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讓 資治通鑒讀史悟道 2019-10-07 【材料】《資治通鑒》漢紀 孝武皇帝 后元二年 前87年 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宮;入殯未央宮前殿。帝聰明能斷,善用人,行法無所假貸。隆慮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慮主病困,以金千斤、錢千萬為昭平君豫贖死罪,上許之。 隆慮主卒,昭平君日驕,醉殺主傅,系獄;廷尉以公主子上請。左右人人為言:“前又入贖,陛下許之?!?/span> 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屬我?!庇谑菫橹固?,嘆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誣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廟乎!又下負萬民?!蹦丝善渥啵Р荒茏灾?,左右盡悲。 【譯文】二月,丁卯(十四日),皇帝駕崩于五柞宮;停靈在未央宮前殿。皇帝聰明果斷,善于用人,執(zhí)法嚴格。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娶了皇帝女兒夷安公主。后來隆慮公主病重,用黃金千斤和一千萬錢為兒子預先贖買死罪,皇上答應了。 隆慮公主去世后,昭平君越來越驕縱,最終醉酒殺害公主的傅姆(古時負責輔導、保育貴族子女的老年婦人),鋃鐺入獄;由于嫌疑人是隆慮公主的兒子,廷尉便奏請皇上親自裁決。左右近臣都替昭平君求情道:“之前隆慮公主已經(jīng)預先為昭平君贖罪,陛下也是答應了的。” 皇上說:“(弟為女弟)妹妹老來得子,死后把他托付給我。”皇上語未盡,淚沾襟。嘆息良久后又說:“不過法令是列祖列宗所制定,如果由于我妹妹而徇私枉法,我死后還有什么臉面入祀高廟! 【解析】一、楚地陳家 隆慮公主是漢武帝的嫡親姐姐,嫁給了隆慮侯陳蟜,館陶公主劉嫖和堂邑侯陳午之子,陳午是陳嬰的兒子,陳嬰是秦末縣令,以2萬人起事,號稱蒼頭軍,后擁戴項梁為王,楚漢戰(zhàn)爭后,陳嬰降漢,封堂邑侯。 陳嬰后裔三代四次與皇室聯(lián)姻,顯赫一時:陳嬰孫子陳午娶館陶公主,曾孫女陳阿嬌是漢武帝皇后,曾孫陳蟜娶隆慮公主,玄孫昭平君娶夷安公主。 班固《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堂邑安侯陳嬰。以自定東陽為將,屬楚項梁,為楚柱國。四歲,項羽死,屬漢,定豫章、浙江,都漸,定自為王壯息,侯,六百戶。復相楚元王十二年。十二月甲申封,十八年薨。 陳家是標準的楚世家,起事早,功勞大,項梁因之發(fā)跡,可惜站錯了隊伍,但到了漢朝,皇室仍然要和陳家聯(lián)姻,楚地仍然要靠陳家治理,陳家可以說是顯赫的地頭蛇了。 二、被偏愛的總有恃無恐 有時候,我就想,隆慮公主是不是害了昭平君,如果隆慮公主沒有為昭平君預先贖買死罪,昭平君是否還會敢如此的驕縱? 正是由于隆慮公主預先贖買死罪,還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昭平君認為自己怎么折騰都不會死,才會這么有恃無恐。 所有的驕縱,都始于偏愛。贖買死罪本是一道免死金牌,如果昭平君沒有免死金牌,何以敢胡作非為。反過來看,免死金牌反倒成了昭平君的催死金牌。 情之深,愛之切。情深不壽,大概說的就是如此吧。意不可太過啊。父母溺愛兒女,則兒女驕縱。情侶偏愛對方,則有恃無恐。很多姻緣都是因為偏愛而日漸廢弛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戀人之愛彼亦需為之計深遠。愛不光是無微不至的呵護,更是放手讓他自己面對疾風。為人父母總會老去,為人配偶也總有一天離開。 老是喂魚只會使對方變得不會捕魚,有朝一日,沒有人喂魚了就要餓死。老是寵著也只會讓對方變得浮華暴躁,因為寵壞了而傲慢驕縱,總有一天會耗盡另一半的所有耐心,更會因為保護得太好了,而沒有受過社會的毒打。 從而有朝一日被社會吊打,付出慘重的代價,比如說前陣子那個重慶保時捷女司機,但凡稍微有點意識,但凡稍微低調(diào)點,也不會搞出大新聞。 追根溯源,還不是因為被寵壞了,每次都有人替他負重前行,直到有一天,覺得天大的事自己老公都能搞定,結(jié)果搞出了頭條新聞,害人害己。 更偉大的愛,不是偏愛,而是克制。 三、同樣是蓄意謀殺,為什么下場不同? 同樣是蓄意殺人,為什么霍去病射殺李敢,漢武帝不僅不治罪,反而替霍去病隱瞞。 怎么到了昭平君這里,就變成鐵面無私了?漢武帝是昭平君的嫡親大伯,關系不可為不親,而且隆慮公主還提前為他贖買了死罪,準備不可謂不足。 其原因,就是因為霍去病犯得是暗罪,所謂暗罪就是未發(fā)之罪?;羧ゲ≡谏狭衷飞錃⒗罡?,有沒有目擊者暫且不論,跟隨皇帝狩獵的都是親信中的親信,皇帝完全有能力控制住消息,阻止擴散。 而昭平君犯的是顯罪,侯爵府邸不比禁宮深苑,人多眼雜控制消息走漏的難度級別大大提高。在昭平君殺人的消息擴散出去后,如果他不是隆慮公主,按照漢律,死罪可贖,可能還真就贖了。 正因為他是隆慮公主的兒子,罪名顯露,身份極為敏感,不公平永遠是引起社會矛盾的焦點,容易觸動百姓G點,所以漢武帝才不得不殺了昭平君以慰民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