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世界已經服役的航空母艦只有美國和法國的是彈射起飛航母,其他的包括中國、印度和歐洲的航母都是滑躍起飛方式,其余的都是只能搭載垂直起降飛機的直升機護衛(wèi)艦或者兩棲攻擊艦。 滑躍起飛作為航空母艦的一種重要起飛方式,其實相對于彈射起飛方式并不是只有劣勢,沒有優(yōu)勢。 優(yōu)勢滑躍起飛方式技術要求低,不需要蒸汽或者電磁彈射器,只需要安裝滑躍起飛甲板就行。不論是技術難度,還是工程實現上都要容易得多。而且蒸汽彈射器會消耗很多的能力和寶貴的淡水資源,其實艦載機彈射起飛每天是有出動次數限制。 滑躍起飛方式其實比彈射起飛效率要高,畢竟只要艦載機停在合適的距離就能起飛。而采用彈射起飛還需要啟動彈射器,把連接機構和艦載機連接才能起飛,速度上比彈射起飛慢不少,而且還會受到蒸汽彈射器的次數限制。 劣勢滑躍起飛需要滑躍甲板,其上翹角度從幾度到14度不等,這部分甲板平時沒辦法停艦載機的,會降低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數量。 滑躍起飛方式艦載機不能做到從容的以滿載方式起飛,而彈射起飛方式艦載機可以在很短的距離以滿載方式起飛。 滑躍起飛方式的重載起飛點在降落跑道上,如果正常情況下要滿載滑躍起飛就不能同時進行降落,影響艦載機整體起降效率。 誤區(qū)大家很多時候都有個誤區(qū),就是艦載機在滑躍起飛航母上不能滿載起飛,艦載預警機不能滑躍起飛,其實并不是這樣。 比如遼寧艦近距起飛點105米長,重載起飛點195米。蘇聯(lián)時代就做過實驗,在25節(jié)甲板風條件下,蘇33在105米的近距起飛點能滿載起飛,在195米重載起飛點還能超載起飛。而正常情況下,在105米起飛點攜帶空空導彈起飛還是沒問題的,在195米重載起飛點滿載起飛也是可以。 美國軍方也做過實驗,E2C預警機在25節(jié)甲板風條件下,可以在165米的距離上,使用12度滑躍甲板起飛。 所以,滑躍起飛方式的航空母艦依然能夠做到艦載機滿載起飛和艦載預警機的起飛,只是條件比較苛刻。 小編觀點滑躍起飛方式的航空母艦總體而言技術上比彈射起飛航母要簡單,也易于建造。而且在擁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zhàn)斗機的情況下,滑躍起飛的輕型航母成了中小國家航空母艦的唯一選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