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成】延胡索、赤芍、五靈脂、蒲黃、川牛膝各12g,當歸、萆薢各15g,川芎、小茴香、制沒藥各9g,肉桂3g。
【加減】濕熱去肉桂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車前子、黃柏;腎陰虛去肉桂加女貞子、墨旱蓮;腎陽虛加菟絲子、沙苑子。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通竅。
【主治】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方析】《類證治裁》中說:“腎有兩竅,一溺竅,一精竅,淋出溺竅……濁出精竅……同門異路。”說明淋出泌尿系,濁出生殖系。淋證與濁證雖然都與濕熱蘊結(jié)有關(guān),但淋證病位在膀胱,以尿頻、尿急、尿痛為主癥,治療以利為主;濁證病位在前列腺,以敗精阻竅、氣血瘀滯所致的白濁伴腰骶、會陰、少腹、睪丸等部位疼痛為主癥,治療以通為主。淋證和濁證日久不愈也可相互兼夾,但治療原則不應改變。前列腺在人體內(nèi)所處的位置及功能近似于“女子胞”,也應該是一奇恒之腑,此腑能藏能泄,以通為用。所以,當濕熱之邪蘊結(jié)于前列腺時,就會出現(xiàn)壅阻不通的相關(guān)癥狀,治療時就要在以通為主的基礎(chǔ)上辨證施治。由于此病病程冗長,纏綿不愈,久病必瘀;瘀血阻滯,使病情更加復雜而頑固。因此,活血化瘀是針對慢性前列腺炎發(fā)病機理的基本治療方法。方中當歸、川芎、赤芍、蒲黃、五靈脂、沒藥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延胡索止痛、活血利氣;肉桂、小茴香溫陽化氣通瘀,使急性期所用苦寒藥物造成的濕郁膠著得以化解;川牛膝、川萆薢活血通淋,泌清別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