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河谷與雪山
草原與冰川
熱帶與寒帶
迥異的景觀
其實可以近在咫尺
“三江并流”
是地質(zhì)演化史上的奇觀
距今5000萬-2000萬年前
印度板塊朝東北方向運動
與亞歐板塊發(fā)生碰撞
使得青藏高原快速隆起
其東部的陸塊
被擠成諸多南北走向的皺褶大山
也就是鼎鼎大名的
橫斷山脈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
從青藏高原奔涌而下
沿著南北向的構(gòu)造斷裂線
快速下切
造就了平行排列的峽谷群
并逐漸成長為世界級的大河:
金沙江東拐
自四川宜賓化身長江
橫穿中國南方
奔流到東海
金沙江大拐彎
瀾滄江向東南行去
流經(jīng)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成為東南亞多國、多民族的母親河
湄公河
自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
瀾滄江峽谷,紅色的丹霞景觀 攝影/稅曉潔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10月刊
怒江則一路南下
成為緬甸和泰國的界河
薩爾溫江
最終流入印度洋安達(dá)曼海
怒江
這三條世界級大河的上游
在西藏東南、云南西北地帶
收束靠攏,近在咫尺
又因大山的阻隔,各自獨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在長達(dá)幾億年的地質(zhì)演化中
一點點斷層不同
一次河水襲奪
或是地殼再度抬升、下陷
都可能令此景象不復(fù)存在
三江走向及并流區(qū)域示意圖
在流水與大地的造化下
三江并流區(qū)域
形成了奇特的垂直氣候:
熱帶——山谷
溫帶——山腰、山地夷平面
寒帶——山頂
景觀與生態(tài)獨特多元
儼然是半個微縮的地球
河谷干熱、山間蔥郁、頂綴冰雪
組成三江并流區(qū)域的垂直氣候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帶你看“三江并流”
01
“熱帶”:溫暖河谷
“三江并流”遍布峽谷
底部到處是激流險灘
也是漂流的樂園
金沙江狹窄而湍急的支流 攝影/鐘峪
雖然河水濤濤
河岸往往草木稀疏、干旱蒼涼
濕潤程度明顯偏低
這種地理環(huán)境被稱為
干熱河谷
干熱河谷 攝影/田捷硯
比較可能的原因是
由于山高谷深
白天山坡曬著太陽
山坡空氣受熱上升
谷底的空氣也因此向上填充
形成從河谷吹向山頂?shù)?strong>“谷風(fēng)”
帶走了谷底的水汽
夜晚則相反
太陽下山后,山頂散熱比谷底快
空氣降溫下沉
形成從山頂吹向河谷的“山風(fēng)”
令谷底愈發(fā)干旱
山谷風(fēng)效應(yīng)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1月刊
雖然山谷陡峭、荒涼
但是氣候溫暖
在靠近谷底的坡地上
常有民居坐落其中
當(dāng)?shù)厝艘勒胀恋氐淖呦?/strong>
壘出彎曲的田埂
從而保持灌溉、雨雪的水分
并種植耐旱的青稞、葡萄等作物
在大山包圍下
開墾出宜居的綠洲
干熱河谷的原生植被主要是耐旱灌叢
但是經(jīng)人為改造,也可以進(jìn)行農(nóng)業(yè)耕作
圖中的仙人掌與色彩斑斕的農(nóng)村形成鮮明對比
人們在干熱河谷還開拓了鹽業(yè)
瀾滄江畔的昌都鹽井
斷裂構(gòu)造線深切三疊紀(jì)含鹽地層
鹽被溫泉水溶解
形成高濃度的鹽泉
當(dāng)?shù)厝俗怨啪鸵郎郊茉O(shè)鹽田
生產(chǎn)食鹽,延續(xù)至今
為河谷的景觀更添一抹亮色
也有部分河谷
“擁抱”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
形成滿目翠綠的景象
俗稱濕暖河谷
像是怒江大峽谷南段的丙中洛
常年綠意深幽
漫山遍野的植被看似普通
卻可能是1億年前的古植物
在此躲過了“第四紀(jì)冰期”的嚴(yán)寒
幸存下來
位于怒江峽谷的丙中洛
02
“溫帶”:涼潤山地
河谷之外
不僅僅是連綿的山嶺溝壑
“三江并流”的山腰與高坡
遍布草甸、森林、湖泊、農(nóng)田
蒼郁繁茂,色彩斑斕
生機(jī)勃勃
三江并流地區(qū)分布著多個高原草甸
像是泥汝的南寶牧場、小中甸的洋曲塘
高原湖泊猶如寶石
散落在三江并流的群山之間
這些湖泊許多緣于
高原冰川的末端在消融后退時
礫石堆積出洼地或堵塞河床
阻擋了冰川融水
形成冰磧湖
或是冰川在運動過程中
掘蝕地面產(chǎn)生凹地
積水后形成冰蝕湖
香格里拉屬都湖是典型的冰蝕湖
雪山與冰川的融水順勢而下
撲入森林帶
河谷升起的濕潤氣流
在高處形成云霧和降雨
滋潤了崎嶇起伏的山地
雖然難以抵達(dá)
卻遠(yuǎn)離紅塵紛擾
幾十年如一日
營造了桃花源似的圖景
梅里雪山下的雨崩村
山坡高地的水源、光照充沛
土壤肥沃
維西傈(lì)僳(sù)族自治縣的人民
世代以農(nóng)耕為生
在云嶺山脈的亞高山盆地中
海拔高達(dá)2700米的攀天閣鄉(xiāng)
開墾出廣袤良田
成功種植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水稻”
——黑谷
比西藏察隅水稻、尼泊爾水稻都要高
攀天閣鄉(xiāng) 攝影/謝罡
許多珍稀野生動物
像雪豹、金絲猴、黑頸鶴
出沒山林之間
而且由于高山的阻隔
即使距離相近
同一物種也可能演化出不同的品種
像是白馬雪山的滇金絲猴
