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翻翻白眼才算物盡其用。 ——時不時也會翻翻白眼的古典君 動圖來自微信公眾號:小撞亂鹿 第一個給“白眼”賦予引申意義的人,是“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 那年,阮籍母親去世。 眾人去吊唁。 由于來者眾多,樣本很足,很快被人看出了規(guī)律。 凡是平日與他話不投機的,他皆白眼相加、愛搭不理。比如被他視作俗人的嵇康的哥哥嵇喜。 而讓他以青眼(黑眼珠正視)相待的人,又皆是與他脾性相近之人。比如對禮法不屑一顧的嵇康。 因為阮籍是名士,兼職引領潮流風尚,“白眼”這種不夠美觀、但實用又表意精確的行為方式,便自此流傳千古。 “白眼看他世上人”(王維) “舉觴白眼望青天”(杜甫) “平生白眼人,今日折腰諾”(黃庭堅 ) “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魯迅) …… 通過“白眼”,有人表達著不屑與蔑視, 有人寄寓著自己不流于世俗的態(tài)度, 有人更是在走過千山萬水、歷經(jīng)諸多難言,棱角看似被磨平后, 以其捍衛(wèi)著本心最后的倔強。 恰如阮籍本人。 01 習慣翻白眼之前,阮籍是公認的狂放不羈。 最喜歡干的,就是明目張膽地表達著自己的特立獨行。 禮教上說男女要大防,授受都不能親, 他不顧別人閑言碎語,嫂子回娘家時專門去送行, 送完還大放厥詞:我就是來打破規(guī)則的。 鄰家有個小酒館,老板娘很漂亮,他就經(jīng)常到那里去喝酒,喝醉后就直接睡在老板娘腳邊上。 人人都以為他要當隔壁老王,老板也備好了棍棒,就等著機會抓個現(xiàn)行。 誰料,他每次酒醒后爬起來就走,看不出半絲邪念。到最后,酒館老板都隨他去了。 02 可能有人覺得,這樣的人生看似很酷,但除了增些談資,消極而無意義。 但誰又天生如此呢? 最初的阮籍,也曾年輕,也曾有夢。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詩書。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 誰還沒過建功立業(yè)的理想? 老子學問扎實,人品好、三觀正,文能提筆安天下。 “少年學擊劍,妙技過曲城。英風截云霓,超世發(fā)奇聲。揮劍臨沙漠,飲馬九里坰。” 老子還功夫一流,有膽、有謀,武能上馬定乾坤。 “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豈若雄杰士,功名從此大。” 雖說人的一生終將盡化作塵埃,但也有人越過生死,讓自己換一種方式存于世間啊,比如那些名垂千古的雄杰之士。 所以啊,與其消極一生,不如建功立業(yè)、求取功名。 03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殘酷的。 學成文武藝,還沒來及得販賣給帝王家的阮籍,反手就被現(xiàn)實給了一個巴掌。 大批有同樣想法的名士,在曹氏與司家馬的權力角逐中,成為了犧牲品。 何晏,玄學發(fā)起人,被司馬懿殺,誅三族; 夏侯玄,曹魏時玄學領袖,被司馬師殺,誅三族; 桓范,文學家、畫家,被司馬懿殺,誅三族; …… 史稱“天下名士去其半”。 阮籍,作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也是承過曹家恩情的。 而且這時,三國群英已經(jīng)謝幕,三國歸晉也將成大勢, 沙場鏖戰(zhàn)的激情被權力的爭斗所替代。 陰謀、權術、明爭暗奪、投機取巧, 生命在這時越發(fā)的卑微,豪情壯志也只能隨暗潮涌動。 這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也是一個不需要英雄的時代。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晉書·阮籍傳》) 當踏上楚漢古戰(zhàn)場,人人稱頌著劉、項,阮籍豎了個中指。 此后,再不做英雄夢。 04 是的,他慫了。 他改變不了世界,抗爭也無力,能做的就只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將他養(yǎng)這么大也不容易。 鑒于禍多從口出,他首先讓自己學會的便是不亂說話。 為此,他還發(fā)明了一套阮言阮語。 每當有人想從他那兒問一些針對某人某事的看法時,他都能給你談到玄學上,并在最后落點到萬事皆空、你這問題毫無意義或生命到底意義是什么的終極思考中。 這點司馬昭都無可奈何。 “阮籍這個人啊,境界太高,說的話老讓人聽不懂;而且背后從不說人,誰也不得罪?!?/span>
但作為一個文人,免不了還是難以克制住文字帶來的誘惑。 畢竟宣告生命曾經(jīng)在場,唯有文字能擔當此任。 而文字呢,免不了又會透露出一、二真情。 被人翻出作文章怎么辦? 不怕,阮籍也有對策。 寫的時候多繞幾個彎,用自然更迭代替人事變遷……反正就是讓你認識字也不懂什么意思。 八十二首《詠懷詩》,被人稱作是“文多隱蔽、興寄無端”,更有一個詞“阮旨遙深”,專門形容這種寫作方式。
