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六十,離退休那一天又近了一步。 人到六十,離老年的生活又近了一些。 六十歲,其實是一個人生的新起點。如果說青年時期是太陽的初升,中年時期是太陽的如日中天,那么暮年時期便是日落的黃昏。 黃昏,看似有一些“老之將至”而無可奈何的感覺??蓪嶋H上,黃昏的天空也能綻放出絢爛的光芒。 當(dāng)人到了一定的年紀(jì),其實就會明白,人活著,不僅是要活出日子的“數(shù)量”,更要活出幸福的“質(zhì)量”。 在這里,有一個問題,當(dāng)你60歲之后,你是愿意一個人過日子呢,還是希望在歡鬧聲中度過晚年的時光呢? 其實,在人情關(guān)系逐漸淡化的環(huán)境下,大多人都會選擇前者。 可是,要想活得好,就不能一個人活成孤島,而是要懂得和一些“重要”的人打交道,與之搞好關(guān)系。 人到六十,聰明的人會把錢財“投資”在這些人身上,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孤獨終老。
聰明的人都會把錢投資到“自己”身上曾有人說過,在這個世上,如果自己都不懂得關(guān)心自己,那么便沒有人會關(guān)心你。 人這輩子,不管處在怎樣的境地之中,能陪伴我們的人,只有自己。 就算父母再愛我們,他們也會離我們而去。就算是身邊的兄弟姐妹,他們也只能陪我們一程,而不可能伴我們一世。 所以說,我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人,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 在很多人的人生經(jīng)歷中,他們不是為了家庭而奮斗,就是為了兒女而打拼,一點也沒有為了自己。 這樣的做法,看似是很有責(zé)任感,也很偉大的??墒牵@一切都是對于別人而言的。對于自己,我們絕對是虧欠的。 人到六十,別總是為了他人而付出了,要學(xué)會為了自己去付出。多把錢花在自己的身上,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兒。 如果你喜歡旅行,那就去旅行;如果你喜歡吃盡天下美食,那就去品嘗;如果你選擇享受余生,那便去好好享受。 這樣的做法,并非是自私,而是一種“無愧于自我”的做法。人,可以奉獻,但卻不能忽視了自己。
聰明的人都會把錢投資到“老伴”身上曾有人說過,一次初相遇,便是一世夫妻情。 當(dāng)我們還年輕的時候,總會對愛情有著特殊的期盼??墒牵?dāng)我們結(jié)婚之后,那一種愛意便會被日常的煙火氣息給取代了。 慢慢地,我們便會忽視了“老伴”的存在,不再關(guān)心他們。 其實,除自己之外,老伴應(yīng)該說是陪我們最久的人了。因為夫妻之間,本就是攜手與共,一起老去的。 人到六十,既要關(guān)愛自己,也要懂得和老伴搞好關(guān)系。這,并非是討好,而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重新喚起那熾熱的感情。 活到最后,倘若連一個值得相伴的人都沒有,這或許是一種遺憾。 所以說,如果老伴仍在,夫妻關(guān)系還不錯,那不妨好好地珍惜往后余生。因為有老伴存在的日子,才是最為幸福的時光。
聰明的人都會把錢投資到“兒女”身上在中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這樣的一種觀念,那就是“養(yǎng)兒防老”。 在很多人看來,自己把孩子給養(yǎng)大了,那么孩子就得在父母晚年的時候回饋父母,養(yǎng)活父母,為父母的余生負責(zé)。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常見的,也是中國社會眾多父母的心聲。 可是,有一點我們是要明白的,那就是所有的愛,都是相互的,而不是單方面付出的。 身為父母,我們不能說“倚老賣老”,仗著自己的身份便讓孩子無條件為我們付出,而是要懂得尊重孩子,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 所以說,聰明的老年人,他們都會稍微去把錢財“投資”到孩子的身上,讓他們能夠少一些負擔(dān),多一些輕松。 只有發(fā)現(xiàn)父母的好,他們才會感恩父母。這,其實是一種“相互”的結(jié)果。 所謂“一只手掌拍不響”。當(dāng)人老了之后,相信你對孩子怎樣,孩子也會對你怎樣。因為懂得感恩的父母,絕對會培養(yǎng)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寫到最后說到這里,很多人便會疑惑,難道說親戚和兄弟姐妹就不值得我們真心付出嗎? 其實,在中國親緣社會里面,還是要少點跟親戚和兄弟姐妹有“利益”上的往來。因為人情與利益相結(jié)合后的關(guān)系,那是復(fù)雜的。 人到了一定年紀(jì)之后,就會感覺,還是跟自己的家人較為親密。因為兄弟姐妹也有他們的家庭和人生,他們怎么可能會對自己這個外人特別好呢? 如此,在未來的時光中,我們不妨對自己好一些,對老伙好一些,對兒女好一些。這些人,才是我們的至親之人。 文/舒山有鹿 |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