高黎貢山的怒江金絲猴
形貌各異
03
“寒帶”:風(fēng)雪山嶺
從林線往上走
就到了三江并流的“寒帶”
這里風(fēng)雪作伴
但依然精彩非凡
是壯麗雪山的國度
也是珍稀物種的家園
碧羅雪山支脈南端的大雪山
夏季遭遇暴風(fēng)雪 攝影/彭建生
三江深切群山之間
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眾多
哈巴雪山、梅里雪山、白馬雪山
常年冰雪覆蓋
連綿的山峰刺向天際
崇俊肅穆
其中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
海拔冠絕云南,達(dá)6740米
迄今未有人登頂
梅里雪山
龐大的海洋性冰川
圍繞梅里雪山為作用中心
受西南季風(fēng)影響
溫度較高,冰川活動性強(qiáng)
降雪與雪崩頻繁
冰舌末端常可伸入森林之中
生長著冰川蚯蚓、雪蚤、雪藻、苔蘚
梅里雪山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 攝影/彭建生
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巔
人跡罕至
卻是耐寒花卉的家園
高寒地帶的水母雪兔子 攝影/宋文
水蜜桃似的桃兒七
桃兒七 攝影/高新宇
蛇發(fā)女妖似的水母雪兔子
水母雪兔子 攝影/程斌
絲綢似的“東方花神”美麗綠絨蒿
美麗綠絨蒿 攝影/程斌
在風(fēng)雪中相競綻放
傲立寒中的桃兒七
高黎貢山上
杜鵑花屹立寒風(fēng)中
高能量的花蜜
為十多種高山鳥類提供了難得的食物資源
如太陽鳥、鳳鹛、綠鹛、柳鶯等
同時鳥類也為杜鵑花傳粉
太陽鳥出沒杜鵑花叢中
這些高山鳥類
冬季大多會下降至低處避寒
春夏再回到高處繁殖、覓食
是一種季節(jié)性的垂直遷徙
左上:白眉朱雀
左下:綠喉太陽鳥
右:白尾梢虹雉
縱橫山水、垂直氣候
令不論花卉草木
還是飛鳥走獸
皆能找到一方樂土
人類聚落也廣泛分布
因應(yīng)地理條件的不同
發(fā)展出相應(yīng)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不遠(yuǎn)千里而來
記得坐在鮮花盛開的草坡上
遠(yuǎn)眺高聳巍峨的雪山
俯瞰縱深險峻的河谷
你會切身感受到
是地球景致的縮影
是自然造化的奇跡
本文部分內(nèi)容來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10月刊
來自: 板橋胡同37號 > 《地探》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德貢路書丨行走在地球“皺紋”之上
麗江-長江第一灣觀景臺(40km)-石鼓鎮(zhèn)(20km)-和尚莊(10km)-木斯王(10km)-堂中(10km)-金莊鄉(xiāng)(10km)-陳家村(10km)-橋邊(10km)-巨甸鎮(zhèn)(5km)-...
三江并流一片神奇土地
三江并流一片神奇土地。滇西北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自西向東依次為:伯舒拉嶺-高黎貢山、他念他翁山-怒山、寧靜山-云嶺、沙魯里山、大雪山、邛崍山與岷山等。而高原上分割這些山脈的寬廣盆地和...
中國最美的地方—橫斷山區(qū)
中國最美的地方——橫斷山區(qū)。而該協(xié)會還發(fā)起了一個"橫斷山脈研究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日本朋友對橫斷山區(qū)攀登資源的勘察...
317國道川藏線,低調(diào)的人文景觀大道—西藏段
317國道川藏線,低調(diào)的人文景觀大道—西藏段。南坡的冰川就這樣匯入怒江之中,因此,布加雪山是怒江沿途的重要補(bǔ)給站。怒江發(fā)源于海拔53...
99張圖片告訴你中國西部終極線路!
99張圖片告訴你中國西部終極線路!滇藏線+川藏線+中尼公路+新藏線+中巴公路+獨庫公路+絲綢之路。23,米堆冰川,中國最美的冰川,主峰680...
高原上奔流的世界奇觀
沒來怒江前在我的感知中以為這個區(qū)域里能看到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并流交匯而下的壯麗景觀。三江并流自然景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
《三江并流》滇西北高原上一片神奇的土地【圖文介紹】
《三江并流》滇西北高原上一片神奇的土地【圖文介紹】滇西北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自西向東依次為:伯舒拉嶺-高黎貢山、他念他翁山-怒山、寧靜山-云嶺、沙魯里山、大雪山、邛崍山與岷山等。而高...
三江并流地 怒江大峽谷
三江并流地 怒江大峽谷 怒江大峽谷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境內(nèi),是從雅魯藏布大峽谷繼續(xù)向東南,在云南境內(nèi)的一處地理奇觀。怒江大峽谷...
中國三江并流奇觀
中國三江并流奇觀環(huán)球地理 2019-11-09 23:53:30.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內(nèi)自北向南并行...
微信掃碼,在手機(jī)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