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畫圖題總是畫不準確? 對建筑畫圖只會死記硬背? 沒有完整的建筑史圖冊的畫圖邏輯? 為了解決大家的困境,幾凡推出了“0元圖解建筑史第三季——建筑畫圖題專項課程”,以專題的形式,手把手帶教,帶你真正了解建筑史圖冊的畫圖邏輯,讓你不再懼怕“畫圖題”,讓你能夠畫起建筑歷史圖來得心應手。 0元圖解歷史第三季 “第十六講" 傳統(tǒng)木構建筑構架及其特征 No.1 木結構體系1. 穿斗(立貼式) · 穿斗式(至遲漢代成熟) · 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qū),以西南吊腳樓,東南土樓為典型代表 · 主要特點: 1、柱直接承檁,以穿連柱; 2、柱子小而密,類編織體,抗風剪能力強,空間小而多,靈活組合性高; 3、縱架承重(進深方向),以縱向一榀梁架為單位,榀榀以橫枋相連。 2. 抬梁(疊梁式) · 抬梁式(至遲在春秋時已初步完備,漢代成熟) · 多用于北方官式建筑 · 主要特點: 1. 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梁—以梁承檁—梁上立短柱—短柱架短梁承檁; 2. 柱子少,空間開闊,橫梁跨度大,梁柱用材用料較多; 3. 橫架承重(開間方向),層疊而上,榫卯鉸接。 3. 井干式 井干式(商后期陵墓已用) · 多用于東北和西南,盛產(chǎn)木材的地方 · 主要特點: 1. 圓木或半圓木兩端各開凹槽榫卯相交,木料層層累疊構成房屋的壁體; 2. 無柱,承重維護合而為一。 抬梁中的井干壁一般用于大型官式建筑中,梁架結構更加穩(wěn)定,等級較高。 No.2 社會等級與空間構成1. 殿堂式 · 明栿—草栿之分; 1. 明栿:承托天花,加工過的梁,又叫月梁,有卷殺 2. 草栿:未加工過的梁,位于天花板以上,承托屋架,不可見 · 內(nèi)外柱同高,水平層一般做天花吊頂,也可不做天花,即徹上明造 1. 小格平闇天花(唐), 2. 大格平棊天花(宋); · 三個水平結構層:柱網(wǎng)層-鋪作層-屋架層 1. 柱網(wǎng)層:額枋及其以下部分(柱子、地袱); 2. 鋪作層:由縱橫兩個方向的梁、坊、栿等構件連接而成,故而稱為鋪作層,運用井干結構,包括斗栱、明栿、檐下坊子;代表實例:遼寧義縣奉國寺大殿、山西朔縣崇福寺彌陀殿。 3. 屋架層:廡殿頂,歇山頂。柱子高長細比:唐宋8:1;額枋高寬比2:1。 · 四種殿閣地盤圖 1. 單槽: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 2. 雙槽:太和殿、長陵祾恩殿、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3. 分心(斗底)槽:河北薊縣獨樂寺山門(遼)、北京市長陵陵恩門(明) 4. 金廂斗底槽:(佛教右旋禮拜空間)佛光寺大殿、薊縣獨樂寺觀音閣 2. 廳堂式 · 梁架分縫 · 內(nèi)柱升高,形成不了水平面 · 不必規(guī)定定型平面,適應減柱、移柱等靈活的柱網(wǎng)布置 · 無鋪作層,構架做法大為簡化 · 徹上明造:不做天花—月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