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大家已經聽說了,從2018.4.4開始,諾唯真喜悅號的小費要漲價。 內艙,海景,陽臺,迷你套房漲價幅度比較小,每人每晚漲了0.6美金。 璽悅套房和Haven套房漲價幅度較大,每人每晚漲了8.51美金。 昨晚有盆友給我留言詢問:喜悅號的小費2018.1.5剛調整過一次,為什么4.4又再次調整?漲的這么頻繁,是有什么異常嗎? 異常? 我認真的想了想: 套房的小費變得異常貴算嗎? 其實所有的郵輪的小費每年都會漲一些,大概是每年漲1美金,這是為了跟上每年CPI增長。 大家在船上都要支付郵輪小費,但是有人知道郵輪小費到底是怎么來的嗎? 為了給大家詳細的說明這個問題,這幾天我不眠不休的翻看相關資料紀錄片。 畫外音:喲,什么紀錄片? 美劇《破產姐妹》 我猜測因為在一些歐美國家,服務員的工資是很低的,基本要靠小費賺錢。在郵輪發(fā)展的初期,服務員的工資也遵循了這個原則。但是隨著郵輪開始在一些沒有給小費傳統(tǒng)的國家運營,就制定了小費標準,在船上強制收取。 2010年皇家加勒比郵輪港進入中國時,因為擔心中國游客對小費不理解,當時的郵輪小費是和船票一起收取的。后來隨著進入中國的郵輪越來越多,皇家加勒比郵輪一方面覺得大家已經接受了小費這個理念,另一方面覺得把小費加在船票里顯得價格貴,于是也改成在船上收取了。 那小費是如何分配的呢? 我找到了一個2013年皇家加勒比小費調整的通知,在這個通知上還特意說明了小費是如何分配的。 最后我想回復下大家經常反映的國內郵輪服務員不如國外服務員熱情的問題。 這個郵輪公司也解釋過,他們覺得問題出在中國人個性比較內向。但是去過海底撈的盆友都知道,中國服務員是可以很熱情的,所以我覺得這個解釋不對。 我個人覺得啊,這還是和錢有關。 我曾經和一個曾經在阿拉斯加航線工作過的船員聊過,他家在四川綿陽的一個縣城。在阿拉斯加航線工作8個月后,用客人給的小費就可以在當地蓋了一個二層樓,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 綿陽縣城的房價可真便宜啊。 咳咳,跑題了。。咱們繼續(xù)啊,因為在國內大家沒有額外給小費的習慣,所以國內的服務員覺得干好干壞一個樣,沒有太多的服務動力。但是在國外,干的好能拿到更多額外的小費,所以就造成了即使服務員都是一批人,在海外航線要比在國內出港航線要熱情。 那怎么改變國內服務員不熱情的現(xiàn)狀呢? 其實有一個辦法可以試一下,就是改成小費隨意付,服務好就多給點,服務不好就不給。我覺得這樣的話,船上的服務員就有可能滿面笑容的來服務了。 當然這么做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知道不給小費也行,那大家就都不給了,直接導致整條船的服務員血本無歸。。。 2018.2.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