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這種繁華的大城市,夜生活那是少不了的。年輕人們下班后的酒吧、KTV、蹦迪一條龍,到夜半兩三點,整座城市依舊熱鬧充滿著活力。 然而,不只是半夜,凌晨的五六點鐘,這座城市,依舊有著非常熱鬧的地方。 上海有個“鬼市”,你聽說過嗎? 可別被這名字嚇到了,這鬼市是來自北方的叫法,通常在夜晚或者凌晨開,天大亮時即散場,買家賣家交易完立刻一拍兩散。別管買的是貴了還是便宜了,事后誰都不認。 不管是心中有鬼的氛圍還是看似鬼鬼祟祟的交易過程,這,就是鬼市叫法的來源。 在鬼市里,賣的商品多是古玩和舊貨,沒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價格,那么一切便是各憑本事,只看誰的眼睛更加毒辣了,而是否能撿漏,也各憑本事。 跟我一起,走進上海凌晨的鬼市,看看那里,到底都有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今日配樂《我難過》 分享一句歌詞:我難過的是放棄你放棄愛 放棄的夢被打碎忍住悲哀 上海一個比較出名的鬼市,就位于靜安區(qū)的靈石路上,只有住在附近的或者是圈子里的少數(shù)人,才知道它。 這個鬼市非常熱鬧,是少數(shù)愛好者的天堂。 注意了,如果鬼市天天開放,那也就不稀奇了。這個鬼市一周只開放半天,只在周五的上午開放,從凌晨五點開門,到中午結束。 當然了,別看時間開得久,大部分攤主到9點鐘就開始收攤了,是不會等到中午的。所以啊,您如果想要去探探究竟,還得起個大早,趕個早集才行。 這家鬼市,位于靈石路上花鳥魚蟲市場的最盡頭,平時也是一個專賣古玩舊貨的市場。門面并不算太大,入口還稍顯的有些寒磣,和想象中完!全!不!同! 平時這市場,人流量也就一般,畢竟是花鳥魚蟲市場,來這里多為養(yǎng)花養(yǎng)動物的人。等到了周五早上,那可不一樣了,二樓和三樓擠滿了無數(shù)來淘貨的人。 二樓和三樓還不太一樣,二樓多為固定攤位,有著一個個柜臺。不過即使在柜臺外,也有一定的延伸,東西放得很亂,千萬要小心腳下。 三樓則是一個個被用膠帶框起來的地攤。不時有保安來回轉悠,看著攤主們是否又延伸了自己的地盤。為了給淘貨的人們留出足夠的道路,基本上人們還是老老實實地在原位擺攤的。 不論是二樓還是三樓,在周五的早上,都是非常熱鬧的,不管是琳瑯滿目的貨物們,還是那時不時飄進耳朵里的妙語,都讓我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對我這種年輕人來說,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讓我這么驚訝的是,即使來之前做過了一定的功課,鬼市上賣的東西還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先說我之前做功課的幾大類,首先就是玉石珠寶,這一類在鬼市上確實有,但不算多。 也許這和鬼市的定義相符,如果賣價格太過昂貴的玉石珠寶,好像和地攤的形象不符。反正地上擺著這么一堆珠子串子,我是沒有購買欲望的。怎么看怎么覺得別扭,懷疑這些都是加工或者染色過的。 我稍微觀察了下,這種攤位確實也比較冷清,攤主看到我停留后尤為熱情,嚇了我一跳。 除了玉石珠寶外,跟收藏最扯得上關系的應該就是文玩書畫了,這一類在二樓的柜臺比較多,在三樓地攤比較少見。 能理解的,畢竟如果想要賣出高價,那么逼格還是得有的。
像是這種古錢幣,就比較受歡迎,在我拍照的時候,旁邊就過來幾個人問價。 瓷器類的就比較冷清,這個玩意不懂的人就是看了個寂寞,因此也少有問價的。
書畫類的則讓我比較迷茫,可能攤主也不在乎能不能賣出去,展示的不錯的書畫往往攤主都不在原位,多是去和隔壁聊天。
