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母親在的時候,每年正月初一,吃完餃子,挨家拜完年后,都會讓我們去冰上走一圈兒,說:大年初一走走冰,一年到頭不腿疼。 事實上,走冰去病,是滿族的一個習俗。 遼寧《風城縣志》記載:走白冰是滿族的一種風俗,每年正月十六,月上東山之后,近河邊者,婦孺馳行冰上,名曰走百病(百病與白冰諧音),還有歌謠: 轱轆轱轆冰,腰腿都不疼, 一走去百病,是個老壽星。 冰滑易摔,在冰上走路,比在陸地上走路更鍛煉腰和腿部的肌肉,對健康絕對有益。 2. 滿族歷史上生活在東北,一年有好幾個月是在冰天雪地中,因而對于冰雪運動更是獨有情鐘。 據(jù)《滿洲老檔秘錄》記載:明朝熹宗三年(1623)正月初二,努爾哈赤在太子河的天然冰場上,舉行速度滑冰和冰球表演賽,參賽者不但有滿族貴族、官員,還有滿蒙王妃和官員的家屬,比賽結束,一等獎賞銀二十兩,二等獎賞銀十兩。比賽結束,在冰上開國宴表示慶祝。 滿人滑冰,不但是游戲,還根據(jù)東北的地理環(huán)境,把滑冰廣泛的運用到軍事上,努爾哈赤本身就是一個滑冰高手,他在統(tǒng)一各部的戰(zhàn)爭中,組織了一支善于滑冰的高機動性部隊。歷史上,努爾哈赤麾下那支以滑冰聞名的費古烈部隊就曾在墨爾根城遭到蒙古的巴爾虎特部落圍攻時,完成過“天降神兵”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 清兵入關后,也將“冰嬉”的習俗也帶進了關內,滑冰早期也成為軍事訓練的內容。每年,當湖面冰凍十分堅實時,清朝皇帝就要在北京的北?;蛑心虾硇i啺似烨遘娀?。 3. 宋志英等人編著的《北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集錦》記載: 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軍隊滑冰的軍事訓練,在八旗組織形式的基礎上,每旗又組建了一個“健銳營”。據(jù)清“健銳營”編旗志載,健銳精壯,多抽自八旗熟于技術者,按其所學編制入伍... ...其中設四營為一翼,設翼長,每兩營設一管帶,營有營總。一個營管轄五隊,隊設隊長。每隊管轄五堆,堆設堆長,每 堆編制為25人,共計5000人。 這5000人為清代特有的滑冰隊。每年校閱期(冬四個月)冰鞋處要從健銳八營中抽調精于滑冰技術者1600名(每營200人)組成技勇冰鞋營,直屬“冰鞋處”領導,組織集中訓練,接受帝后的校閱。 表演開始了: 為了滿足帝后、番屬的觀賞需要,在滑冰表演中又融入了“射彩球”、“轉龍射球”、“冰上蹴鞠”、“冰上擲球”等武術、雜技、技藝。使冰嬉難度和技術水平達到當時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程度。其中“擺山子”、“一馬十三式”兩種技藝類似現(xiàn)代的大型團體操。表演時,左右兩隊共100名冰鞋,在事先畫好的只能容下一人的紋線之間,按照“萬子錦”,“葫蘆錦”等名目繁多的花紋組成的圖形,整齊劃一的表演,有“燕子戲水”、“鳳凰展翅”、“洞賓背劍”、“青龍回頭”、“白虎擺尾”等24種高難動作。 而且100名冰鞋同時表演,無一人摔倒和紛亂之狀,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4. 滑冰在民間的形式就多種多樣了,戰(zhàn)爭逝去,人們更喜愛和平。 清人的這首《冰嬉》就純粹是冰上表演了: 朔風卷地河水凍,新冰一片如砥平。 何人冒寒作冰嬉,煉鐵貫韋當行滕。 鐵若劍脊冰若鏡,以履踏鐵摩鏡行, 其直如矢矢遜疾,劍脊鏡面刮有聲。 左足未往右足進,指前踵后相送迎; 有時故意作攲側,凌虛取勢斜燕輕; 飄然而行陡然止,操縱自我隨縱橫。 滑冰運動不但為國家重視,普通百姓也非常喜愛,富察富敦在《燕京歲時記》里記載的“溜冰鞋”與現(xiàn)在的滑冰鞋幾乎沒有區(qū)別了: 冰鞋以鐵為之,中有單條縛于鞋上,身起則行,不能暫止。技之巧者,如蜻蜓點水,紫燕穿波,殊可觀也。 滑冰需要場地,但不是非得有河湖才能滑冰,上個世紀八十八年代的時候,老羊去保定上大學,那年冬天有點冷,學校就在學校北院兒的球場用水潑出一個冰場來。 初學滑冰有點難,畢竟不如走陸地。《北京竹枝詞》中,有一首描寫初學滑冰摔倒的詩: 往來冰上走如風,鞋底鋼條制造工, 跌倒人前成一笑,頭南腳北手西東。 都是娛樂, 本來就是娛樂。 4.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滑冰的技巧,不會滑冰的人也有娛樂項目——冰床。 北京閑人多,尤其是八旗子弟們,總是能玩出花樣來,富察富敦記載北京的《冰床》,是給不會滑冰的人準備的: 冬至以后,水澤腹堅,則十剎海、護城河、二閘等處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長約五尺,寬約三尺,以木為之,腳有鐵條,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際,如行玉壺中,亦快事也。至立春以后,則不可乘,乘則甚危,有陷入冰窟者,而拖者逃矣。近日王公大臣之有恩命者,亦準于西苑門內乘坐拖床,床甚華美,上有宀(缺字)如車篷,可避風雪。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些閑人也在冰上快活,估計都是無風的天氣。 《倚晴閣雜抄》:明時積水潭,常有好事者聯(lián)十余床,攜都藍酒具,鋪氍毹其上,轟飲冰凌中以為樂。誠豪俠之快事也。 5. 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歡喜有人憂。 人生就是這樣,永遠沒法整齊劃一。 冰車也好、冰床也罷,還有冰爬犁,是達官貴族的娛樂,也都是勞動人民的生產工具 《紅樓夢》第五六回:“當差之人,關門閉戶,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們出入,抬轎子,撐船,拉冰牀,一應粗重活計,都是他們的差使?!?/p> 孫犁 《白洋淀紀事·囑咐》:“在河邊,他們上了冰床。水生 坐上去,抱著孩子,用大衣給她包好腳。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撐起了竿。女人是撐冰床的好手?!?/p> 有人在冰床上喝酒娛樂,就有人在冰上拉冰床,粗活計,也得有人干! 早幾年還有用狗拉爬犁、羊拉爬犁,經(jīng)常有把狗和羊累死的不人道的消息傳出,這就有些過分了。 老羊小的時候,每年放寒假的時候,每天都要早早的拉著爬犁出去,很晚才拉著爬犁回來,爬犁上裝滿柴禾。那個時候還沒有人不讓老百姓用柴火燒炕,也沒有大氣污染這件事。 哪知道老百姓燒炕這件事這么重要,把大氣都污染了呢? 陶淵明也該罰款了,他的《歸園田居其一》里就有燒柴污染空氣的事: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我用大拇指想,也想不出燒柴草能帶來什么污染呢?! 6.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運動方式,只要人家覺得合適就好。 何必強求劃一的干涉呢? 冬季有冰雪,不會滑冰,出去走走,也好!
華燕檢測感謝您關注 老羊鏟史 驗車到華燕 快捷又方便 地址:承德市開發(fā)區(qū)東西營(雞冠山地質博物館對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