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西路150號原西僑青年會大樓,今為上海體育大廈,其西鄰國際飯店,與上海跑馬廳(今人民公園)相望。西僑青年會當時是一處娛樂和體育活動會所,由美國人菲奇和洛克菲勒籌款60萬兩為旅滬的西方青年建造的,地皮由美國教會和在滬西方僑民共同捐款購買,故名字中的西僑指的就是西方僑民?,F(xiàn)時,西僑青年會大樓為上海體育大廈,由上海市體育局下屬事業(yè)單位上海市體育俱樂部負責管理,為上海市體育局機關所在地,底樓還有上海銀行和上海真絲商廈等租戶。 1920年代,美國人菲奇和洛克菲勒開始籌備西僑青年會,以便居住在上海的西方青年有進行體育和娛樂活動的場所。并選址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北側,派克路(今黃河路)口。1928年5月,體育館建成,底層為當時上海最早的溫水游泳池、二層為籃球房、三層為體操房,其中籃球館有觀眾席250個,南北有150個立位,是上?;@球比賽的一個中心。體育館建成后,每年都在此舉辦籃球、排球的邀請賽或公開賽,西僑和華人球隊都可組隊參賽。1932年,大樓擴建成9層,約有250個房間,底層有滾球室、酒吧間、理發(fā)室、淋浴室等設備,二、三層有舞廳、臺球室、餐廳、會議廳等設備,四至九樓是宿舍。此外,二樓另有面積達110平方米的供兒童游戲的童子部。 大樓后又加至11層。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進入租界,強占了西僑青年會,并改名為東亞體育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該會所成為了美軍活動場所。1950年5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10月,在市長陳毅的關懷下,在大樓內籌建上海市體育俱樂部,1954年,原在大樓內辦公的全國總工會華東辦事處等單位遷出。1957年12月28日,上海市體育俱樂部正式對外開放。 西僑青年會大樓占地1933平方米,建筑面積11306平方米,采用美國工藝美術派風格,仿芝加哥瑞萊斯大廈。大樓俯瞰似馬蹄形,外形及裝飾略為古典,外立面橫三段豎三段。外墻底層砌深棕色面磚,而墻面淺黃底色上則嵌深棕色磚,從而構成菱形圖案。大樓的二、三層裝修很精美,且這兩層中部有直貫于兩層間的穹形長窗,三層以上的中間部分后退,凹退部分的左右兩邊是骨牌式的樓宇,共6層。四層以上,墻面呈直線凸凹狀,左右各凸出四柱,凹進窗戶,窗下有淺色花飾。整個大樓的二、三層裝修很精美,平頂,墻面是大理石,還有精致的雕刻。大樓后來又加到11層。 西僑青年會在體育館建成后,每年舉辦籃球、排球的西青邀請賽或公開賽,由西僑組隊參賽,華人球隊也可參加。由于籃球房的設施比較先進,20世紀30年代成了上海籃球比賽中心場地。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1941年底,日軍侵入租界以后,強占了西僑青年會,并改名為東亞體育館??谷諔?zhàn)爭勝利以后,該會所仍由西僑青年會管理,為美軍活動場所。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由人民政府接收,1954年后改為上海市體育俱樂部。底層曾是體育訓練用房,現(xiàn)在是對社會開放的餐飲場所。二、三層是辦公室、會議室、圖書閱覽室、餐廳,五至七層是招待所,八、九層是市體育局。
據上海體育志介紹:西僑青年會游泳池:建于民國17年,于西僑青年會體育館的底樓,為溫水游泳池,長22.5米、寬7.2米、深1.05米~2.65米。全部由白色馬賽克鋪成,原有兩個沙濾設備,循環(huán)打水,1979年改用泡沫籽過濾,另設有4個更衣室、淋浴室。50年代,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到上海視察工作,曾兩次來這里的游泳池游泳。 我的更多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