05 不過有些事,并不是想逃就能逃的。 “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這句話不僅適合超級英雄的世界,同樣適用于每一個處于一定位置的人。 更何況阮籍這樣的大名士,司馬昭需要他這么個人作為自己禮賢下士的典型。 這官不當也得當。 阮籍見推托不過,就漫不經(jīng)心地對司馬昭說:“我曾經(jīng)到過一個叫東平的地方,覺得不錯,就去那吧。” 司馬昭見他這樣配合,迅速頒布命令,讓他就任。 于是,阮籍就這樣上了一生中最正兒八經(jīng)的班。 上班期間,他先是把衙門的墻拆了,讓所有工作人員互相監(jiān)督、透明化辦公; 再就是精簡了法令條例,分工明確執(zhí)行效率大大提升。 等一切走上正軌,他大袖一揮,騎著小毛驢就回了洛陽。 而滿打滿算,也就十來天。 “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風清。” 東平這事,讓自詡狂人本尊的李白都大大折服,自此成為他的迷弟。 06 阮籍流傳于世的名號中,被叫得最多的當屬“阮步兵”。 這是他掛名職位最長的官銜,還是他自己求的官。 你以為他對功名重燃希望,非也,他當這個官只因為步兵校尉營的廚子酒釀的特別好。 除了討酒喝,他在此任上一件事都沒管過。 阮籍愛酒,因為酒解千愁; 阮籍愛酒,因為醉能避世。 酒里,哭笑不必當真, 醉后,萬事與我無尤。 阮籍喝醉最久的一次,是連續(xù)60天不醒人事。 那段時間,司馬昭想要與他結成兒女親家。 為了讓奉命提親的人開不了口,他就不停地喝酒。 每次提親的人到他家,就看到他在躺尸,叫都叫不醒。 司馬昭縱有不滿,可又挑不出錯。 最后只能表示:這個醉鬼,隨他去吧。 然而,喝酒也不能當成屢試不爽的借口。 司馬昭想要更進一步,效仿曹操加九錫、封王。 按昭慣例,得有人寫篇《勸進表》,以表示臣民們的期盼之意。 在鄭沖等人的極力推薦下,撰稿的任務,就落在了“名士之首”的阮籍頭上。 阮籍一看,不好,又被盯上了,只能故技重施,不停地灌自己。 這次,司馬昭就沒那么好說話了。 命人貼身候著,不寫大家就這么耗著,而且他的耐心也不準備留太久。 阮籍見逃不過去,只能就范。 卻依然沒放下酒杯,等司馬昭的人來收稿,就在半醉半醒間寫了篇《勸進箴》。 看過的人都說好,稱之為“神筆”。 阮籍卻一片心如死灰。 周旋了一輩子,還是躲不過低頭的宿命。 游戲人生,人生戲我。 現(xiàn)實里沒有模棱兩可,最終都要被迫選擇。 而在此之前,阮籍的至交好友嵇康,因為明確表明與司馬氏的不合作態(tài)度,被人構陷,押赴刑場。 一曲《廣陵散》彈畢,嵇康從容就戮,時年39歲。 07 《滕王閣序》里說:“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很多人都以為阮籍是個愛哭鬼,實則不然,他從來都是一個“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他哭得并不多,但因每一次都讓人感同身受,才哭名遠揚。 而其中又以這三次尤為出名。 阮籍一哭為喪母。 來人通報母親去世時,阮籍正在與人下棋。 聽到消息,阮籍并未起身而是堅持將棋下完。 待到下完棋,阮籍又不荒不忙地喝了兩斗酒。 報信的人都快懷疑他沒心沒肺時,他號哭一聲,吐血不止。 母子永別,斷人腸。 阮籍二哭為兵家女。 有一位兵家女,傳言中才貌雙全,不幸還未出嫁就香消玉殞。 阮籍并不認識這家人,但聽到消息,跑到了兵家女的靈堂上大哭了一場。 沒有任何其它理由,只為一個美好生命的流逝。 純粹而慈悲。 阮籍三哭為自己。 洛陽城外,道路崎嶇的荒野之處,常見一牛車隨意而行。 車上的人守著數(shù)壇酒不停地飲,絲毫不在意牛會把他拉往何方。 待到無路可走,車上的人就停下來,先是聽號啕大哭,哭夠了再找回頭路。 那個哭的人,是阮籍。 這種哭法,就是《滕王閣序》里的“窮途之哭”。 無路可走的絕望,只能自己嘗。 08 竹林七賢,曾經(jīng)追求自由、超然物外的竹林七賢。 山濤、向秀按部就班成了公務員; 嵇康堅守自己的信仰選擇就義; 王戎沉迷于存錢; 阮咸在音樂和行為藝術中找到了歸屬; 劉伶萬事看開隨緣,一心只做酒中仙; 只有阮籍最苦,不停地失望,逐漸地絕望。 曾經(jīng)相信的,要一件件推倒; 本能地活著,又找不到活著的方向。 沒法接受,又無從逃脫。 像不像深夜莫名痛哭時的自己, 那個自嘲著活成狗的自己? 人的成長是一個越來越沉默的過程。 很多哭泣,無法張口說理由, 有些絕望,只能深深壓在胸口。 人的成長也是個逐漸丟失自己的過程。 以為故作灑脫就代表著堅強, 以為一臉假笑就能遮掩所有的心酸。 隱忍著、壓抑著、沉默著、迷失著, 趨利避害、后退妥協(xié), 然后慢慢活成了自己都不認識的模樣。 而翻白眼的阮籍, 展露出真性情的阮籍, 不也正像逐漸麻木的我們那最后的倔強。 不屑與蔑視, 是那個最初的自己還有的堅持, 是那個有夢有追求的自己對生活豎起的中指。 如果你還有夢,如果你還未向現(xiàn)實屈從, 不如翻個白眼, 等到天亮,迎來新的一天, 老子/老娘還能再戰(zhàn)。 最后,送上些經(jīng)典翻白眼表情包,祝您好眠~ 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有趣、有料、有情懷、有故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