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史料說的就是姜子牙幫助周朝滅商的事情,親自率領軍隊,可謂是鞠躬盡瘁。由此可見姜子牙通過自己的軍事謀略,帶領軍隊,一舉遷滅了商紂王,對周王朝來說起到了開國元勛的的作用。
可正是這個“開國元勛”的身份,不得不讓周朝忌憚,姜子牙在世時是英雄,無人敢有邪念,可姜子牙去世后,無人照拂后人,周王朝又怕其后人因開國功勛奪位,又加之其兒子與姜子牙一樣有謀略,周王朝國君害怕。此為第一原因。 第二個原因:姜子牙更得民心 據(jù)《漢書·地理志》載:“齊地負海潟鹵,少五谷,而人民寡?!薄尔}鐵論》則說:“昔太公封營丘,辟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 以上史料表明,齊國自然條件惡劣,可姜太公在世時,在齊國因地制宜,注重發(fā)展黍、稻生產(chǎn)的同時,利用境內(nèi)礦藏豐富、魚鹽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fā)展冶煉業(yè)、絲麻紡織業(yè)、漁鹽業(yè)等手工業(yè);還利用齊國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商業(yè),在這種“農(nóng)、工、商”三寶并舉的宏觀戰(zhàn)略指導下,齊國逐步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發(fā)展為雄居于東方的大國富國。
為此,姜子牙的民心似乎超過了周王朝的國君,可是作為一國之君,怎么能允許自己的下屬功高蓋主,比自己更得民心呢?說白了,除了忌憚就是憤恨,姜子牙都如此厲害,其后人怎么會差呢?這是第二個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