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蒂芬–平克說,“寫作之難,在于把網(wǎng)狀思考,用樹狀結構,體現(xiàn)在線性展開的語句里?!?nbsp;而很多時候,我們手中只有點狀的寸光掠影。要在腦海里把這些點織成一張網(wǎng),需要時間、精力,以及一瞬間的沖動,才能拖過椅子,讓自己沉沉的坐上去,打開計算機,并控制住時不時要去拿手機的欲望。 我常常會報名參加一些稀奇古怪的活動,或者完全和自己價值觀不在 — 個認知體系里的群體。 于是控制臉上的表情,按捺自己的呼吸,內心盡情呼嘯著各種忽不屑、忽嘲弄、忽可笑、忽悲哀的戲份,一次活動下來,往往累岀一身大汗。 身為一個老派的人,我還是會去 DVD 出租店挑片(當圖書館逛),挑滿十幾部在周末一次看完。畢竟有些電影目前在各大 OTT 上還是失落的一環(huán),但網(wǎng)飛跟亞馬遜會在很近的未來把這一個部分補起來。畢竟我需要大熒幕來看電影,又有些排斥進電影院與陌生人一起看片,我需要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在觀影上有更大的自由度。 01 時光機和任意門,你要哪一個 想回到過去,改變犯下的錯誤、見見已逝親友,或是奔向未來,預知可能的人生、體會嶄新世界,對于時光旅行,人們總有無限遐想和期待。 好消息是,你還真的能夠抵達未來,而且已經(jīng)有人去過了!這兩名未來人就是前蘇聯(lián)航天員克里卡列夫和阿維德耶夫。 兩人先后訪問了和平號太空站,并分別在太空中總共待了803天與747天,克里卡列夫更是在第二次升空任務時被迫滯留在上面311天(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在軌道上,他們以時速27,360公里從地球旁呼嘯而過,對他們而言,時間流逝的速率與在地球上的人并不相同,而他們回來后竟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表,慢了1/48秒--也就是說,他的時間比其他人慢了約0.02秒,他們前進到了未來! 根據(jù)愛因斯坦相對論,這個世界是我們所熟知的三維空間及第四維,時間矢量構成的。也就是說,時間并非只是我們人所發(fā)展的虛無概念,而是真實勾勒出我們所生處的時空。 所以,當這兩位航天員以高速行進時,相對來說時間就會慢了那么一點點。 02 那回到過去呢? 既然穿越未來有理論背書,沒錯!樂觀思考,想回到過去,也有另一套理論支撐,背后仍是偉大的廣義相對論(我真的從小就很崇拜愛因斯坦,直到長大后讀了他的書就覺得我眼光真好。) 相對論指出,大質量或大能量的物體會把其附近的時空扭曲。如果質量或能量足夠大,被扭曲的時空就會發(fā)生摺疊,在現(xiàn)在與未來之間形成蟲洞。 兩片不同的時空,順或逆著時間走應該是要沿著表面,但中間如果出現(xiàn)了連接通道(即蟲洞),當你能夠以高速通過,到了洞的另一端,是否就穿越時空了? 不過啦,這背后又牽著到了黑洞、暗物質、弦理論......我真的到現(xiàn)在也還搞不懂,只是想表示理論上、理論上、理論上是也是可行的!然而背后卻有一個假說阻止了回到過去這天馬行空的想法。 只要對時空旅行有點了解,或是你看過前陣子爆紅的電影《天能》,一定聽過祖父悖論(Grandfather Paradox)。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成功回到過去,遇到你的祖父,把他殺了,那你怎么還會活著?如此一來,不應該能回到過去,因為歷史牽一發(fā)則動全身。 類似內容的悖論也可以變成祖母悖論、香蕉皮悖論......總而言之,我們不應該有辦法回到過去,讓自己有機會改變木已成舟的事情,電影選用了「平行宇宙」的概念來解釋,但我打到這里已經(jīng)很累,改天再來進一步研究。 不過這背后的概念很清楚:回到過去實務上來說是不可能的。 霍金曾提出了時序保護假說,也就是說,宏觀世界的物理定律必然會阻止時光旅行出現(xiàn),以避免悖論出現(xiàn),保護宇宙的穩(wěn)定與安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如果今天有個無敵聰明的人真的發(fā)明出了時光機器,大自然無形的力量將會在那人成功進行時光旅行前破壞這件事,可能機器壞掉了、那個人死掉了......聽起來很瞎、很巧,但這就是時序保護假說的意思。 就象是如果我們想利用蟲洞來做時光旅行,因其特性,它的開口非常小,也很容易崩潰,運作起來需耗費相當巨大的能量,科學家估計,將太陽在過去1億年間產(chǎn)生的能量全部集中起來,也僅維持一個柚子大小的蟲洞。 就算真的發(fā)現(xiàn)了蟲洞,也有未知力量使其運作,由于蟲洞的密度極大,遠遠超過人所能承受的范圍,就像你想近距離觀察黑洞也是不可能的,你會粉身碎骨,消逝在星塵中。但一樣,保持樂觀,回到過去的方法很多,而且有不少目前都被認為是理論上可實行的。無論如何,我相信上帝經(jīng)營的這宇宙,在規(guī)則下保持平衡。 |
|
|
來自: MagicL14400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