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了解翡翠,越明白翡翠知識有多么豐富,比如說老翡翠、老種翡翠、老坑翡翠這三者間,就讓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說一下。 老翡翠,就是指與現代相對的,年代較為久遠的翡翠,最為典型的就是清代翡翠和民國翡翠。但和其他古董文物不同,年份對于翡翠的價值提升影響不大。 這一來是翡翠進入中國的可考歷史不長,年份相對較短;二來是限于當時的開采技術和審美,老翡翠的質地以如今的眼光來看大多較差。 老翡翠的價值主要有二,一是老工藝。 從清代到民國年間開采,并加工制作的翡翠,被稱為老工翡翠。和新工翡翠相比,這種老工藝更有味道,古韻悠悠,因此有不少收藏家熱衷于收藏。 清雍正時期器極少,乾隆時期器漸增,其中擺設用的山子、肖生雕刻及朝珠、扳指等可能都是乾隆乃至嘉慶時的制品。晚清慈禧掌權時期所制翡翠器物多為扁方、簪、環(huán)、鐲等花素首飾。 清代翡翠盆景 清宮翡翠的質地 從清宮翡翠器翠的質地等級看,大部分均為老坑種翠料,而通身滿綠的“純翠”甚少,尤其水頭足、玻璃地、艷綠欲滴的高翠更是難得一見,只有從小件的佩飾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點狀的翠較多,還有一批無綠的白地翠。 古物陳列所和故宮博物院稱翠為“翠玉”,偶稱翡翠。 清乾隆 鎏金銅嵌翡翠八方盒 清宮翡翠的地位 翡翠在清宮中作為一種新的玉料多用作生活用品,當然其中有的也涉及到宮廷典章制度,如用作朝珠、翎管、寶璽等,但都未能進入大典和祭祀場合。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翡翠在宮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清乾隆御制翡翠鼻煙壺 清宮檔案中的翡翠 在清宮檔案中,所見翡翠之名始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三月二十七日《雜錄檔》。以翡翠之名貢入宮廷的貢品都來自經濟發(fā)達、文化昌盛的東部地區(qū),如天津、江蘇吳縣、江西九江等地。 清代珠翠寶石頭面 清人眼中的翡翠 據紀曉嵐記載,云南翡翠玉在京都傳播了五六十年,僅僅乾隆一世,翡翠由石升揚為玉,價格由相當藍田干黃上攀并超過羊脂白玉,如此快速的發(fā)展趨勢實是驚人,在古今玉器史上也是空前的。 清代翡翠帶鉤(兩件) 晚清宮廷愛翡翠 現存的清宮檔案和遺留的實物均可證明翡翠在晚清的內廷受到慈禧太后等人的珍愛。后妃們的扁方、簪、墜、戒、鐲等飾物許多是用上品翡翠制作的。 宮中的喜歡影響了當時民間對翡翠的使用,在玉石市場上翡翠所占份額越來越大,受到士紳、貴婦、富商們的喜愛。 清光緒御制翡翠九獅蓋爐 翡翠圓雕龍龜馱瓶 “翠”美的最高境界 在清宮的翡翠日用品中,餐具占有重要位置,主要有杯、盤、碗、盒等。由于日用器具的器形較大,因而高翠作品較少。 翠桃式洗 清,高3.8厘米,口徑24.8厘米。翠呈淺綠色,局部色較重。作品似盤,較淺,桃實形。洗底浮雕桃枝兩杈,一杈伸于洗底為足,其上有雙桃并桃花,另一杈延伸至洗口一側為柄。 洗為文房用具,可用以洗筆。這件翠洗所用材料珍貴,既可使用又可作為陳設品。
清晚期翡翠桃形洗 翠碗
翠碗,清,高7.3厘米,口徑17.3厘米。此碗所用翠料顏色不均,局部或青綠,或深綠,但此等作品亦數難得。原藏清宮遂初堂。
翡翠乾隆款龍紋杯盤 翡翠乾隆款龍紋杯盤,清,杯高5厘米,口徑7厘米,盤徑18.5厘米。翠呈青綠色,局部綠色較深,呈絲絮狀,杯和盤上又有暗紅色,其中可能帶有人工染色。杯為圓形,平口沿,口微敞,兩側各有一龍形杯耳。杯身兩面各飾一陰線刻龍紋,杯下有圓形座,上琢俯仰菊瓣紋。杯配托盤,八瓣形,盤底中部陰刻“乾隆年制”篆書雙行款。 翠煙壺
