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區(qū)周邊,還有大量民房。 在這些區(qū)域,有人找了稍微大一些的場地,建成廠房,幾十上千平方那種。 你若是坐地鐵到達臨近終點站的地方下車去走走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民房廠房,除了本地人建,還有少部分是外地人買地皮建的,租住在這些民房里的外地人,多數(shù)是在附近工廠和商店里上班的打工人。 三五成群的外地中年婦女、20歲上下的小妹和年輕仔,他們也多是老鄉(xiāng)帶老鄉(xiāng)過來,下班和周末會結伴走去公交站臺和地鐵,晚上就去附近夜市擼串燒烤。 如果你仔細打量那些餐飲店面,會看到很多店鋪名稱帶區(qū)域性質,如“渝”“湘” “湖北”,聽聽店里人員的口音,大致還能判斷出這一帶的外地人多是哪些地區(qū)的。 由于離市區(qū)中心很遠,坐地鐵可能要十多個站,也就是超過20公里(算的上較繁華的區(qū)域,廣州南北大概就有60公里),真的感覺到了農村。 進到這些城鄉(xiāng)結合部,周圍看不到像樣的大房產項目,突然有點恍惚感:我真的是在廣州? 1 ------- 民房周圍菜地很常見,大叔大嬸穿著水鞋在地里伺候著綠葉蔬菜,你若是在那里經過,空氣中偶爾會聞到一股濃濃的農家肥的氣味(簡單說就是屎尿味)。 在一些繁忙路段經過,會看到中老年人在面前的地上擺一些菜,再弄來一些顏值不是太好的南方水果,還有魚一起擺賣,拿個紙皮寫著“本地菜”“本地香蕉”。 這種瓜果菜,有人很迷戀,總覺得是附近產出的,似乎意味著有熟悉感、好口感,更隱含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我卻是不大喜歡的,在咱的認知中,人群密集區(qū)域,生活污水多,工廠多,汽車尾氣多,那污染就不少,這類瓜果菜,在這片土地上長出來,是不是也不太干凈? 還有外面一些打著所謂的“手工” “古法”做的食物,我也總是帶有一些戒備心的,你都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樣的作坊里弄出來的三無產品。 包裝簡陋,顏值古怪,氣味稀奇。 我甚至認為那種很認可“古法”的人,智商有待充值。 “古法紅糖”,“古法秋梨膏”,“古法燒菜”,“古法造紙”,“古法榨油”,“古法釀酒”...... 認可古法,那意味著你更認可古人比現(xiàn)代人聰明,那些簡陋的器具比現(xiàn)代科技牛逼。 咋可能?! 有時候在電商網站買粉面這類東西,我都盡可能問清楚是在什么地方生產的,在廣州深圳佛山這些地方出的,大概率比小縣城(尤其是地址里帶“X村X屯”的)來的讓人放心一些。 我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2 ----------- 民房、商店門口,還有一些公告欄,經??吹紸4紙貼出的信息。 例如,工廠、店面招工,民房廠房出租,人員失蹤,微商,拼車回家,化妝品銷售(直銷),小吃培訓,小產權房出售,二手物品交換...... 觀察這類信息多了,再看到一些寶媽二手物品交換或者兼職群,我會用備用微信去掃一掃,有的二維碼過期了,加上個人微信后,看名字和朋友圈,就知道背后玩什么花樣了,多是網絡平臺拉新、分享購物賺傭金,薅羊毛,或者拉人刷單。 仔細一琢磨這種地方的人群結構,大量外地來的初中高中年輕人或者中年婦女大叔,總渴望多個賺錢渠道,多省點兒錢,那他這種玩法還不錯,做好了的話,搞個工作室也不難,畢竟成本比市區(qū)中心低不少。 看工廠的招工,也能知道附近什么產業(yè)多,給的什么工資,工人年齡要求,工廠硬件條件如何。 打一打貼在路邊墻上的租房電話,也能馬上知道單間和2房一廳的價格,依此推算出一個認認真真干活兒、能省省錢的打工人,一年能攢下多少錢。 便利店門口的冰箱上,還貼著顯眼的辦貸款、花唄提現(xiàn),京東白條、信用卡、醫(yī)??ㄌ岈F(xiàn)的廣告。 我心想,這些若是真的,那比P2P靠譜點兒,就怕被忽悠過去,老板推銷P2P,就像房產中介,老是弄出一些超級優(yōu)惠的房子,誘惑人家過去咨詢,只為了搞到潛在客戶的電話。 這些廣告不知道讓多少人被套路而離開了這個“傷心地”。 一些樓外面,掛著大大的旺鋪/倉庫/廠房招租,提示能用做寫字樓/直播間/抖音,看來運營這棟房子的老板能跟上時代,加一下老板的電話,打著租場地的名義了解這一帶存在哪些新潮的商業(yè),能不能約了過去觀摩觀摩。 還有直接在墻上刷的廣告,“尛妹上門:13xxxxxxxx”, “辦證:15xxxxxx”,“搬家”...... 3 ----------- 有時候我就想,以后要帶娃一起過來逛逛,看看鄉(xiāng)村,縣城,城鄉(xiāng)結合部,了解了解這些還沒經過大建設、管理還不規(guī)范的區(qū)域。 在同一個城市,既知道有珠江新城那種宇宙中心,也有很多顯得不夠高大上的濃濃肥料味。 了解它們的商業(yè)和民生。 坐車+走路只需要一小時,就能更立體地觀察到這座城市的真實面貌。 他們是哪一類人? 他們?yōu)槭裁瓷钤谶@里? 他們做些什么事情,通過什么賺錢? 如果你在這個地方生活,你會去干點什么? ...... 觀察、思考這些,能讓人更接地氣,而不是讓他沉浸在平板的動畫片和游戲里,也不要被帶到腐朽的文藝圈里無病呻吟,哀嘆那些不入世的小情緒。 帶娃? 我也屬于另類。 --------------- 全網統(tǒng)一自媒體號:獨秀日記 |
|
|
來自: 獨秀日記創(chuàng)業(y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