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不像我們的大豆、菜油、棕櫚油這些已經成熟的優(yōu)勢品種,市場數據比較充分,市場信息比較透明,那么大家的預期相對來說能夠在某些因素成為看多看空的主要因素去交易,而花生這個產業(yè)相對來說市場化程度并不是特別高。 
那天我跟一些做貿易的人在聊,他們就說花生的價格在漲的時候我要買花生,農民不知道賣,我說你加兩分錢,你賣不賣,他不賣,我加五毛錢賣賣,他還不賣,他不知道他的花生值多少錢,他光知道價格漲的時候可能看別人不賣,他也就不賣,從眾的心理可能更多一些。不像大豆、玉米,他看期貨的價格可以就決定,貿易商收購的價格決定了農戶可以賣出去的價格。所以說花生產業(yè)在期貨上市以后,對于價格發(fā)現的導向,起到非常好的一個作用,同時對整個產業(yè)來說,應該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最起碼我們有一個對標。 我今天給大家匯報的還是從國內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一個介紹,一個是生產,一個是貿易,另外就是花生價格走勢。 
首先說我們現在國內花生產量一年在1700~1800萬噸,連續(xù)的三年應該都要1700萬噸以上,實際上全球的產量4700萬噸左右,我們國內的花生產量占全球產量接近40%這樣一個水平,這個占比很大,但是從占比的趨勢上來看,我們過去20年一直是在下降,最高的時候占比達到了44%,最低的時候也有36%,那么就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傳統(tǒng)上我們是花生生產大國,同時我們也是一個花生出口大國,但是最近幾年由于國內的消費需求持續(xù)增加,花生作為重要油料品種,為了滿足國內油脂不足,或者說對花生油脂這個單品消費習慣的需求,大部分花生用于榨壓榨花生油,所以使得全球貿易結構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說最明顯的我們從一個凈出口國,最近兩年變成了一個凈進口國,我們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花生來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 
從國內的花生單產水平來看的話,我們也是全球最高的一個地區(qū),單產已經超過了3.7~3.8每噸每公頃,而這個跟全球平均水平來比的話,也是高接近30%。如果從全球花生的種植面積來看的話,其實印度的花生種植面積占全球種植面積的20%,中國的占比大概在百分之16~15左右,但是印度的產量不到我們的一個零頭,也就是760萬噸,我們已經到了1700~1800萬噸,最大的差別就是單產水平的差距。 其實,我們花生的單產跟菜籽、大豆來比的話,也是有一定的優(yōu)勢,比如大豆單產在國內的單產其實只有1.9每噸每公頃,其實全球像美國、巴西這樣的優(yōu)勢產區(qū),大豆的單產也就是3.2~3.3每噸每公頃的水平,跟國內的花生就沒法比。所以說花生的效益應該是最好的,也就是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我們國內油料產量更多的是依賴于我們花生在保持一個穩(wěn)定增長的態(tài)勢,所以我們國內油料的產量才能保持一定增長,那這里國內油料現在的產量可能在3700~3800萬噸左右,其實這里面不包括大豆、油菜和花生,花生接近50%的一個份額。
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可能跟我們整體的糧食安全形勢,給我們國內不同糧食價格的走勢也有一個非常直接的關系,后面我們講到花生種植面積的變化,更多的是要跟玉米去競爭土地,或者給一部分大豆的競爭土地存在競爭關系,特別是在遼寧、吉林一些地區(qū),它這個這塊兒的競爭就相對明顯,然后反而在山東,在河南這些地區(qū),可能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能會差一些,因為這些地區(qū)是傳統(tǒng)的花生產區(qū),他并不會因為價格的一時波動而有太大幅度的變化,因為當地的消費習慣就是這樣。 
生產的花生,很大一部分就用于榨油消費,或是我們自己食用消費為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見,但是到遼寧、吉林這些地區(qū),當玉米的種植收益好的時候,它可能有更多的面積去種植玉米,而不是種植花生,所以說在遼寧這個地區(qū)的花生種植面積波動幅度就會非常的大??垂俜綌祿脑?,它的面積年度增幅可能都在5%以內,但是遼寧地區(qū)發(fā)生的變化,可能很多是10%~20%的一個變化幅度。包括今年現在說我們的玉米價格創(chuàng)造歷史最高的記錄,玉米的種植收益在大幅好轉,所以說明年我們可能會看到在遼寧、吉林等地區(qū),花生跟玉米直接存在競爭關系的地區(qū)出現更多的種植玉米,而減少花生播種面積的一個因素,這也是現在在期貨市場上,在2110合約上,大家對花生價格有一個更高的預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河南南部的一些地區(qū),也會存在著花生跟別的作物競爭的一個因素,所以說這個可能都是在未來一年,或者在開春三四月份以后,我們需要在種植季節(jié)多去調研一個因素。那么從種植區(qū)域上來看的話,我們河南、山東、河北是當之無愧的主產區(qū),特別是河南、山東這兩個省份花生產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十年前的話可能還是山東為第一,而山東的種植面積是一直在往下減,可能有一部分去種了玉米、蔬菜等一些品種。 
但是花生的加工就要在山東更集中一些,因為之前培養(yǎng)起來大規(guī)模場,包括一些油脂市場貿易商群體都在這聚集,這次交易所在設交割庫的時候,也是以河南、山東、河北為基準價來設的,主要的交割廠庫都設在了河南、山東、河北,這也是跟產區(qū)更接近的策略。 
我們看看花生的種植,在山東、河南地區(qū)可能會更多的去種夏花生,那么到了九、十月份,然后才集中的收獲。10月合約應該是新年度的第一份合約,花生的生長周期還有包括國內主要供給在九、十月份生產上市以后,供給全年的節(jié)奏也注定了在前期的存量應該是比較大,庫存水平在10月份是最高的,然后逐漸減庫存,貿易量也是逐漸的下滑,包括加工量也是逐漸的下滑,所以在10、11、12、1月份都會有相應的合約去供大家去交易/交割。但是到了第二年3月份之后花生消耗殆盡,那個時間段的合約密度就會減少。 
另外給大家介紹一下,就是花生的存放,10月份上市以后稍微掃干凈后直接放在倉庫里面就好。河南、山東地區(qū)在常溫下就可以存放,但是到了四、五月份以后,特別是5月份以后,溫度升高,容易發(fā)生霉變等等一些不利因素,需要放到冷庫里面,冷庫要求也不高,只要倉庫里面有兩臺空調,吹一吹冷空氣可能就能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存儲環(huán)境,這個是他的一個特點,整個保存成本不會太高,一個月100塊錢~150塊錢就足夠了。 天氣可能就已成了影響花生產量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前期在三四月份,剛剛播種的時候,惡劣天氣可能會導致剛發(fā)出來芽凍死、凍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另外一個是高溫低濕,在八、九月份,長期的高溫,可能會導致葉面的蒸騰作用過大,導致整個根的死亡或者發(fā)育不良,會導致結莢不足,或者說結了莢沒有粒,沒有花生仁。所以說,天氣因素是影響單產最直接的一個因素,這個跟大豆還不一樣,大豆直接拔出來就可以,或者我們直接觀察外觀就行,但是花生生長在土壤里面,觀察起來就比較困難,而且蟲害這些東西都在地下的,沒有大面積曝光,你可能很難發(fā)現,所以對單產的預估,大家可能需要有更好的方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