有些書畫我看著不錯,無奈于壓根不知道攤主在哪,連問價都不能。攤主也是心大,就這么展開人就跑了,根本不怕有人卷了拿走,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古玩這種東西實在是太專業(yè)了,作為一個外行,看不懂的門道很多,只能看看熱鬧。如果有人去購買,一定要謹慎小心一點。 除了玉石珠寶、文玩書畫外,鬼市上最多的一類,還要屬各種舊書了。 書籍這種東西的價值,一直不好估量。有的書年代久遠了,存量稀少,再加上內容很好,很多人需要,那么自然價格就高,這一點來之前我在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就做過不少功課。
比如這本,如果是當年印發(fā)的關鍵文件類書籍,那么價值還是挺高的。
很多舊書用透明的塑料袋籠罩起來,避免人們碰觸的時候弄臟??瓷先コ伺f一點外,用專業(yè)淘貨的人來說——品相很好。但是還有更多的書就那么破破爛爛的放在那,攤主看上去也是絲毫不在意的樣子。
這些書都堆在一起,得自己去翻出來才能看到里面隱藏了什么。我翻出來一本交通銀行的舊紙幣圖錄,看上去品相還可以,但是一點都不珍貴,因為光這箱子里就有好幾本。 像是原本書皮沒有了,或者帶有簽名的,就是品相不好的,價格也比品相好的來的便宜一些。
當然了,這些舊書無論價格如何,到底最后能不能賣出去,還要看有沒有人喜歡。 實際上,這些在鬼市上非常常見的物件僅僅是鬼市中收藏品的一小部分。讓我非常納悶,除了這些,還能有什么是值得收藏的? 有更多的東西,是在這些之外的。 我們來一起翻翻這些攤位上擺著的那些“非同尋?!钡睦衔锛?/strong>,你就會明白,我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
實際上很多看似價格不高的老物件,都是有收藏價值的,而且在那些收藏者眼中看來,有著獨特的魅力。 有一段時間,網(wǎng)上很流行買自己出生年月日的報紙作為收藏。在鬼市上,就能翻到過去的《人民日報》。
原本看到有賣人民日報的,還是挺高興的。結果一問有沒有九幾年的,攤主理都不理我,再問一次,攤主翻了個白眼,示意我看攤位。一看,基本都是五幾年六幾年的報紙。是我錯了,告辭。 其實這還不算什么,頂多算是我鬧了個烏龍。這地方買東西不能跟攤主要什么,得自己來看,千萬不能多嘴。 之后,我在逛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兒時熟悉的東西——磁帶。沒想到這些小小的磁帶都有人收藏,這樣一想前幾年父母收拾時扔掉的那些,感覺損失了不少。
不過仔細看看,大部分的磁帶都是比較古老的,新的較少。 唱片也有,尤其是鄧麗君,更是以前人們的最愛,在不少攤位上都可以看到鄧麗君的唱片。
在逛鬼市之前,我還真的不知道連“舊照片”都可以賣。
讓人想不明白的是,這些舊照片上的都是誰,他們的照片又是被誰賣出去的?而買這些舊照片的又是誰? 我問了下攤主,這些都是普通人的照片,他也不認得。出于對陌生人的敬畏,我一張都沒下手,即使可能里面會有歷史人物。 比舊照片更為稀奇的還有老年代的結婚證。這個倒是比舊照片要值得收藏,更加少見一點。不過希望它是一份被人遺失的,而不是被后代賣出的,不然多讓人心酸。
有一些小東西見證了一個時代,比如各種糧票和換東西的票據(jù)。在計劃經(jīng)濟的時代,這些小小的票據(jù)可以給家里換來吃的喝的用的,非常的珍貴。
同樣是過去的紀念品,不過這東西可能只有00后或者更小的才沒見過——搪瓷做的盆。這個的價值就不太高了,很多人家中還留有。攤主們也都不當一回事,還有人就把它堆在腳邊。
無論是磁帶、唱片、糧票,都是我們那代人有過記憶的。然而,還有一些東西我是看到知道是什么,現(xiàn)實中卻是頭一次見的。 比如這些舊時代里大銅鎖上面的鑰匙,只在電視劇里見到過,還真沒想到有人會在鬼市上賣。
在這個鬼市里,多得是各種稀奇古怪的舊貨們。也許它們在過去是常見的物件,但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在這個時代變得值錢了起來。 即使是一些不那么稀缺的,也總能找得到喜歡他們的人,將它們購入回家。
