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缺鋅癥又名小葉病,是由于樹體缺鋅導致的,屬蘋果樹常見病害,發(fā)病植株生長受阻,導致葉片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不能正常生長結果,從而影響果實產(chǎn)量。近年來該病常有發(fā)生,并有加劇趨勢。 田間癥狀 小葉病主要為害枝梢,使枝梢上葉片變小。病枝節(jié)間短,葉片小而簇生,葉形狹長,質地脆硬,葉緣上卷,葉片不平展,嚴重時病枝逐漸枯死。病枝短截后,下部萌生枝條仍表現(xiàn)小葉。病枝上不能形成花芽;病樹長勢衰弱,發(fā)枝力低,樹冠不能擴展,顯著影響產(chǎn)量。 小葉病的典型癥狀 樹體缺鋅導致大量枝條呈現(xiàn)小葉病癥狀 發(fā)病規(guī)律 小葉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由于樹體缺鋅引起。沙壤、堿性土壤及瘠薄地果園容易缺鋅,長期施用速效化肥、土壤板結影響鋅的吸收利用,土壤中磷酸過多可抑制根系對鋅的吸收,鈣、磷、鉀比例失調時影響鋅的吸收利用。此外,果園內經(jīng)常施用草甘膦等除草劑,當除草劑傳到果樹根系中,就會加速根系的老化,抑制新根的發(fā)生和生長,大大降低了果樹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能力,葉片和果實的生長也受到抑制,導致小葉病等病害的發(fā)生;中心干下部大枝過密,出現(xiàn)“卡脖”或剪鋸口過密過大的情況,傷口愈合過度消耗營養(yǎng),根系吸收的營養(yǎng)向上傳導受阻,抑制上部枝條生長,上部枝條出現(xiàn)小葉??;根系受損、凍害也能引起小葉病發(fā)生。 防治適期 果園日常管理需降低土壤沙性、防止土壤堿化、板結?;适┯靡杂袡C肥和農(nóng)家肥為主,缺鋅嚴重的果園可適量添加含鋅的微量元素肥料。葉面噴施鋅肥的時間宜在果樹萌芽期和開花初期。 防治措施 NO.1 加強果園栽培管理 增施農(nóng)家肥、綠肥等有機肥,并配合施用鋅肥,改良土壤。沙地、鹽堿土壤及瘠薄地,在增施有機肥的同時,還要按比例科學施用氮、磷、鉀、鈣及中微量元素肥料。與有機肥混合施用鋅肥時,一般每株需埋施50%硫酸鋅1.0~1.5kg。改良土壤及土壤補鋅是防治小葉病的根本。 NO.2 樹上及時噴鋅 對于小葉病樹或病枝,萌芽前15d,噴施2%~3%硫酸鋅溶液,展葉至開花前噴0.1%~0.2%硫酸鋅+0.3%尿素混合液、氨基酸鋅300~500倍液或鋅多多500~600倍液,可基本控制小葉病的當年危害,重癥樹連續(xù)噴2~3年。 聲 明: 聲 明:本文摘編自《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0年第5期“蘋果缺鋅癥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閆文濤,李壯,李燕青,岳強,周宗山,仇貴生,王雅偲)。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其他任何媒體和網(wǎng)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注明來源:中國果樹。 | 
|  | 
來自: 棲霞資深果農(nóng) > 《中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