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復蘇,野草野菜都從地里冒出,大家外出踏青也喜歡弄些野菜來吃,不認識的千萬別瞎吃!春天常常發(fā)生誤食野菜而中毒事件! 有一點挺有意思的,野菜有毒的和可以吃的往往長的很相像,而且還相伴而生,一般長毛的不能食用。比如苜蓿菜和苜蓿草,香椿和臭椿,泥蒿和艾蒿,水草和水芹等等。沒有把握辨別是否能吃的最好別吃! 
上次我們一群人徒步天興洲,按習慣在去年挖了泥蒿根的地方弄了許多泥蒿,結果最后鑒定是艾蒿,白白辛苦半天。不認真去辨別還真的分辨不出,哪個的泥蒿哪個是艾蒿,何況還是在原來挖過泥蒿根的地方!泥蒿和艾蒿搞錯問題還不大,要是水芹和水草搞錯就麻煩了! 
毒芹菜又稱野芹菜、毒人參、芹葉鉤吻、斑毒芹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態(tài)似芹菜全株有毒,以成熟種子毒性最強。主要有毒成分為毒芹堿、甲基毒芹堿和毒芹毒素。毒芹堿的作用類似箭毒,能麻痹運動神經(jīng),抑制延髓中樞。人中毒量為30~60毫克,致死量為120~150毫克;加熱與干燥可降低毒芹毒性。毒芹毒素主要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誤服進食30~60分鐘后出現(xiàn)口咽部燒灼感,流涎、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四肢無力、站立不穩(wěn)、吞咽及說話困難、瞳孔散大、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嘔吐物有特殊臭味。 
如何鑒別水芹和毒芹菜呢?
水芹屬傘形科植物,在國內(nèi)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與毒芹菜相比,其外觀形狀在幼苗期比較相似,但兩者在成株和內(nèi)部結構上存在明顯的差別,可從三個方面加以區(qū)分:

(水芹) 一是看莖上是否有毛。水芹全身無毛,成株株高為60-150厘米;而毒芹菜的莖粗壯,莖尖有絨毛,成株株高為40-60厘米。
二是看葉下表皮是否有毛。水芹的葉下表皮無腺毛。而毒芹菜的葉下表皮腺毛長而稀。
三是看花色。水芹的花為白色小花。毒芹菜的花為黃色小花。

(毒芹菜) 所以大家在弄野菜時一定要辨別清楚,寧可不吃,也不要吃出問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