翠煙壺,清,高6.45厘米,寬5.3厘米。清前期的作品以方、圓類型為主,后期的作品形狀多變化。 翠靈芝形如意 清,長47.8厘米,最寬10.5厘米。翠質青綠。如意為靈芝形,柄作靈芝枝干,鏤雕小枝及葉,并有小靈芝飾于柄下端。頭部雕作靈芝形。
乾隆皇帝碧璽翡翠如意 翠玉佩
翠魚形佩 翠魚形佩,清,長5.6厘米,寬2.2厘米。作品所用翠料為青、綠二色。青料上有綠斑,以之琢荷花、荷葉。荷之下的綠料琢為魚,寬頭,長身,卷尾,形似鯰魚,如同在荷塘中游動。佩上系一枚珊瑚紐。
翠鏤雕荷花墜 翠鏤雕荷花墜,清,長2.8厘米,寬3.6厘米。翠色青綠,局部色較重。墜為片狀。顏色最重的中部鏤雕荷葉,三歧狀,邊緣上卷,表面以陰線刻葉之脈絡。荷葉上下的淺色處分刻荷梗、蓮花及根部。作者在有限的范圍內將整枝蓮表現出來,造型鮮活,色彩富有層次。
翠鏤雕雙鳳萬壽牌 翠鏤雕雙鳳萬壽牌,清,長7.3厘米,寬5.1厘米。翠牌長方形,牌體較厚。兩面均鏤雕雙鳳相對,鳳身下鏤雕花卉、朵云紋為地。兩面雙鳳之間分別凸雕“萬壽”、“無疆”二字。佩上有系繩,繩上穿有紅珊瑚珠。 翠玉簪 簪是古代婦女使用的頭飾,用來別住發(fā)髻,亦有裝飾作用。玉簪使用的歷史悠久,目前發(fā)現的早期作品為隋唐時所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其形制亦有所演變。這類柄部呈片狀的長簪主要流行于清代。
金鑲翠挑簪 金鑲翠挑簪,清,長16.2厘米。此簪金質,簪身細長。較粗的一端嵌接翠簪頭,翠質青綠,局部為深綠色。簪頭雕作一只手,腕戴白玉鐲,五指握一翠如意,如意頭勾回,套一翠活環(huán),環(huán)下掛珍珠六粒、藍晶墜角一個。 翠扳指 翠扳指,清,高2.8厘米,直徑2.8厘米。翠質為綠色。扳指呈圓筒形,一端口內呈坡狀,光素無紋。
清乾隆御制翡翠和闐玉扳指
金嵌翠戒指 金嵌翠戒指,清,直徑2.2厘米。此戒指內部為金里,由薄金片制成,其外嵌翠環(huán)兩周,素無紋飾,有天然的綠色紋理。戒指兩圈口處各嵌珍珠一周。 翠十八子手串 翠十八子手串,清,周長30厘米。清代,翠、珊瑚、粉色碧璽、珍珠都屬貴重材料,此作品將其集于一體,在清代宮廷首飾中亦屬珍貴。
翠十八子手串 翠翎管 翠翎管,清,高7.4厘米,直徑1.5厘米。翠質為綠色。翎管為圓柱形,中空一端有半圓形鈕,中穿孔。光素無紋。此翎管顏色均勻,水頭足。翎管是清代官員禮帽上插飾花翎的飾物。
清中期翡翠陽綠翎管 翠帶鉤絳環(huán) 翠帶鉤絳環(huán),翠質為青綠色,局部綠色較重。作品四件一套,其中一件為帶鉤,一件為鉤環(huán),鉤環(huán)與帶鉤鉤合,用于腰帶的端部。
清翡翠帶鉤 翠朝珠 翠朝珠,清,翠珠直徑1.3厘米。朝珠配件不全,現存94粒翠珠,翠色青綠。
清代翠朝珠
金鑲珠翠軟手鐲
白金鑲翠項鏈 翠玉擺件
翠福祿壽長方插屏心 翠福祿壽長方插屏心,清,長17.5厘米,寬13.4厘米,厚1.5厘米。翠質青綠色。插屏心為長方形,片狀。作品雕山林之景,山石現于作品邊部,中間松樹成林,松高葉茂,三老人散立于樹下。
翠人物山景山子 翠人物山景山子,清,高16.1厘米,長24.7厘米,寬10.5厘米。翠質青綠,局部深綠色,表面留有玉皮顏色。作品為山形,一面琢山林之景,選取近、中景角度構圖。山間林木高聳,一條石階路曲折而上,盡頭為一亭閣。二老人行于路上,身后一童子荷鋤相隨。另一面雕琢山石、樹木、小鹿,保留大量玉皮色。
翠花鳥花插 翠花鳥花插,清,高25厘米,口徑5.9×8厘米。翠呈青綠色,局部有深綠及黃褐色?;ú遢^高,呈樹樁形,主桿粗大,內可插物?;ú宓耐獗阽U雕牡丹花枝,枝上立著禽鳥。下配以鏤空雕花紅木座。