在鬼市買東西,有個事情得千萬注意了。那就是,輕易別問價,問了就得買。 倒也提不上是強買強賣,但是這畢竟是市場,一旦問了,有的沒開張的就拉著你要么訴苦,要么說這件東西有多么多么的值錢。這里地方比較小,人一站住就擋著路了,后面人不滿之下,只好乖乖付錢早日逃脫包圍圈。 當然了,這里面托也不少。有的托一唱一和之下,像我這樣初次前來淘貨的,可能就會上當受騙。 別忘了鬼市的潛規(guī)則,買定離手,一旦賣出,概不負責。無論貴了還是便宜了,都得自己負責。 比如這一張紙,我就停下來看了下,老板就差點抓住我的手,在那指點起來了:“我這東西是民國的,非常珍貴,你看這字,看這印章?!?br>
我沒仔細看,但就這么一張字,要我200元合適嗎?我哪里知道是自己現(xiàn)在寫的,還是過去的。廢了好大的功夫,我才從攤主老爺子那逃脫。 不過下一個,我就沒那么好逃脫了。前面我提到了,因為鬼市上的攤位特別的密集,很多店主把貨物放到了外面,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碰到。 真不巧,我就碰到了一個。幸運的是,沒碰壞。但即使這樣,我也沒從店主那逃脫,畢竟碰了人家的東西,人家總要拉著你掰扯兩句。攤主是個女的,訴苦今天到現(xiàn)在都沒開張,夸了我?guī)拙涿嫔埔豢淳褪怯懈V撕?,等我反應過來時,手里就多了這一對玩意兒。
雖然說挺可愛的,但是我總覺得自己被忽悠了。好在本能還在,甭管她漫天要價,我就地還錢就是,最后這一對風鈴被我講價到了幾十拿走了,算是皆大歡喜吧。 在鬼市里千萬要記住了——一定要砍價!狠狠的砍! 吃到了砍價的甜頭,我遇到心儀的,多少會問問價。不過有些價格上來就獅子大張口,那我連砍價都不砍,扭頭就走。比如這種瓶子,一個要1000元,逗我呢?真是上千的瓶子你舍得擺在那,萬一砸了呢。
像是這種藝術品,看上去小小巧巧的,就倆鸚鵡,應該不貴,結果一問500元。還非要說上面是寶石的,還價到幾十自然不肯,還了半天發(fā)現(xiàn)200元都拿不下來,還是算了。
可能在鬼市上,人們都有砍價的意識,所以基本上攤主喊價都比較高,留給你了足夠的砍價空間。
在鬼市上,這種看上去非常好的毛主席徽章,從幾十到幾百的都有,主要是看品相。不過,作為一個老家是革命老區(qū)的人表示,價格還是有點高了。這些徽章當時發(fā)行量很大,一點都不罕見。 不過鬼市上,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需要砍價,還有一些明碼標價的物件。
比如這些瓷器,每個一百元,任君挑選。怎么挑,店家也不管,拿貨交錢走人即可。 還有一些量比較大的物件,看上去應該是新制作的,也是明碼標價。
就是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買這些空有老物件之名,沒有老物件之實的現(xiàn)代工藝品。
明碼標價雖然省事,但是少了砍價的環(huán)節(jié),讓人覺得也缺了一點樂趣。
在鬼市里,見到最多的就是老年人,他們是鬼市里的主力軍。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從事這一行的都很少有年輕人,中老年居多。
其實也能理解,對于我們來說,這些老物件都是過去的東西,很多都沒見過。而對于他們來說,這些都是他們的青春,對他們有不一樣的意義。
而正是因為他們了解這些老物件,就更能知道這些老物件的價值,到底哪些比較稀少,哪些是大眾貨不值錢。 至于這個鬼市為什么在凌晨五點開門,也很容易理解:我們年輕人起不來,但是老年人可以。 我看著睡眼朦朧的自己,再看看這些大爺大叔奶奶阿姨們,真的佩服他們的戰(zhàn)斗力。
鬼市上沒有年輕人嗎?其實也有,在我逛的時候大概遇到了兩三個吧。但是怎么看都是一副看熱鬧的樣子,不像是這些大爺們或是問問價格,或是跟攤主抱怨下品相不好。 看上去都跟我一樣,嘛也不懂。說不定和我一樣,都是做媒體前來實地探尋的。
