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喬巴(富書主編),來源:富書(ID:kolfrc),轉載請加微信fushulf 在該努力的年紀,請一定不遺余力 站得越高 往往摔得越慘 這兩天,有個新聞在高校圈炸了鍋。 頂級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連續(xù)發(fā)布公告,清退404名在讀博士和碩士。 2021年1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決定對6位博士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 其實2020年12月以來,北航已經發(fā)布多則決定,共有404名博士、碩士和專業(yè)學位研究生遭退學處理或不再保留學籍,主要原因是超過了最長學習年限。 力度之大,再次創(chuàng)下全國高校的記錄。 其中,還有一位博士生已經在讀整整10年,連續(xù)延畢了多次,這一次終于逃不過去了。 …… 要知道,那可是北航啊,中國航天人才的搖籃,被譽為中國的頂尖學府之一,真的是金光燦燦。 考入北航意味著你已經成了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而博士生更是學歷金字塔的頂端。 畢業(yè)后,一份高薪又體面的職業(yè),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可惜這么好的機會,這404位學生卻沒有好好珍惜。 其中有學信息技術的博士,曾經是所在鄉(xiāng)鎮(zhèn)的高考狀元。 本來都已經和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談好薪資了,年薪60萬,現(xiàn)在卻只能看著好工作從手里溜走。 年薪60萬是什么概念?李克強總理說:中國有6億人月可支配收入不到1000元。 這些被開除的孩子,曾經都是天之驕子,千軍萬馬里沖出獨木橋。 有的是省狀元、市狀元,有的是村里第一個博士生,有的肩負著改變整個家族貧寒命運的重任。 可惜,他們都犯了同一個錯誤,以為考上了名校就到了“天堂”。 于是,開始學會吃喝玩樂,為所欲為,成天逃課打游戲,考試時突擊一下就能順利畢業(yè)。 可結果呢? 那些在名校里“混日子”的年輕人,逐漸練廢了,結果反而泯然眾人。 不要以為你已經到了最好的位置,就可以懶惰。 這個世界的真理就是:站得越高,往往摔得越慘。 最可怕的 就是你低估生活的殘酷 有句話很心酸卻很真實:寒門學子奮斗20年,也許才能贏得和豪門一起喝咖啡的機會。 讀書,只是一張大門的入場券,讓你至少有資格和出身比你好的人有認識的機會,甚至同臺競爭。 而如果你在最好的位置上沉睡,那就是在浪費掉命里也許唯一的彩券。 那對不起,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連喝咖啡的資格都沒有,沒人會在乎你的喜與悲。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在一個舒適區(qū)里慢慢沉淪,等待是這層保護的時候,才突然發(fā)現(xiàn)生活是如此殘酷。 還記得去年關于“散裝衛(wèi)生巾”的話題嗎? 一名博主在微博上po出了一張?zhí)詫殘D片,發(fā)現(xiàn)最近散裝衛(wèi)生巾銷量火爆。 這家店賣的衛(wèi)生巾價格非常便宜,21.9就能買到100片,平均下來1片才2毛。 有網(wǎng)友吐槽說: 這樣的東西質量能行嗎? 為什么不買護舒寶那些大牌子? 有的買家做了回答,四個字:“我有難處”。 你能想象,有的人連一個月20、30塊的衛(wèi)生巾都要省著花嗎? 可能你不敢相信,但這就是現(xiàn)實。 對于一個月入2000的打工妹來說,吃飯、房租、給家里寄錢,這些才是生活的大事。 衛(wèi)生巾,能省就省吧,30塊錢可以吃兩天飯了。 2毛錢一片,能用就用吧。 你知道嗎?這樣的人并不少,多得讓我們咋舌。 魯豫《偶遇》中說:“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p> 生活的苦難,真的無休無止,許多人光活著,就已經耗費了全部的經歷。 沒窮過的人,真的不會懂。 有人為了省500塊房租,一個人住在曾經發(fā)生過兇案的“兇宅”里; 有人裸辭之后,在青旅和24個陌生人同居了小半年; 有人10塊錢用了一周,每天用一塊錢買四個餅分三頓吃,撐到發(fā)工資的時候公司又拖著不發(fā),只能到廁所灌自來水充饑。 對于千千萬萬普通人而言,生活是一本算不清的帳,你能了解的永遠只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就是社會最殘酷的現(xiàn)實。 在最好的位置上懶惰 會失去什么 在最好的位置上懶惰,會失去什么? 