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正值“飛雪迎春”的季節(jié),新春伊始,乍暖還寒,空氣里散發(fā)著別樣的清新,寒中透著清爽,涼的愜意舒心,仿佛一切都在提醒人們——春天到了。 俗話說,“過了閏月年,走馬就種田”,今年的春天就是來得格外的早。正所謂“春打六九頭”,而“五九六九,沿河看抑”,這臘月天即可朦朧看到一絲青青的柳色,自是讓人平添三分興奮,還摻和著春節(jié)前的喜悅和忙碌氛圍,一縷溫馨便油然而升,怎能不讓人眉間舒展,喜不自禁呢? 北方的初春,自然不同于江南,當(dāng)江南已是“竹外挑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時候,北方才剛剛脫離嚴(yán)寒,偶爾還會飄起一場春雪來。這種入骨的清爽,也只有在早春時分,才能感受得到。它絲絲襲人,縷縷柔和,確實是有“本與東風(fēng)舊相識,一回相見一回新”的感覺和味道。 早晨的太陽光,已與冬天大不相同,少了一份冰冷,多了三分柔和,暖暖的散發(fā)著春的味道;雪松的枝頭,不知何時已萌生出新綠,尖尖的嫩嫩的,而楊柳披上了一抹浮綠,若隱若現(xiàn);在街頭園中,返青的小草,半是新綠半是枯黃,向著陽光微笑著。此時的大自然,正處于“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狀態(tài)之中。 顯然,春天已漸漸蘇醒,悄悄走來。殘雪消融,河灣里向陽的水面,波光閃動,誘惑著人們的眼睛,還不時地有小鳥吱吱喳喳,飛來飛去,挑逗著春的訊息。是的,春天的腳步,就這樣輕輕地走來,它在有聲無聲之間,在不知不覺之中,在有痕無痕的淺淡里,生怕驚擾什么似的向野展開。 總之,這一切都是淡淡的,漸變著冬天的容顏;這一切都是淺淺的,傳遞著春天的音訊。是啊,這大自然的神奇,就這樣主宰著天地的變化,主宰著萬物的枯榮,從而主宰著人們的心情和思緒。 此時,歲逢農(nóng)歷年尾,正是一年一度的春運節(jié)點?!盎丶摇边@個老話題,今年因疫情困擾又成了別樣的牽掛。然而,無論在何處過春節(jié),年味還是一樣的熟悉依舊。而立春,春運,春節(jié),早春,薈萃于一年之最繁忙熱鬧的時光里,在這樣一個充滿溫馨的時間點上,本身就足以給人以無限的憧憬。 “一年之計在于春”,是人們千年流傳的古訓(xùn)。因為,一年四季從春天起步,春花秋實從春天醞釀,耕種收獲從春天開啟,因而人類絕大多數(shù)的活動,也就自然地始于春天??梢?,春天對于天地間的萬物,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起點,是溫暖,是活力,是希望。 望著東方天空的一抹飛霞,看著一野的淡綠輕黃,聽著雀叫鳩鳴的自然交響?;厥淄拢言趶椫搁g走遠(yuǎn),童年的初春恍惚還在眼前。盡管兒時的小伙伴們,今已花發(fā)染鬢,但仿佛還是那一顆童心,一份純樸,一副天真無邪,正嘻笑依舊地打鬧在故鄉(xiāng)的村前坡上,尋找著春的痕跡……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花發(fā)”,人生真如夢,不怪蘇東坡。當(dāng)歲月走近夕陽晚霞時,人們的心中,總是免不了平添許多回味,許多感慨,許多難舍難分的情愫。即便是站在初春的門口,也能看到落花繽紛,倦葉凋零,品味出各種味道來。也許,這就是被人生碾碎了的年輪。 “惜春常怕花開早”,這個辛棄疾說的太有哲理了,令人百感交集,思緒萬千。眼前,春意淺淺,淺的無處捉摸;清新淡淡,淡的真香無味。這初春,實在是最讓人舒心,最讓人珍惜的一份時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