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無能的人,越挑剔別人的錯
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故事:
一對老夫妻,一起風風雨雨走過了幾十年。
但就因為一碗面條,兩個人總是爭吵不斷。
老爺子對老太太有一點非常不滿意,那就是她煮的面條太爛了。
他反反復復在老太太面前強調(diào)過很多次:“不要把面條煮那么爛,只要煮5分鐘就好。”
可是,每當他清晨起床后,看到餐桌上放的,還是一碗又軟又爛的面條。
一天早上,老爺子忽然來了興致,決定自己給老太太示范一次。
他把煮了5分鐘的面條,撈出來放在餐桌上。然后趕忙跑到臥室,去叫老太太起床,說:“快起來!我今天非要讓你看看,面條怎么樣煮才不會爛!”
然而老太太躺在被窩里,慵懶地回答他:“不!我今天非要讓你看看,一碗煮好的面條,是怎么放爛的!”
老爺子這才意識到,原來是自己賴床,才把煮好的面條放爛了。
當事情發(fā)生時,很多人都喜歡在別人身上找原因,其實,有些原因是因自己而產(chǎn)生的。
畫家莫迪里阿尼,有個“怪癖”,他畫的很多肖像畫,大多只露出一只眼睛。
有人不知原因,就問他有何用意,他說:
“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雙眼都用來盯著別人和外邊的世界,難以自檢。所以,我們應該用一只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另一只眼睛審視自己。”
不要總盯著別人的錯處與短處,而要多審視自己的過錯和不足。
在婚姻里,善于自我檢討的人,才能化解家庭矛盾,讓生活更美滿。
02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思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不知反思且自我更正的人,給再多機會也是徒然?!?/span>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就是如此。
曾國華從小聰慧過人,自視才華橫溢,以為科舉之路不在話下。誰知他考秀才接連幾次落榜。
他不知反省,反而認為這是考官的問題,不會欣賞他的文章。
于是,他花錢捐了個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直接越過秀才,參加舉人的科考。遺憾的是,他還是名落孫山。
此后,他每天郁郁寡歡,怨天尤人。
他怨考官不識英才,怨老天不給好運,甚至怨妻子平時不督促自己讀書,經(jīng)常擺臉色給她看……最終他一事無成。
而他的哥哥曾國藩卻與他大相徑庭。
曾國藩考秀才也曾七次失利,但他通過把歷年考中的文章反復推敲,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反思自己的不足,他第八次終于考取秀才。
從此,他的科舉之路順暢無比,第三年考中舉人,后又以三甲身份高中進士。九年時間,他就高居禮部侍郎的官職。
曾國藩如此順暢的仕途,歸功于他的每日自省。
他從30歲起,就堅持每天寫反省日記,他整整寫了34年,共130多萬字,流傳至今。
他以平庸之資成為晚清名臣,皆因他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才獲得了精彩的一生。
兄弟二人,一個怨天尤人,一個反躬自省。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成就了兩種不同的人生。
海涅曾說:“自我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遇到挫折,不懂反省,一味的推脫抱怨,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思自己。
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挫折,才能使自己不斷精進,成就不凡人生。
03
懂得自省,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稻田和夫在《六項精進》一書中寫道:“只有天天反省的人,才會磨煉自己的心智?!?/span>
作家趙永久就曾通過自省,挽救了幸?;橐?,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成為“中國情感教練第一人”。
他在《愛的五種語言》中,記錄了一段他和妻子相處的故事。
結婚沒多久,他和妻子的濃情蜜意就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經(jīng)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
這讓趙永久的身心疲憊不堪,于是他產(chǎn)生了離婚的念頭。
后來,他參加了一個關于自我成長的課程。
在上課期間,老師讓他擔任組長,因為趙永久一意孤行,不聽別人意見,導致全組滿盤皆輸。
老師很生氣,不留情面地對他說:“你這么自我,如果你結了婚,估計你也幸福不到哪里去!”
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這時他才明白,原來自己婚姻不幸福,自己有很大問題。
以前他總嫌棄妻子太愛忘事,不是忘記關燈,就是忘記關煤氣……而自己做事井然有序,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現(xiàn)在反思一下才明白,是自己只知道工作,從不幫妻子做家務。
妻子家務瑣事纏身,經(jīng)常忙得手足無措,導致妻子變得焦躁,記憶力也開始變差,總是忘東忘西。而他不但不理解妻子,還經(jīng)常對她吐槽,致使妻子脾氣也越來越大,兩個人才陷入爭吵不休。
反省后,他開始改變自己,妻子再忘事時,他會耐心提醒,不再埋怨;
妻子忙不過來時,他會主動幫忙,不再袖手旁觀。
慢慢地,妻子發(fā)現(xiàn)了他的改變,脾氣也越來越小。同時,他與妻子的爭吵越來越少,感情也越來越好。而離婚的念頭,早就被他拋到了九霄云外。
他找到了幸?;橐龅拿荑€——遇事先反思自己。
諾·泰爾說:“很多人都在生活中經(jīng)歷了一些困難或創(chuàng)傷,這會影響到人的狀態(tài),而解決這些影響最為重要的方法是勇氣和自省,尤其是自省。?”
一個人只有懂得認清自己,才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改變自己,走向成熟。
能夠自我審視的人,往往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他們有很高的自控能力和很強的責任感。
他們會在日復一日的自省中,認識自我并超越自我,從而成為人生贏家。
04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很欣賞一句話:“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了;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了?!?/span>
每個人的生活里,總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
遇事推卸責任,事情只會更遭;遇事反躬自省,事情方能調(diào)和。
古人云:“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span>
經(jīng)常自我反思,不斷精進自己,處理事情才能游刃有余。
“好惡無節(jié)于內(nèi),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自省,是一種智慧,更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它可以讓人在凌亂中鎮(zhèn)靜,也可以在錯誤中扭轉乾坤。
曾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做事諸多不順,或者人際關系不好時,不要一味地推脫抱怨,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省就像一面鏡子,它能照出我們的錯處,提升我們的境界,在人生路上穩(wěn)步前行,走向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