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截至目前為止共發(fā)現(xiàn)有1027處紅色革命紀念地。今天在上海師范大學黨的誕生地研討會上,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蘇智良發(fā)布了他的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近年來集中力量對上海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及上海的革命史進行了深入的學術研究和認真細致的實地調研,形成了完整和豐富的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圖譜。過去的上海留下了眾多紅色歷史足跡,如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中共“四大”會址、中共六屆四中全會舊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中共中央文庫舊址、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局會址、《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地、中央特科舊址等等。截至去年底,已經認定的紅色革命紀念地有650處,此次又新增了400多處。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誕生地
▲《中國青年》編輯部舊址 此次新收錄的這些紅色文化遺址,較完整地展現(xiàn)與革命相關的名人在滬故居,民主黨派人士在滬活動點;并且比較完整地展現(xiàn)中央特科在滬活動聯(lián)絡點,以及地下黨的活動地點。收集了與革命相關的印刷所、出版社及書店,以及新四軍在滬辦事處及聯(lián)絡站遺址。最新整理發(fā)現(xiàn)的史料還證實了,1937年8月18日到21日期間,周恩來就是在虹口區(qū)的新亞大酒店與葉挺密談,在兩個月后的10月12日,新四軍成立,葉挺任軍長。 新的紅色革命歷史遺址,比如共產國際的理查德.左爾格1932年剛剛到上海時,住的是當時新建的華懋飯店,即今天的和平飯店北樓,后因價格太貴,而移住對面的匯中飯店,即和平飯店南樓,隨后又移到西藏路青年會大樓(今西藏路123號),最后定居在尾崎秀實的居所,地址是山陰路145弄2號,并以此為在滬基地而展開活動。他的上海情報網被蘇聯(lián)稱為“拉姆扎小組”。 1921年在滬入黨的張人亞(張靜泉),隨后白爾路(今自忠路)的老寶盛(恒記)銀樓工人。后任蘇區(qū)中央出版局局長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長,張人亞在南京路老鳳祥銀樓當學徒和1922年任金銀業(yè)工人俱樂部主任期間開展的革命工作以及相關的革命遺址如今也被發(fā)掘出來。 新發(fā)掘的紅色革命紀念地中海有1929年8月24日下午4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的彭湃、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兼軍事部長楊殷等人被抓捕時,正在開會的上海新閘路經遠里12號。當時幫助營救彭湃等人,并協(xié)助除去告密者白鑫的楊登瀛在北四川路永安里的住所和辦事處地址。而白鑫在霞飛路和合坊43號被特科隊員抓獲。 蘇智良說:“上海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在二戰(zhàn)時期,復雜性和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當時北非著名的卡薩布蘭卡,在很多老上海人熟悉的地方,發(fā)生過很多的紅色革命故事,精彩曲折,反映了當時我黨的智慧和在群眾中的民心所向??上н@些相關的史料散落在各處,此次重新梳理,相關的信息互相佐證后,發(fā)現(xiàn)上海的紅色資源非常豐富?!?/p>
▲蔡元培武定路洪慶里833號周邊
▲蔡元培鳳陽路344弄周邊
▲董健吾山海關路新昌路口
▲陳獨秀南昌路100弄2號 據悉,這些革命紀念地的時空信息準確,可以未來將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發(fā)布,并且在進一步考訂這些信息后,將結集出版《日出東方——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記錄》,并且制作成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圖以及故事集,通過各種方式傳播。 作者:姜澎 編輯:朱穎婕 責任編輯:樊麗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