和熏醋等,此外還有一些果醋。 老陳醋是以高粱為主要原料陳釀而成的。其特點是色澤黑紫,醋液清亮,醇厚不澀。 因此,老陳醋常用于需要突出酸味而顏色較深的菜肴中,如酸辣湯、醋燒鯰魚等。 當然,在吃餃子和包子等面食時,也少不了解膩爽口的陳醋或熏醋。 香醋多以糯米等原料釀造,以“香而微甜,酸而不澀”著稱。多用在菜品顏色較淺、酸味不能太突出的菜肴,如拌涼菜及溜魚片等。 在烹飪海鮮或蘸汁吃螃蟹、蝦等海產品時,放些香醋有去腥提鮮、抑菌的作用。 較好的米醋是以優(yōu)質大米為原料釀造的,米醋除有醋的清香,還有在發(fā)酵中產生的淡甜味。 可和白糖、白醋調成甜酸鹽水,來制作泡菜。用于熱菜調味時,常和野山椒辣醬等調成酸辣汁,用于烹制酸湯魚等菜肴。 蘋果醋和梨醋等,多以水果為原料釀造,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根據個人需要添加食用。 《齊民要術》將“作酢法”獨立成章。 釀醋原料豐富多彩,有粟米(即谷子,去皮后成小米)、秫米(即糯米)、黍米(即黃米)、大麥、面粉、燒餅、酒糟、酒、麩皮、酒糟、粟糠、大豆、小豆、小麥和粗米等,還有高糖原料蜂蜜。 這些原料主要是谷物原料,大多流行于北方地區(qū),主要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制醋法。 原料的來源不同,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用酒(白酒)制醋只需加水、裝壇、密封即可。 酒制醋不需要糖化和酒精發(fā)酵,凡風味較差、發(fā)酸的酒均可釀醋。 制醋工具用的甕、壇等陶制容器都有透氣性,微弱的透氣可滿足液態(tài)醋酸發(fā)酵的醋酸菌呼吸,緩慢氧化發(fā)酵液于醋液。 甕小口易密封,醋液不易污染。醋甕要放在高處,離開潮濕。潮濕易滋生霉菌,醋醅敗壞。 制醋的水一定要干凈,多使用井水。做好的醋久貯時用泥封口,下雨天甕口加蓋,而且在發(fā)酵全過程勿令生水進入甕內。 棉布和泥巴都具有很好的透氣性,且能阻隔蠅蟲蛆卵、塵土的進入,時至今日,我國和日本、歐洲仍采用這種密封法陳釀食醋。 醋甕裝滿物料,發(fā)酵醅(液)中溶解氧減少,一些需氧量較大的霉菌和細菌被抑制,物料不易發(fā)霉變熱。醋酸菌利用甕的透氣性,將發(fā)酵液緩慢變?yōu)榇滓骸?/span> “醋衣”即醋酸菌膜,用以釀醋的醋酸菌大部分會產生纖維物,纖維素交織成膜。 食醋液態(tài)發(fā)酵時,尤其是靜置發(fā)酵,會產生許多膜,在醋液表面漂浮。 在《要術》“作酢法”的“動酒酢法”中,“七日后,當臭,衣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shù)十日,醋成衣沉,反更香美。日久彌佳”。 我國在北魏時代已認識到醋衣在醋酸發(fā)酵是正?,F(xiàn)象,對做醋有利,微弱的攪動還有助于醋衣的生成。 更可貴的是認識到了醋衣下沉標志著醋的成熟,因為食醋發(fā)酵時醋液酸度達到一定值后,醋酸菌停止發(fā)酵,不產生CO2,醋衣的浮力降低下沉,此時食醋已成熟。 “醭”也是食醋釀造時,在醋液表面產生的一種菌膜?,F(xiàn)代發(fā)酵學認為: 當醋酸含量和酒精含量總和值較低時,醋液被雜菌污染,在醋液表面就會產生“醭”,膜醭酵母菌是產“醭”的主要微生物。 雖然“醋衣”和“醭”都是醋液表面發(fā)生的微生物現(xiàn)象,但《要術》中有:“不撹則生白醭;生白醭則不好”,認為“醋衣”產生對釀醋有利,“醭”的產生對釀醋不利,應除去。 有關“醋衣”的認識,包啟安先生給予極高的贊譽,認為賈思勰是第一個提出“醋衣“為生物概念的人,比歐洲關于醋酸菌是生物還是非生物的爭論早1300年。 在村子里看到了北魏時代《齊名要術》中提到的醋衣,十分驚喜,除此之外,這個村子里還有保留了許多比較古樸的東西。 例如: 自家種植食用的大米釀酒、作醋; 采挖野生春筍制作酸筍; 采挖刺竹筍制作刺竹筍餅; 采摘自然生態(tài)野茶葉制作純手工磨鍋茶; 農家種植的可調味的草果、補益脾胃的黃精; 騰沖紅花油茶榨的茶油; 騰沖三寶之一的竹編,用竹子做鍋刷、筷籠、竹籃、背簍; 魔芋豆腐做膠水黏千層布,制作布鞋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