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丸劑用量是湯劑用量的9.6%-16.6%,也就是1:10-1:6之間。三七 貝母 半夏 甘草丸劑是湯劑的1/6。熄風類藥物丸劑是湯劑的1.4%-3.4%。丸劑麝香不減量,牛黃 冰片 珍珠 朱砂丸劑是湯劑的1/2-1/4.
來自: happymanlla > 《方劑》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扶陽派運用姜桂附的規(guī)律研究
4.姜桂附比例與用量關(guān)系 ①常用姜桂、桂附、姜附比例 常用姜桂比例為:1∶1、3∶1、2∶1,各類姜用量大于或等于桂枝類用量: 常用桂附比例為:1∶10、1∶2、1∶3、1∶6,桂枝類用量小于或等于附子類用量;...
湯劑 散劑 丸劑
湯劑 散劑 丸劑張仲景曾說過:“大抵湯者蕩也,去久病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其病,用藥舒緩而治之也。
請問湯劑改丸劑,各藥原來的比例要變嗎?如果要變,調(diào)整的原則是怎樣的?
請問湯劑改丸劑,各藥原來的比例要變嗎?如果要變,調(diào)整的原則是怎樣的?李杲說:丸者緩,舒緩而治之也. 丸劑系指藥物細粉或藥物提取物加適宜的粘合劑或輔料制成的球形制劑。早期的丸劑是在湯劑的基礎(chǔ)上發(fā)...
血府逐瘀丸有什么作用
血府逐瘀丸有什么作用血府逐瘀丸是中成藥的名稱,是由柴胡、當歸、生地黃、赤芍、紅花、桃仁、麩炒枳殼、甘草、川芎、牛膝、桔梗組成,具有的功效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可用于氣滯血于所致的胸痛、頭...
王付經(jīng)方研究:運用薯蕷丸的若干問題
【方藥歌訣】 薯蕷丸歸桂曲地,草參芎芍術(shù)麥仁,答:理解薯蕷丸方藥組成,益氣藥有薯蕷、人參、白術(shù)、大棗、茯苓、甘草,溫陽藥有干姜,補血理血藥有當歸、干地黃、芍藥、阿膠、川芎,滋陰藥有麥門冬...
小兒中藥用量及用法
小兒中藥用量及用法小兒中藥用量及用法?!钢兴幱昧俊剐褐兴幱昧?,與成人有別,在臨床處方用量時,不能簡單地把成人的用量用于小兒,必須隨年齡大小、個體差異、病情輕重等方面,采用合理的用量。3....
吳佩衡烏梅丸案證治淺析
吳佩衡烏梅丸案證治淺析。當今學界對吳氏臨證經(jīng)驗研究頗豐,然有關(guān)于其厥陰病篇烏梅丸之應(yīng)用卻鮮見提及,本文考察《吳佩衡醫(yī)案》,對其烏梅丸案證治略作分析。故治以烏梅丸,吳氏此處用方,附子用量30g...
一種常見而平凡的藥物泡茶喝,竟然能治療陽痿,而且效果很好
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在抗炎藥理作用方面北細辛比華細辛作用強,比較3種細辛急性毒性大小的強度:散劑為北細辛>華細辛>漢城細辛,水煎劑為漢城細辛>華細辛>北細辛。細辛配伍禁忌最早見于《神農(nóng)本...
張仲景應(yīng)用大黃探析
但承氣湯證實滯在腸,滿痛限于腹部而不涉及心下,大陷胸湯證則以心下硬痛為主。用大黃活血破瘀的經(jīng)方頗多,如抵擋湯、抵擋丸、桃仁承氣...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