翠太平有象磬 翠太平有象磬,清,高25.5厘米,寬26.5厘米,厚1.4厘米。翠質優(yōu)良,局部色較深。作品呈片狀,依形琢線,呈大象形狀。其中一面全身雕云紋,中部開光篆書“太平有象”四字。磬架為紫檀木質,透雕花葉紋。 ![]() 新工翡翠則指民國以后的翡翠,大多采用比較先進的技術,開采雕刻翡翠,對于種水和顏色的把控更加的嚴格。 一般情況下,市面上的老工翡翠的價格僅高出同等品級新工價格的10%到50%。 ![]() 二是數量有限,多為皇家珍藏。老翡翠作為當時達官貴人的身份象征,不僅數量稀少,且造型、寓意都具有極深的文化內涵。 ![]() 不過,除了一些有證可考的皇家藏品,以及個別真正在做老翡翠的工作室以外(價格并不算太高),市面上大部分打著老翡翠噱頭的其實都是騙子。 ![]() 這些以“明清翡翠”為噱頭的老翡翠,基本都是經過漂白、填充、染色處理過的b貨、c貨翡翠,價值自然可想而知。 ![]() 比如,曾經轟動全國的“明代九龍翡翠寶璧”,對外宣稱價值9億人民幣,后來被專業(yè)機構鑒定為B貨。 ![]() 所以對于翡翠來說,其價值最重要的還是看種、水、色、工。 行話常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除了最常見玻璃種、冰種、糯種之分,還有新種和老種之分。 ![]() 老種翡翠的結構縝密而細膩,結晶顆粒細小,色純而均,水頭足,光澤感強,比如玻璃種翡翠和冰種翡翠,種越老,價格越高。 ![]() 新種翡翠與老種相反,它的礦物顆粒更粗、結構疏松,密度小、水頭短、抗磨性弱、耐久性差。有的就像冬瓜瓤、糠蘿卜,底色多以乳白、灰白、淺綠為主。 ![]() 嫩種翡翠品質很差,常用來做注膠B貨或染色C貨翡翠飾品,成品表面會有許多麻坑、麻點,新時其光澤像蠟質、用后會漸漸失去光亮,即變種。 ![]() 兩者相比,老種翡翠不僅通透,且更為膠潤,由內而外的散發(fā)出瑩光感,顯得柔和又亮麗,極有靈韻,比新種翡翠更耐看。 需要注意的是,通透度雖然是判斷是否“老種”的一項重要標準,但翡翠通透不一定就是“老種”,比如嫩冰,而“老種”的東西一定會通透(水頭好)。 坑是指翡翠開采的場口,世界著名的優(yōu)質翡翠礦床位于緬甸北部霧露河(親敦江支流)流域,直到十八世紀才被發(fā)現。 ![]() 在這里出產的翡翠,本身品質就比較好,且在發(fā)現前,部分礦石因長期裸露,在被雨水河水浸泡搬運中,質地變得更加細密,經過加工后顯現出非常好的通透度,于是就被行內人士稱作“老坑”料,也被稱為水石或是水翻砂石。 ![]() 所謂“新坑”,也就是指那些翡翠礦脈開采時間較晚一些的,遠離上述的那條礦脈的坑口。由于沒有經過河道搬運,所以大多質地粗松,水頭較短。也有人將山料翡翠礦石也歸納進來,但其實大多數“新坑”翡翠礦石是從幾十米深的坑井里掏出來的。 ![]() 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被行內人稱作“83坑”的翡翠礦脈。因其被發(fā)現得較晚(1983年),加之產量頗巨,目前用來做翡翠飾品的原料,很多來自那個礦區(qū)。而真正老坑礦床由于幾代人的開挖,已經資源殆盡了。 ![]() 由于老坑經常出產優(yōu)質的翡翠,新坑的原生礦的質地較為一般,所以久而久之,市面上就習慣性將優(yōu)質翡翠稱為老坑翡翠,價格一般也比較高,而將品質比較普通的翡翠稱為新坑種。
看到這里,大家能夠分清老翡翠、老種翡翠、老坑翡翠各是什么意思了嗎? 其實分不清也沒關系,因為翡翠的好壞,關鍵還是看翡翠本身的各項特質,購買的時候,只要認準翡翠的種水色工就行了~
古玉蟲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