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釉里紅斷代并非毫無缺點,也存在其局限性。歷代釉里紅制品相對于青花制品稀 少,要熟悉并掌握它極其不易,特別是永樂、宣德、成化三朝,不接觸該時期青花的人更無從談及上手此類青花釉里紅。 ![]() 人們常用"十窯九不成"和"百里挑一"來說明它的難度。因而在如此困難中精選出來的珍品,往往是價值連城,也是可想而知的。過去只有皇帝設的御窯廠才能不惜工本,反復地燒制,也只有皇帝才能賞玩,民間是燒不起的,也見不到一件真正的青花釉里紅瓷器。青花釉里紅瓷器的鑒定主要方法如文。鑒別瓷器應該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 青花釉里紅器物好看歸好看,就是燒造十分困難。青花與釉里紅都是高溫燒成,尤其釉里紅對燒造氣氛非??量蹋瑴囟壬晕⒏吡嘶虻土硕疾恍?。再與青花結合,燒造條件更加苛刻,工藝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元代的青花釉里紅產量非常少,精美者更是罕見。 ![]() 乾隆年間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鳩耳尊,拍前估價600萬 - 900萬港元,經(jīng)過多番競投,最終以23,500,000港元成 交。如此器形紋飾的青花釉裡紅,世上只得這一件。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真正受古人喜好的紅是朱紅色,這是像朱砂一般的色彩,而非現(xiàn)代意義上的的大紅色,想來釉里紅真正追求的色澤應當如此。 ![]() 雍正時期是當之無愧的釉里紅和青花釉里紅工藝最為成功的歷史時期。青花為鈷,釉里紅為銅,兩者對于燒成氣氛的要求明顯不一致,但雍正青花釉里紅卻將兩者都燒得十分鮮艷,可見當時技術之純熟。云龍紋或海水龍紋,是最常見、價值最 高的青花釉里紅圖案,它以青花繪出云朵和翻騰的海水,以銅紅繪出飛舞的巨龍,真真是相得益彰。在雍正朝,青花和釉里紅這兩種釉下彩結合得非常完 美,不僅吸收了明代永樂、宣德時期云龍紋與海水龍紋各自的題材,最終創(chuàng)造出海水云龍紋圖樣。這種紋樣超越了明代圖案化取向將器物紋飾提升至繪畫的高度。它以青花表現(xiàn)瓶底部的海水及器物腹部的云氣,色調或濃或淡,都非常鮮亮;釉里紅以淡繪的呈色技法表現(xiàn)出紅龍翻滾于怒濤洶涌的大海上,形象極為生動。青花發(fā)色還時有暈散,這都是仿明宣德青花的色調。 元代釉里紅瓷器的胎質一般呈灰白色,因為采用的是麻倉土。元代瓷器的白釉,色白閃青,瑩潤透亮,但施釉有厚薄不均現(xiàn)象,厚的地方能看到明顯的蛋青色(卵白釉);淺釉中往往顯淡牙黃 色。這種以青白釉為主的釉里紅瓷器產量非常稀 少,能流傳到今天的器物也就更加少有了! |
|
|
來自: 新用戶3670525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