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本草》系唐朝名臣張說(667年-730年)仿古傳《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體式與語調(diào)撰著的一篇奇文。此文乃作者總結(jié)人生七十年之閱歷,苦心孤詣而成,區(qū)區(qū)200余字便把錢的性質(zhì)、利弊、積散之道描寫得淋漓盡致,以錢喻藥,診治時弊,利害之論,頗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稱奇文。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寒,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理則傷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zāi)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shù)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