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化瘀。主治子宮頸炎。 偏方組成:土茯苓30克,雞血藤20克,忍冬藤20克,薏苡仁20克,丹參15克,車前草10克,益母草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帶下量多,色黃而稠穢如膿者,加馬鞭草15克、魚腥草l0克、黃柏10克;發(fā)口渴者,加野菊花15克、連翹10克;陰道腫脹辣痛者,加紫花地丁15克、敗醬草20克;帶下夾血絲者,加海螵蛸10克、茜草10克、大薊10克;陰道瘙癢者,加白鮮皮12克、蒼耳子10克、苦參10克;帶下量多而無臭穢陰癢者,加蛇床子、檳榔10克;帶下色白,質稀如水者,減去忍冬藤、車前草,加補骨脂10克、桑螵蛸10克、白術10克、扁豆花6克;每次夫妻生活時陰道脹疼出血者,加赤芍12 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田三七6克。凡濕瘀為患于下焦,以致胞宮和沖、任損傷、以致帶下綿綿不絕,色白黃而臭穢者,用之隨癥靈活加減,其效顯著。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10例,其中治愈8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為9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