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 今天要給大家?guī)淼氖墙蠄@林系列之拙政園,它是蘇州現(xiàn)存最大的古典園林,也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因其移步換景的精致布局,又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 接下來,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欣賞拙政園的精妙之處! 打開大像素拙政園,入目即是繁茂濃密的幽幽綠意,清香之氣仿佛要溢出屏幕。這一旋轉升降的運鏡手法,將拙政園的精華濃縮在一起,堪稱絕妙!鏡頭最后定格在中園的荷花池,碧綠的荷葉緊緊依偎在一起,中間夾雜著數(shù)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雙指放大還能探索到新生的蓮蓬頭。午后的荷花池,肆意的陽光鋪灑在水面上,甚至能清晰地看到荷葉的脈絡,清透而又明亮。 (圖片來自拙政園官微) 鏡頭略過荷花池,轉至拙政園的著名景點“香洲”。它是一艘石砌畫舫樓船,香洲三面臨水,池中遍植荷花,站在香洲之上,微風陣陣,荷葉漣漪,真是美哉~其名稱出自屈原《楚辭》:“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薄爸拗谐鲋T異香,往往不知名焉?!?,暗喻主人的清高文雅之風。閣樓的桌案上,還倒扣著一本古籍,似是主人讀書時不禁被這窗前的美景迷住,便隨手放下書籍,出門去賞荷花了。 鏡頭右移便是參天古樹,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整個園中大量種植各種花果樹木,數(shù)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拙政園的主人王獻臣被貶后,修建了這座遠離塵世權政的庭院,設計風格以自然野趣為主。據(jù)英國學者柯律吉(Craig Clunas)研究,王獻臣因為信奉道教,以食果為神仙象征,便在園內栽植了大量果樹。這些果實不僅支撐了王獻臣辭官后的拮據(jù)生活,還推動了江南果脯業(yè)的興盛發(fā)展。 走過曲折的石板橋,便來到了“荷風四面亭”。名如其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近處荷花搖曳,遠處柳枝婆娑,好一派江南水鄉(xiāng)風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跟隨皇太后南巡至蘇州,首先游覽了拙政園。亭臺樓閣臨水聽風,湖面水光波光粼粼,園中各色花卉爭奇斗艷,康熙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久久不能轉醒。但是,此后康熙最愛江南園林中的虎丘(點擊查看),也很少再來拙政園中游玩。猜猜看,為什么如此美景,卻不受康熙帝的喜愛?康熙帝曾說,“拙政園是個好地方,可惜太美了,久居必損志!” 真是應了康熙帝那句話,此后拙政園雖幾經易主,但都傳不過三代,且下場也比較慘淡。據(jù)說,因其祖父任職蘇州織造的緣故,曹雪芹曾在拙政園居住過。《紅樓夢》的章節(jié)中可以尋得許多拙政園的蛛絲馬跡,書中對于大觀園的描述與拙政園極為相似。 拙政園處處皆是美景,每一幀都美得像是山水名畫,每一個轉身都是留影拍照的好地方。如果讓你久居拙政園,你會不會玩物喪志呢 |
|
|
來自: 公司總裁 > 《景坤/全景圖/航拍/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