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zhàn)時期的重慶,張瑞芳與白楊、舒繡文、秦怡,并稱話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解放后,張瑞芳因塑造了性格潑辣的李雙雙,而家喻戶曉。而我記住她的,卻是在影片《家》中,她飾演的長孫媳婦瑞玨。當瑞玨對著黃宗英扮演的梅表姐,掏心掏肺地說:“我愿意成全你和覺新……”雖然那時還小,但出于一個孩子的本能,明顯感覺到瑞芳的表演太實誠了,就是那么憨,那么有味。可生活中的瑞芳,一生卻有過三次婚姻,一婚丈夫多情而冷漠,二婚丈夫當代韋小寶,均好在她能及時止損,三婚終于嫁給了一位實誠人,不過老年的她,還會調(diào)侃這一位,還是個社會主義的公子哥兒……  張瑞芳,1918年出生在河北保定,是六個孩子中的老三。父親張基,曾為國民黨中將,后自殺身亡。母親廉維,是一位有文化、有決斷的女子,她不顧公公的反對,毅然帶著孩子們從農(nóng)村老家,回到北京,支持他們上學(xué)讀書。母親總是教育孩子們,讀書可以自立,而且不要欺負人,但也不能受氣。在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六個孩子都好學(xué)上進。在北平女子中學(xué)就讀的瑞芳,是話劇的愛好者。一次,在排練莫里哀的《心病者》時,劇團請來了北平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的學(xué)生余克稷來當導(dǎo)演,就此兩人相識。這位余先生,不僅愛好藝術(shù),同時他還是電機工程師,純屬理工男啊。文理兼?zhèn)?,才華橫溢,簡直就是瑞芳心中的白馬王子啊。兩人情意綿綿,只是七七事變爆發(fā),余克稷去了重慶,而瑞芳留在了北平。兩人鴻雁傳書,余克稷的信寫得太好了,總能擊中瑞芳少女最敏感的心扉。相戀五年,1939年秋,兩人在重慶結(jié)婚。 婚后沒多久,瑞芳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婚姻,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幸福。平時兩人都忙,有各自的朋友圈,待家中只剩下兩人時,卻發(fā)現(xiàn)相顧無言,沒有夫妻間那種融洽與和諧的氣氛。后來,瑞芳的姐姐張楠,來到重慶瑞芳家中待產(chǎn)。一天,當瑞芳晚上回到家時,卻發(fā)現(xiàn)姐姐不見了。她焦急地問丈夫,只見這位余先生不慌不忙地說道:”可能去醫(yī)院了。“那時的瑞芳,想去醫(yī)院都去不了,晚上沒車。一整夜,她都輾轉(zhuǎn)反側(cè),不得安睡。生孩子,對女人就是一道鬼門關(guān)。姐姐生孩子,身邊卻一個親人都不見,這讓姐姐情何以堪?結(jié)果,姐姐真是難產(chǎn),還好生下一個小千金,母女平安,這讓瑞芳長呼出一口氣,阿彌陀佛。這位小千金,大名王好為,后來成為一位女導(dǎo)演。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電影《瞧這一家子》,就是她的作品。姐姐生孩子,余先生波瀾不驚的態(tài)度,已讓瑞芳心里有了芥蒂。 1943年,瑞芳收到母親的來信,告之她,小弟弟因患惡性瘧疾,去世了……剎時,瑞芳的雙手,立刻冰冷和顫抖起來,眼淚嘩嘩地流個不停。回到家,她哽咽地告訴夫君:”娘來信了,我的小弟弟沒有了。“本想丈夫能擁她入懷,好好疏導(dǎo)與勸慰她。沒想到,人家余先生只是”哦“的一聲,就沒了下文。小弟弟走了,這么人命關(guān)天的事,在夫君這里只是滄海一粟,毫無反應(yīng)?這位余先生,電機工程師,專業(yè)人士,兼文藝骨干分子,絕對不是什么惡人。但混跡江湖若干年,這點人情世故應(yīng)該懂一些吧,怎么對妻子的弟弟亡故,一點感嘆都沒有,真是令人費解。這里想到,當作家吳祖光去世時,女兒吳霜悲痛萬分,當女婿回來奔喪時,吳霜與夫君先是擁抱了一會兒。后來的吳霜,對著夫君坦言,如果沒有那幾分鐘的擁抱,她真不見得能挺過來,不見得能從父親離去的哀痛中走出來……可一句好話,一個擁抱就能解決的事情,在某些直男那里,實在不解風(fēng)情,你越是想要,我就越不給你,就好像故意跟你作對一樣。 在重慶,郭沫若老先生的《屈原》出爐,他點名男一號為金山,女一號嬋娟,則由瑞芳擔(dān)綱。此時的金山,已結(jié)束了與王瑩的婚姻。也許王瑩在婚后的生活中,早就看出金山江湖浪子的本質(zhì),此人并非良人也。于是,她去了美國,與謝和庚情投意合,雙宿雙飛,結(jié)為夫妻。但金山并非浪得虛名,他可是身頂”話劇皇帝“的王冠。在話劇《屈原》中,他就像一個舞林高手,揮灑自如,帶著瑞芳在舞臺上自由旋轉(zhuǎn)。應(yīng)該說,兩人配合默契,游刃有余。此時的金山,已沉迷于對瑞芳的癡戀中,也許是為了彌補他心中的那個黑洞……一次,金山來到瑞芳的家中,冷漠的氛圍一下讓他捕捉到了瑞芳與夫君的矛盾。這下,使他有了更多勇氣去追求瑞芳。一半是夫君冰冷的海水,一半是金山熱情的火焰。就在這水與火的交替中,再加上得知金山也是地下黨員的身份,無疑,瑞芳的天平偏向了金山。其實,瑞芳周圍的朋友,如曹禺、吳祖光等,并不看好金山,認為他的私生活太過混亂,而純樸的瑞芳與他,并不是一類人。但此刻的金山,絕對是真心相待瑞芳。為此,他把寫給瑞芳的情書,拿給上級領(lǐng)導(dǎo)周公周恩來看。