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好,剛過去的2020年對大家都是一言難盡,看個展都“冒著生命危險”,譬如我剛看完的遼寧省博物館年度大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雖然桃仙機(jī)場和遼博所在的渾南區(qū)是低風(fēng)險區(qū),仍不免小心翼翼。回來沒幾天,整個沈陽就宣布戰(zhàn)時狀態(tài),這種后怕跟2019年去香港一樣,希望2021會越來越好吧。 “山高水長”當(dāng)然是值得千里迢迢一看的展,我把年度十大之首給了它,比故宮的蘇軾展更勝一籌。雖然有些展品過去見過,但經(jīng)典??闯P?。三個大廳鋪陳開來,真的要嘆服“遼寧有國寶”。這篇先說一下北宋及以前的作品。(光是北宋都能成一篇,可見展品之豐富)
東晉,佚名《楷書曹娥誄辭卷》 這卷2018年遼博開館展時見過,這次展是因?yàn)樯厦嬗许n愈的觀跋,是他唯一存世墨跡。館方還很用心地貼了個紅色箭頭指示該題跋的位置。此卷雖不一定是王羲之手跡,也是罕見的晉代書法,而且歷代流傳有緒,本幅及后面囊括了歷代聲名顯赫的大家題跋,如懷素、宋高宗、趙孟頫、柯九思等,可謂書法史的見證。其中宋高宗一題,初看似趙孟頫,其實(shí)是后來趙孟頫學(xué)的趙構(gòu)。后面趙孟頫的小楷一跋,則書風(fēng)又有變化。
北宋,《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這卷也是上次見過,被王鐸譽(yù)為“宇宙第一尤物”,乾隆題為“洛神賦第二卷”(故宮卷題為第一卷),筆法、敷色較故宮卷粗放。
北宋,李成《茂林遠(yuǎn)岫圖卷》 此卷其實(shí)2014年在浙博見過,不過當(dāng)時剛開始看畫,沒留下什么印象。作者為李成,是后面南宋向若冰說的。不過在北宋米芾時,已經(jīng)有“無李論”,所以是不是真李成只能存疑。現(xiàn)在也有人說是燕文貴,無論如何,這是少有的北宋山水長卷,除了高山大嶂,還布滿各色活動的人物,一派生機(jī)勃勃,是北宋畫一大特色,李郭傳派的筆法也非常典型。難得后面還有倪瓚一跋。
北宋,李公麟(傳)《九歌圖卷》 這卷只展開了一部分,構(gòu)圖與元代張渥的《臨李公麟九歌圖卷》并不一樣,雖然也是一圖一辭,但這個版本的圖更有故事性,張渥版則基本上只剩下人物。不知道是否李公麟本身就畫了兩個版本。
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并詩卷》 歐陽修的兩個手跡是南宋周必大收集在一起的,并鈐有南宋“中書省印”,后則是元人張雨、杜本、泰不華、歐陽玄和明初宋濂等人的題跋。
北宋,蘇軾、文同(傳)《古木怪石、墨竹圖卷》,上海博物館藏 這卷其實(shí)又叫《六君子圖卷》,在上海博物館見過,只是當(dāng)時只展了鮮于樞跋到柯九思墨竹部分,偏偏主角蘇軾文同的畫沒有展開,這次可算是補(bǔ)回了遺憾。加上《木石圖》,蘇軾比較著名的傳世作品見過兩件了。至于中國美術(shù)館那件要到2月2日才開始展,上次和這次都無緣,隨他去吧。上博這件筆法與《木石圖》有異,且紙面漫漶,但我覺得古色古香,也還不錯,如果鮮于樞的跋不是移配,還是可以做參考的。其實(shí)我想象中的蘇軾展就該把這些傳世品都借過來,遼博在借展上值得表揚(yáng)。
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旅順博物館藏 此帖感覺筆力略差,或是摹本。后面明代釋來復(fù)一跋,則可見學(xué)趙孟頫的功力。
北宋,趙佶《瑞鶴圖卷》 也是見過一次的,對這件作品里的天空,我只能跟大家說,不要相信你在網(wǎng)上看到的照片的顏色,包括我拍的,因?yàn)槲乙材貌粶?zhǔn)到底還原了多少。后面也有釋來復(fù)一跋。
北宋,趙佶(傳)《王濟(jì)觀馬圖卷》 應(yīng)該是明代人的偽作,乾隆也一樣題首蓋章。同一構(gòu)圖的蘇州片也曾現(xiàn)身拍場。 就先到這里吧,感覺這個展至少還能寫兩篇,可憐我實(shí)際上只看了一天,中間還躲到遼博的飯?zhí)瞄_了一個多小時電話會議,社畜看展真是不容易啊!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時間:2020年12月2日—2021年3月2日 地點(diǎn):遼寧省博物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