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你去旅行 我們拍攝完“江上漁火”回客棧吃了早餐,乘車赴未經塵染的世外桃源—林坑村。它是楠溪江上游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山民的祖先懂得美化自己的環(huán)境,與大自然相協調,充滿著很高的文化品味。如畫的林坑古村落,猶如天工造物。蒼翠的青山,滿目的竹村、松柏與雜樹,懷抱著這個小小的村落,像孩子在母親的懷里一樣親熱。山上兩股清泉,蜿蜒曲折,在村前匯合,繞著村莊,流向它方。兩座高低走向各不同的石拱橋,溝通兩岸,無形中成為全村的中心,畫龍點睛一樣使整個村莊醒目有神。村舍是典型的浙南山區(qū)木結構房子,造型玲瓏剔透,隨山勢起伏,無序卻自然,變化中有統一。長年浸潤在水氣中的黑瓦,特別濃黑,更使整個畫面增加了一份凝重。經過大自然700多年的洗禮,這里的景觀才如此深沉,如此美妙絕倫,也對先哲們'天人合一'高論作了最好的詮釋。 林坑村的自然人文景觀高度和諧統一,浙南山區(qū)最典型、最完美、最豐富的山地居民形態(tài)。 整個村落就是一座文化寶庫,一所村落博物館,是鄉(xiāng)土文化保存與發(fā)展的舞臺,對于研究鄉(xiāng)土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站在這些古樸的民居面前,猶如置身時光隧道回溯到700年前,感知祖先們繁衍生息的狀貌和文化積淀,覓知他們的發(fā)展軌跡。 雖然這些古老的民居早已退出現代建筑的文化視圈,但就是因為它們'老',才更能引起現代人對鄉(xiāng)土文化的追思。一個尊重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才是能夠興旺發(fā)達的民族。林坑村不但可以發(fā)展成旅游休閑的好去處,同時也是一處理想的藝術教育基地和美術、攝影、影視、建筑諸學科的生活課堂。 林坑村位于永嘉縣黃南鄉(xiāng)。這是個未經過度開發(fā),商業(yè)氣息不濃、民風淳樸的村子。村里的自然景致保留得天然純凈清麗可人。實在是一處未經塵染的人間世外桃源。林坑村的房屋大都是木屋,村莊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看上去錯落有致和諧統一古樸自然。 林坑村現有200戶人家500多口人。村中大部分人姓毛。明洪武年間,十九世祖繼原公,喜歡狩獵,因追逐花麋鹿,陷于深山之中,發(fā)現此處景色奇麗,水草繁茂,氣候宜人。于是在此安家,繁衍生息,至今45代,700余年。 這里的居民勤勞樸實熱情,過著男耕女織、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 林坑村的環(huán)境以'村古、竹秀、水清、谷深'見長,中國文化史上幾顆璀璨奪目的星辰--大文學家大書生王羲之、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等先后來永嘉擔任郡守,這些地方長官為師重于為吏,'助人倫,成教化'作為他們施政的最高追求,造就了楠溪江發(fā)達的文化及耕讀傳統。 游覽了如詩如畫的林坑村后,吃完午餐我們乘坐竹筏泛舟漂游楠溪江,遠眺綿綿青山,近看蔥郁灘林;俯賞碧藍江水,飽覽溪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美在原始古樸、野趣天然;美在純凈柔和、絕無污染。 楠溪江,是一壇醇香的美酒。楠溪江的山水詩情已流淌了1600多年,有山林的氣息有谷禾的清香,有雞犬相聞有裊裊炊煙;書聲墨痕綿連300里。 楠溪江,是藝術也是自然,是遙盼也是渴望,是山水更是文化。她有清麗脫俗的容顏,更有人間煙火的溫暖。那是初始扯滿的風帆,帶著大山深處的質樸和清純,向著夢想向著遠方,張開。 楠溪江,堅韌和頑強,像兩岸的百姓,像逆流而上的舴艋船和沖浪的竹筏,也像挺拔高聳的石桅巖,留在了故鄉(xiāng)。日夜汩汩,愈釀愈濃,歷久彌香。遠道而來的客人啊,您只有一件事,品味楠溪江山水的靈動甘潤,醇香悠長,然后陶醉。 楠溪江,有太多的人為你癡逛。你的秀美你的故事已漂洋過海,仰慕你的人絡繹不絕紛至沓來。筆走龍蛇,激越奔騰; 迂回婉轉,靈動飄逸或雋永清秀。夢幻妖嬈的楠溪江,給了書圣王羲之多少點撥。你孕育了謝靈運的山水詩情,山水詩鼻祖的大旗。 300里楠溪江300里芬芳,如江水一樣清澈的天空,波光是行走的白云。青枝綠葉掩映下,綴滿了兩岸天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那是最純真的大自然的襁褓啊。層林疊翠,灘林盡染,村落如棋,菜花稻浪,槳聲帆影,漁火流觴。更新于 2019-11-30
|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永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