我身邊就有個現(xiàn)成的例子。 讀書的時候,室友的表哥在中山大學讀博士。 延畢兩年后,實在寫不出論文,被學校勸退了。 這個博士家庭條件很一般,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在鎮(zhèn)上開了小雜貨鋪,這么多年供他讀書真的很不容易。 在他們鎮(zhèn)上,他可是第一個博士,每年過年,鎮(zhèn)上的人看到他回家,都要豎起大拇指說一句:喲,我們的高材生回來啦! 他父母聽到這個,也是喜笑顏開,覺得自己兒子爭氣,將來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會有出息。 可是隨著一紙開除的通知,所有的榮譽和希望化為灰燼。 你入學的時候多風光,被開除的時候就有多狼狽。 后來,聽說他應聘國企,人家一看年過0,又被勸退過,直接就拒絕了。 在家歇了一年,最后在縣城找了一個公司,底薪3000,干的是陪人笑臉的活。 而他的同學,大多博士畢業(yè)進了高校和科研機構,相比之下,收入高還體面。 想想真的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 如果不是20歲時,自己太貪玩,不知道用心學習,又怎么會有這么艱難的30歲? 明明已經到了一個好的位置,再進一步,人生就會一片光明。 卻在臨門一腳摔了下來,斷送了這輩子實現(xiàn)階層跨越最好的機會。 你說虧不虧、悔不悔? 人生最悲哀的并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到了眼前卻把握不住。 蔡康永說:在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是最愚蠢的事情。 因為: 逃避了游泳便會失去接觸喜歡之人的機會; 逃避了英語,便會與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 越逃避,越失去,越沒有選擇的機會。 人生從來沒有后悔藥,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 人生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 你以為逃過的艱辛和困苦,其實不過是未來路上更兇猛的攔路虎。 別等到等到被生活壓得抬不起頭,沒有路走的時候,才明白,那些為了討生活不得已而吃的苦,就是當年混日子的代價。 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法則就是:今天你混日子,明天日子一定混了你。 ![]() ![]() 在該努力的年紀 請一定不遺余力 曾經看過一部名為《出路》的紀錄片,女主人公馬百娟出生在甘肅一個貧窮的小山村里。 8歲開始,她就每天要喂豬、做飯、收米谷。 ![]() 粗重的農活讓這個小女孩滿手的老繭。 終于熬到可以去讀書了,家里不樂意,可馬百娟堅持要去念書。 對大多數(shù)孩子而言,可能上學很痛苦,可對于她來說,上學的時光是一天中最快樂的。 15歲那年,父親讓她輟學嫁人。 “女孩子遲早都是要嫁人的,讀書多了沒用。” ![]() 馬百娟心里曾有一個夢想:去北京讀大學,畢業(yè)后去打工,每個月掙上一千塊。 可是貧窮的鐵幕太重了,農村的夜晚太黑了。 她掙扎過,反抗過,最后還是孤立無援。 在16歲那年嫁給了在陶瓷廠工作的表哥。 再看同村的女孩子,命運也都是相仿的。 她們曾夢想著去大城市讀書、工作、掙錢,可最后都因為過早地輟學,沒有知識,走不出大山,只能嫁了人,早早地懷了孕,當了媽媽。 你永遠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些人連奮斗的機會都沒有。 敬一丹在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開學典禮上寄語新生: 沖過高考大關,你們就解放了。但解放,并不是放任、隨意,要有約束意識,有自我約束的能力,知道自己喜歡干什么,也知道自己適合干什么、更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這也是成長。 孩子,最酷的不是放縱自我,而是約束自我。真正讓人受益無窮的事,也一定是克制了很多欲望,甚至是逼自己實現(xiàn)的。 奮斗苦不苦,是很苦。 可是這些苦和被社會毒打所要承受的痛苦相比,簡直是小兒科。 貪圖現(xiàn)時的安逸,未來就有吃不盡的苦。所有覺得學習苦的人,大多是沒有挨過現(xiàn)實的耳光 青春易逝,再無少年時。 不愿你人到中年,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才扼腕嘆息,當年放縱自己,其實是放棄了自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