逛了一早上下來,所謂的鬼市,完全沒有我想的那么高高在上。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都很接地氣。 所賣的也不僅僅是古董,而是一切有著歷史記憶的老物件。而且,絕大部分物件都已經(jīng)是建國后的了,并不是神秘莫測不知來路的電視劇里的那些古董。 在鬼市里,人們也不會壓低帽子怕人認出,都和普通的市場一樣,討價還價熱鬧不已。所不同的是,攤主都能說出這些物件背后的來歷,也就多了一點歷史與文化的氣息。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老物件,就通過一次次的交易,將時代的記憶傳遞了下去。而人們,也在這些交易中,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 還有什么地方,比得上這里能更接近過去呢? 可惜的是,現(xiàn)在,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各種市場都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的記憶,也不知道這個鬼市會在上海存在多久。 這種代表著城市煙火氣的市場,越來越少見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趁它還在時記錄下來。 上海,作為我國發(fā)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一些跟不上時代的元素,比如管理無序的市場就和新建好的城區(qū)格格不入,也給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在2016-2018這三年期間,上海將攻堅拆除市場放在了第一步,開啟了綜合整治工程。 很多以前知名的市場,就在這三年內紛紛或是拆掉或是遷移到遠郊去了。 比如知名的普陀真如的銅川路水產(chǎn)市場,雖然給人帶來了繁華,但其實也是讓普陀真如界面不好的“元兇”之一,污水、難聞的味道,讓普陀的發(fā)展相當滯后。它就是在2016年整治過程中關閉的。
再比如九星市場,是上海最大的建材市場,是在2017年關閉的。
這些都是上海市比較大型的市場。不僅僅是在市中心關閉大型市場和對一些小型的市場進行拆遷改建。在郊區(qū),這三年中也在不斷的關停市場,這個綜合整治工程是全市范圍的場。 2017年,嘉定推進了方泰五金城、馬陸汽配城、淮北物流、鴻寶物流園區(qū)、上海五金城5家專業(yè)市場的綜合整治工作。在三年內,嘉定共計劃拆除專業(yè)市場的違法建筑12萬多平方米。 2016到2018年這三年是主要針對大型市場的關閉拆遷和改造,但還有更多的市場在這三年后也在陸續(xù)的關閉。上海的目標很明確,不適宜發(fā)展的,給周邊帶來環(huán)境、噪音、治安風險的,都會被改造掉。 在2020年,上海文廟舊書書市也關閉了,老西門的萬商花鳥市場也關閉了。鬼市下面的一樓那些花鳥有些就是從老西門遷來的。 而今年1月30日,上海的十四五規(guī)劃已經(jīng)出來了,上海要全力推進舊區(qū)改造和舊住房更新改造,本屆任期內全面完成約11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qū)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務,到2025年全面完成約2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qū)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務。 也就是說,舊區(qū)改造還將持續(xù),影響界面最大的市場拆遷也將繼續(xù)作為重點推進。 今年一開年,虬江路音像市場也開始了拆遷。越來越多拆遷的市場,很難說,鬼市以后是否還會存在。 也許有一天,這些市場會和那些老物件一樣,變成時代里的一個代名詞。到那個時候,我可能也老了,對著孫子又多了一筆談資:“我年輕的時候,可是去過各種專業(yè)市場的,你小子聽都沒聽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