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圖片系親媽學堂團隊拍攝整理) 一別經(jīng)年,又到玉樹 我們的團隊在2017年6月來到了青海玉樹進行拍攝,這一次是為了回訪一位我們一直牽掛的姑娘。早在2001年到2017年的十六年間,幸福工程首席攝影師——于全興教授就曾三次來到青海看望她們一家。 他說,冬季實在是一個不適合去高原的季節(jié),凜冽的風和厚厚的積雪是上高原的巨大阻礙,而高原反應和缺氧帶來的頭痛欲裂更是耽擱行程。就這樣,我們把上高原的日子定在了六月份——這個相對友好的季節(jié)。 我們此行的拍攝對象巴青才仁住在交通不是很便利的玉樹隆寶鎮(zhèn)雜年村,路途遙遠、氧氣稀薄,剛下飛機,團隊第二攝影師就開始有了高原反應。不敢走得太快,怕團隊里其他人身體吃不消,這才給了我們細細品味沿途風光的機會。 雖說是相對友好的季節(jié),但到了這里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青海的六月與天津的六月是截然不同的。這里既有夏日的冰雹也有冬天的雪,讓我們見識到了六月飛雪不是傳說! 遠處的雪山,近處的牦牛,都是玉樹的景觀之一。玉樹是青海地勢最高的地方,平均海拔4500米,而超過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兩千多座,當中著名的巴顏喀拉山和唐古拉山,擁有群山綿延、終年雪冠之奇景。更奇特的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和長江,就分別發(fā)源于這兩座山脈,同時國際河流瀾滄江也源出玉樹,所以這里也是所謂的“三江源”。 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沒有去三江源景區(qū),但來不及遺憾,接下來的行程早已使得我們內(nèi)心動蕩不安。不知道是不是在我們到來之前下了雪,公路兩旁的雪還未融化,在寒冷中,我們繼續(xù)小心翼翼地一路前行。 我們到達了當天的目的地,位于結(jié)古鎮(zhèn)的當代山觀景臺,在這里可以俯瞰結(jié)古鎮(zhèn)的全景。遠遠望去,一座嶄新的玉樹建立之上。 前進路上的小插曲 6月的天,孩子的臉。我們還沒待多長時間,突然就下起了雨加冰雹,真是讓人措手不及。考慮到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我們只得暫停修整。 在等冰雹停的這段時間里,我們碰到了一群同樣是來參觀的小學生。冰雹下的越來越大,他們的車還沒有來,于是我們提議讓孩子們來車里擠擠,最起碼不用被雨淋,被冰雹打。 向第一個小朋友提議時,他看了一眼我們,并沒有自己獨自上來,而是跑到老師跟前說我們的車可以讓同學們躲雨。征求了老師同意后,老師帶著別的同學一起來躲冰雹,等所有孩子上車后,老師不想壓縮孩子們的空間,于是一直站在車外。 舉手之勞的幫助,老師和小朋友們卻不斷向我們說著謝謝。一位為孩子們著想的老師,一群善良的孩子們,再加上我們這幾個高原的“老朋友”,這個小插曲讓冰冷的天氣溫暖了起來。 家園重建背后,是堅韌和奮進 冰雹停了雨又接踵而至,不能再等了,我們急切地想見到當年那個讓于教授流淚的小姑娘。檢查了車輛、設備、團隊成員的狀況,我們冒雨向下一站出發(fā),到達了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我們這些只在電視上看到過地震過后滿目瘡痍的人,內(nèi)心真正地不平靜起來。 對于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來說,提到玉樹,第一反應就是2010年4月的那場地震。那場巨大的震災,給玉樹帶來的是徹頭徹尾的災難與毀壞。這是在紀念館我們看到的地震時坍塌的民居。很難想象,這就是我們剛剛在觀景臺看到的那個生機勃勃的結(jié)古鎮(zhèn)舊址。 天災帶給人們的打擊不只是財產(chǎn)的損失,更多是內(nèi)心的摧毀。親眼看到家園的坍塌、親人的逝去,經(jīng)歷過地震的人內(nèi)心有多少傷痛,是我們這些外人無從所知的。但所幸的是,玉樹人民沒有被災難打倒,就像這塊玉樹地震紀念碑上所鐫刻的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大愛同心、堅韌不拔、挑戰(zhàn)極限、感恩奮進,在經(jīng)過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救助以及自救以后,玉樹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天災人禍是我們不可預料,無法避免的,可是只要對生活有信心、對未來有憧憬,日子就會越過越好,玉樹人民著實給我們上了一課。 近“鄉(xiāng)”情怯,距離巴青才仁越來越近,我們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經(jīng)歷了少年到成年,經(jīng)歷了玉樹地震,如今她和她的家人怎么樣了? 明天,我們將走進巴青才仁的生活和家庭,請大家持續(xù)關注! 今天,就和您聊到這兒,我們下期再見! “親媽學堂”致力于做好育兒的“最后一米”——將海量的育兒知識轉(zhuǎn)化為每天的“日常行動”。幫您既懂得育兒道理,又能過好帶孩子的每一天。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更好的現(xiàn)在。 如果覺得有用,請果斷收藏和轉(zhuǎn)發(fā)給你身邊有需求的人哦! 與親媽一起 為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你 歡迎關注“親媽學堂” 在后臺留言與我們分享您與孩子的故事
更多精彩回顧: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今天,你的“小情人”給你送禮物了嗎?當你們都在抱怨喪偶式育兒的時候,這個母親描繪了愛的完整最好的“家風”是身體力行教會孩子在逆境中也要幸福從一堵墻到四層小洋樓 這位母親帶領全家致富從一堵墻到四層小洋樓 這位母親帶領全家致富(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