肉麻的句子,都用小紙條貼上。周公只好點頭同意,都這樣了,你們就結(jié)婚吧。瑞芳多年后回憶,我從沒想過跟余克稷離婚就是要為跟金山結(jié)婚,而是跟余克稷走到不得不離婚的地步以后,又跟金山走到不得不結(jié)婚的地步。1943年,瑞芳嫁與金山,證婚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杜月笙。 婚后的瑞芳,再次感到了失衡。話劇舞臺上的金山,就是天生的伶人,光彩奪目。而在生活中,金山猶如當代韋小寶,三教九流,無有一天不是周旋于這種復(fù)雜的社會關(guān)系中。抽煙,喝酒,搓麻將,跳舞、嘻笑、半夜三更鬧哄哄,瑞芳眼中的金山,已是多元化、模糊的他了。只有在話劇舞臺上,在共同的創(chuàng)傷演出中,瑞芳才感到兩人有并肩戰(zhàn)斗的感覺,非常充實,信心滿滿。1949年,解放后,瑞芳與金山,一起留在北京。1950年,兩人一同來到新成立的中國青年藝術(shù)劇院工作。這時,一位特別出色的女導(dǎo)演登場了,她就是風(fēng)度翩翩的孫維世,周公的干女兒。孫維世執(zhí)導(dǎo)的話劇《保爾.柯察金》,男主角金山,女主角瑞芳。首場演出,就轟動了北京。張郎郎作為親歷現(xiàn)場的小男生,劇目一開始,深沉的異國情調(diào)歌曲,就把他給震了,久久難忘。如此,也可見孫維世不同于延安文藝界的大手筆,給圈內(nèi)人開創(chuàng)了新的探索。意想不到的是,金山,這個多情的浪子,與導(dǎo)演孫維世相愛了。一個使君有婦,一個未婚待嫁。怎么來說,孫維世都有插足瑞芳婚姻的嫌疑。作為劇中的女主角,瑞芳何用他人提醒,丈夫此時的神情、言語、動作,無一不在表示他熱戀著更加年輕、更加迷人的孫維世。當有一天,孫維世找到瑞芳,并不是攤牌,而是憂心忡忡問及她與金山的婚姻如何。此時的瑞芳,早已明白,既然夫君的心,已不在她這里了,何必苦苦挽留?及時止損,才有無限生機,那就一別兩寬,各自成全好了。 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雖說瑞芳主動選擇了放手,但畢竟與金山也曾深愛過,只是時不我待,相忘于江湖。而北京,到底成了她的心碎之地,她只有離開,才能脫離那種哀傷的境況。瑞芳選擇去上海,成為電影制片廠的一員。再說,那里還有她的老朋友,如趙丹、白楊、秦怡等等。兩次婚姻的破裂,讓瑞芳心灰意冷。又是一個沒想到,初到上海的她,女單身貴族嘛,跟著大家吃包飯。一來二去,就與嚴勵相識了。交談之下,兩人很有共同語言,特說得來。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這回瑞芳,走了群眾路線,1952年11月7日,嫁給了嚴勵,那一年她34歲。嚴勵,既樂觀向上,又質(zhì)樸善良,既不冷漠,也不花心,正好就是瑞芳的菜。嚴勵愛好畫畫,總讓瑞芳出國時,想著為他多買些畫畫的專用紙。婚后的瑞芳,笑口常開,總是調(diào)侃夫君是社會主義的公子哥兒。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瑞芳終遇良人,人生開掛。 因主演《李雙雙》一片,瑞芳榮獲第二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名聞天下。真是,當年國統(tǒng)區(qū)的話劇明星,成功地飾演一位農(nóng)村婦女,在她身上,一點城市女性的影子都沒有,真是功力老到,佩服!至此,瑞芳與嚴勵牽手47年,直到夫君1999年患病離世。2012年6月28日,瑞芳也走完了她的生命歷程,享年94歲。公子嚴佳,把父親與母親的骨灰合葬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現(xiàn)任Facebook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曾經(jīng)說過——最終塑造我們的,是我們所經(jīng)歷的那些艱難時光,而非浮名虛利。我們所經(jīng)歷的每一次挫折,都會在靈魂深處種下堅韌的種子。我們記憶深處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日后成為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縱觀瑞芳的三次婚姻,人生更是五味雜陳,有平淡,更有落寞,有悲傷,更有暴擊。在山重水復(fù)、風(fēng)雨飄搖的節(jié)點,只有及時止損,才是自己珍惜自己,才能迎來柳暗花明,才是最好的人生,您說呢?當我們遇到突發(fā)事情時,應(yīng)該少一份沖動,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懷疑,多一份信任,要理性地分析并努力改變窘境,不可輕言放棄,堅持到最后,就有可能出現(xiàn)轉(zhuǎn)機。版權(quán)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和素材,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時因某種原因與原作者聯(lián)系不上,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