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東西方北斗星考證:巴比倫人也出自華夏 作者:亞布 華夏人文歷史,產(chǎn)生于燧人氏觀測天道運行的天文活動。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北極星與北斗星,就成為華夏早期的文明符號。上古華夏先民,對北方紫薇垣內(nèi)及其周邊天區(qū)星象十分重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北斗的觀測。北斗星在天皇時代,形如豬;在地皇時代,形如熊;在人皇時代,九星懸朗若司勺;在五帝以后,七星耀野若斗勺,圍繞著北極星按周天歷度運行,以勺柄指向定春夏秋冬四季,周行不殆,被古人認為是天帝巡游天宮的一輛馬車,稱為“帝車”。 《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象。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span>
無獨有偶,古代巴比倫人也十分重視北斗星的觀測。約公元前3200年的巴比倫星圖中,巴比倫人將北斗星劃歸為大熊星座,卻又給它了另一個名字——大車。這不能不讓我們聯(lián)想到:古代中國,也將北斗九星或七星稱為“帝車”。顯然,這不是簡單地巧合。
既然如此,那巴比倫人口中的“大熊星座”這個名字,可不可能是來自中國? 答案有了。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創(chuàng)世篇》說:“曰古大能雹虛,出自□,凥于脽寽□?!?/span> 帛書上說:雹虛(伏羲)出自“大能”。那“大能”有沒有可能是“大熊”?《易緯乾鑿度》透露出一個很明確的信息給我們。 《易緯乾鑿度》說:“黃帝曰:太古百皇辟基文!理微萌,始有能氏?!编嵭蹲ⅰ罚骸坝心苁?,庖犧氏,亦名蒼牙,與天同生?!庇衷疲骸吧n牙有能氏庖犧得易源?!贝恕坝心苁镶覡蕖迸c《長沙子彈庫楚帛書創(chuàng)世篇》“大能雹虛”全同。 問題就落在“大能”是不是“大熊”上啦! 《說文解字》說:“能,熊屬。足似鹿。從肉?聲。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強壯,稱能,杰也。凡能之屬皆從能?!?/span> 《說文解字》對“能”的解釋,說“能”是一種怪獸圖騰,畫出來就是熊的身子,長者四只鹿腳。現(xiàn)實中當然不可能存在這種動物?!澳堋保贿^是一個早期華夏組合圖騰。如此,上古的“大能”,很明確就是“大熊”。 那么,巴比倫人的“大熊星座”,就可以理解為“大熊伏羲”大帝,在星空中的馬車——帝車——北斗星。 而公元前3200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也與作者根據(jù)《山海經(jīng)》考證出來的,伏羲生活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一致。諸多吻合,只能說明一個事實:巴比倫人也出自華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