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雪花一起飄舞的祝福 文/ libera 自由 曾經(jīng),每年年底,特別是圣誕節(jié)和新年前后,都是在信件和明信片的包裹著中度過的。那些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各式各樣的賀卡、明信片和信件,就是我認為最具有節(jié)日象征和意味的東西了。 這一景象,維系了二十多年,陪伴著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光陰。以至于搬家到哪里,就和那里的郵遞員熟絡(luò)起來。因為用世界語和國內(nèi)外的世界語者保持通信聯(lián)系,信件之多,范圍之廣,而讓郵遞員和我開玩笑道,每天要到你家報道。 喜歡聽郵遞員叫我的名字,更喜歡那些風景各異的明信片。透過短短的幾句祝福話語,感受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和性別朋友的問候,心中暖暖的。 三十多年了,搬了許多次家,遺失和被朋友淘去了不少信件和郵票。余下不多的明信片和信件,如其說是留存的一片記憶,不如說是銘刻在心中的一份情誼。因為每每看到它們,就想到那么一個年代,那么一些人和事。人不怕患得患失,就怕老來連值得回憶的東西都沒有。 互聯(lián)網(wǎng)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遺憾的帶走了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忽然有一天,大家都不再寫信,不再發(fā)明信片和賀卡,而是電子郵件和ICQ,MSN,QQ等等取而代之。這些是很方便,但往往不能夠持久的維系朋友之間的友情。 通信維持20年之久的朋友不少,郵件能夠維系3-5年時長的卻不多。就像同一部作品,我喜歡選擇讀書而不是電影和電視劇之類。個中原因,我想是書籍能夠給人更多的思考吧。另外,寫紙質(zhì)信件的思想較郵件更為嚴謹,更有深度,更為真實和理智。這也就是,現(xiàn)在許多朋友,特別是一些外國朋友,在征詢筆友時,特別強調(diào),只做信件交流,不采取郵件方式的緣故吧。 如果在筆友間的交往方式需要選擇的話,我更傾向于通過信件往來,而不是郵件。盡管郵件快捷,方便,經(jīng)濟實惠,但我更愿享受那種等待的期盼,那種發(fā)自靈魂思考的聲音。 透過不同性格的筆跡,揣摩那筆觸后面的真人有時也是一種享受。特別是多年以后,郵件常常沒有了,而那些信件,那些良好的祝愿,那些發(fā)自肺腑的心聲,仍然留存著,常常勾起美好的回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