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讓 資治通鑒讀史悟道 2019-05-24 【材料】《資治通鑒》漢紀 太祖高皇帝六年 前201年 初,匈奴畏秦,北徙十馀年。及秦滅,匈奴復稍南渡河。單于頭曼有太子曰冒頓。后有所愛閼氏,生少子,頭曼欲立之。是時,東胡強而月氏盛,乃使冒頓質(zhì)于月氏。既而頭曼急擊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盜其善馬騎之,亡歸;頭曼以為壯,令將萬騎。 冒頓乃作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冒頓乃以鳴鏑自射其善馬,既又射其愛妻;左右或不敢射者,皆斬之。最后以鳴鏑射單于善馬,左右皆射之。于是冒頓知其可用。 從頭曼獵,以鳴鏑射頭曼,其左右亦皆隨鳴鏑而射。遂殺頭曼,盡誅其后母與弟及大臣不聽從者。冒頓自立為單于。 【譯文】當初,匈奴畏懼秦國,北遷十多年。秦國滅亡后,匈奴又逐漸向南渡過黃河。匈奴單于頭曼的太子叫冒頓。后來另有寵愛的閼氏,生了個兒子,頭曼想立小兒子為太子。正當此時,東胡強大而月氏興盛。 于是頭曼單于派冒頓去月氏做人質(zhì)。不久頭曼突然攻擊月氏,月氏想殺冒頓。冒頓偷了匹快馬逃回草原;頭曼單于認為冒頓很勇敢,任命冒頓掌管一萬騎兵。 后來冒頓就制造了一種響箭,訓練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lǐng)。他說:“凡是我的響箭所射的目標,如果誰不跟著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 冒頓便用響箭射擊自己的馬,接著又射他的愛妻;左右有不敢射擊的人,都殺了。最后用響箭射單于的好馬,左右的人都跟著射它。于是冒頓知道眾心可用。 機會來了,有次冒頓和頭曼單于一起打獵,便趁機用響箭射頭曼單于,他左右的人也都跟著響箭射。于是弒殺了頭曼,并殺光后媽和弟弟以及不服的大臣。冒頓自立為單于。 【解析】冒頓時代的匈奴,是實力最強的匈奴,史載,控弦之士三十萬,想象一下,三十萬輕騎兵從草原那頭呼嘯而來是什么場景,我想到的第一個詞是遮天蓋日。秦末漢初匈奴之強,既有歷史進程的原因,也和冒頓單于強悍的統(tǒng)治力有關(guān)系。 上文的故事記載的是冒頓(音:莫獨)篡位的始末。 簡單點說就是:冒頓本來是太子,但老媽去世得早,老爸頭曼單于因為寵愛后媽,想立后媽生的小兒子為太子,便把冒頓送去月氏國當人質(zhì),然后發(fā)兵攻打月氏,企圖借月氏的手除掉冒頓,冒頓幸運的跑了回來,頭曼有點慚愧,同時認為這個兒子能干大事,于是交給了冒頓一萬騎兵,冒頓暗藏恨意,用特殊的方法,訓練了一支唯命是從的親兵,利用外出打獵的機會,射殺頭曼,然后搞了一次政治清洗,最終上位。 今天講的是冒頓的練兵方法: 冒頓乃作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冒頓乃以鳴鏑自射其善馬,既又射其愛妻;左右或不敢射者,皆斬之。最后以鳴鏑射單于善馬,左右皆射之。于是冒頓知其可用。 其實和馴狗差不多,就是一步一步的試探士兵們的底線到底在哪里,到底能夠接受自己多大限度的指揮,于是先射自己的馬,再射自己的愛妾,有人不敢射,便全殺了,接著又射頭曼的馬,最終篩選出一支指哪打哪的部隊。 整個過程,被射殺的目標的尺度是越來越大,士兵們的能用度也一步一步的明朗。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一個段子: 我能上樓喝杯咖啡嗎/我只抱一會兒/我只抱著你,什么都不做/我只看看,決不碰你/我只摸兩下/讓我蹭蹭,絕不進去/我進去絕對不動,在里面待著就好/我只動兩下…… 雖然是和段子,但這就是典型的一步步試探底線了。放在工作上也是一樣的: 可以幫我拿下文件夾嗎?/可以幫我拿下快遞嗎?/晚上可以加下班嗎?/要得急,周末能趕下工嗎?/過年別回去了吧? 放到官場也是一樣的道理,部分官員都是因為最開始一點小小的貪心,被人一步步試探,從煙酒茶到銀行卡購物卡車房女人,禮越送越大,違法的事也是越干越大,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的道路。 風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瀾之間,對于這種一步步試探他人底線的人,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如果有必要,就應該在對方第一次開口時嚴辭拒絕,不要給對方任何幻想。 最后:有個問題,冒頓能通過怎樣的手段,才能達到射殺了頭曼的愛馬,頭曼卻沒有怪罪他的效果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