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許多大人物一樣,項羽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最早跟隨叔叔項梁起義,項梁先是擁立楚懷王,而后統(tǒng)領群雄與秦軍對抗,成為天下起義軍的扛把子。項梁兵敗被殺后,項羽并沒有馬上成長為領袖,而是乖乖的回到彭城,把軍隊交給楚懷王。 楚懷王雖然是項梁所立,可他并沒有優(yōu)待項羽,趙王被章邯的秦軍圍困巨鹿的時候,向楚國發(fā)出求救,楚懷王把軍事大權交給了紙上談兵的宋義,只是讓項羽做了偏將,一切交由宋義做主。 可那宋義有自己的打算,他計劃要秦軍和趙軍先分出個高下,再坐享漁翁之利。幾番折騰之后,項羽一怒之下殺掉宋義,憑著武力,憑著叔叔項梁留下來的威名,做了楚軍的統(tǒng)帥,這才帶領大軍趕往巨鹿,那里將成為他的成名之地! 那個時候的天下,不但有平叛的秦國,被困的趙國,項羽所在的楚國,齊國、魏國、燕國和韓國都已經恢復了。在項羽的楚軍趕到巨鹿的時候,其他諸侯國的聯(lián)軍已經在城外等候多時了。 這些軍隊雖然來得早,可都不敢跟章邯的秦軍交鋒,只是遠遠的安營扎寨,就那么看著,表示著一種我來了,我來過的意思。 項羽和他們可不一樣,他來這里就是要跟秦軍打仗的。 當時的巨鹿城外有一條大河,項羽不是莽夫,他沒有直接大軍殺過去,而是派出最能打的英布和蒲將軍,讓他們帶領先鋒部隊先行與秦軍交鋒,試探火力。英布和蒲將軍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這也是他們第一次為楚軍統(tǒng)帥的項羽效力,二人奮勇向前,士兵們也不甘人后,幾次和城外的秦軍交戰(zhàn),都取得了勝利,楚軍士氣大振! 項羽一看,秦軍的底牌也就這么多了,我如果全力以赴,還是可以一戰(zhàn)的,但這哥們還是沒有稀里糊涂就殺過去,而是對將士們做了一番動員。項羽帶軍過河以后,他下令沉掉所有船只,砸碎做飯的鍋碗,燒掉行軍的營帳,每個人帶上三天的口糧。 項羽的這個策略叫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打不贏這一仗,回是回不去了,吃飯住宿的家伙也沒有,那就是死路一條。按照時間推測,此時的韓信應該正在為項羽效力,他有沒有參加巨鹿之戰(zhàn)無法考證,可項羽這一仗的名氣太大了,他這個戰(zhàn)法肯定會被韓信所聞,韓信后來的背水一戰(zhàn)多半從這里得到過啟發(fā)。 項羽的這一仗打的并不輕松,甚至可以說是很艱苦,秦楚雙方是旗鼓相當,廝殺了好多個回合。但是,秦軍是來覓食的,楚軍卻是來玩命的,在熬過最焦灼的一段時間以后,秦軍一口氣沒有挺過來,潰不成軍,被楚軍擊敗。 就在楚軍同秦軍交戰(zhàn)的同時,其他諸侯的援軍依舊遠遠地觀望,他們看到楚軍以一頂十的玩命,看到了楚軍最后的勝利,看到天神下凡一般的項羽。 大勝之后,項羽的地位一下子就上來了,他安營扎寨,派人請諸侯的將領們前來慶功。這些個人都心虛啊,一則心虛,再則也是剛剛目睹了項羽的威猛,諸將進入中軍轅門之后,一個個跪在地上,低頭不敢直視項羽。 巨鹿之戰(zhàn),項羽是一戰(zhàn)成名,諸侯的軍隊也都留在了巨鹿,歸他統(tǒng)一調配,項羽正式接替叔叔項梁,成為天下起義軍的盟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