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頭語——“元元”二字,取自宋代詩人陸游的《讀書》,詩云:“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啊娭械摹痹?,即平民百姓,人人大眾也。從這個意義上講,《元元攝影》亦即《大眾攝影》。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寒松?!薄諟Y明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萬物靜觀咸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薄未娙顺填椷@首《秋日偶成》開篇的一聯(lián)是:“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也就是說,人閑了下來,神才會幽,心才會靜,而神幽心靜,則瞧什么都順眼,看什么皆遂心。其實,本來是自己心情好,感覺舒適閑靜,神清氣爽,結(jié)果眼前的景物皆變得美好妙曼,可圈可點了。 攝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春夏秋冬,風光各異,徜徉其間,興郁味濃。用歐陽修《醉翁亭記》里的話來說,即:“野芳發(fā)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陰(夏),風霜高潔(秋),水落而石出者(冬),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span> 四時之景不同,美感也各異,徜徉其間,樂亦無窮也 春景之美——“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薄未韺W家朱熹這首《春日》中的“一時新”是相對于冬季而言的。冬日里木葉脫落,衰草淡煙,崖枯石瘦,滿目蕭然。當春天來臨,一元復(fù)始,萬象更新,“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王維)。如此盎然春色,勃勃生機,當然會令人耳目一新??磥恚喝盏摹靶隆笔菍?yīng)冬日的“舊”而生的。而將春天的美好時光推向極至的,則是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天的鏡頭搖向:萬紫千紅——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萬象更新——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當然,還有青青的草色,嫩嫩的芽趣...... 夏景之美——“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代詩人楊萬里獨愛夏日景色,尤其是喜愛西湖里夏天的蓮荷。西湖,四面楊柳十里荷,農(nóng)歷六月,湖中蓮葉接天,荷花盛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香遠益清”(周敦頤)。有“花之君子”之稱的蓮荷,不僅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亦是攝影愛好者的至愛。 夏天的鏡頭搖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四面楊柳十里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當然,還有蝶衣曬粉舞花枝,蛛網(wǎng)添絲屋角晴...... 秋景之美——“秋林只共秋風老。秋山還笑秋吟少。恰恨有秋香。青巖秋夜涼。清秋須是酒。結(jié)客秋知否。醉筆寫成秋。一秋不復(fù)愁?!薄未娙隧n淲的這首《菩薩蠻》里一共用了10個“秋”字,且字字蘊秋情,句句含秋畫。在歷代詩人眼中,秋日似乎有點兒矛盾,因其既有慘淡、栗冽、蕭條、寂寥的一面,又有天朗、氣清、絢麗、多彩的一面。然而,正是這種矛盾,賦予攝影人以更多的選擇和更豐的題材。 秋天的鏡頭搖向:秋天的物象——秋林、秋山、秋葉、秋實;秋天的悲涼——秋悲、秋涼、秋醉、秋愁;當然,還有秋天的盛景——層林盡染,漫江碧透,霜葉如火,荻花似綿...... 冬景之美——“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不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薄宕娙肃嵃鍢虻倪@首《山中雪后》點出了冬日里的典型物象——晶晶冰凌,皚皚白雪和“歲寒三友”(松、竹、梅)。冬季的冰景、雪色,以及傲骨迎風,不罹凝霜的“歲寒三友”自然很美,可孟冬時節(jié)的“橙黃桔綠”和“火紅的霜葉”亦很美。唐代詩人白居易與宋代詩人蘇軾皆有詩為證,白詩云:“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蘇詩云:“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尚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冬天的鏡頭搖向: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檐流不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當然,還有雪中“殘荷”亦是冬季大自然的饋贈...... 其實,春夏秋冬還可再細分為不同的時節(jié),如春季里的孟春、仲春和季春,時節(jié)不同,景象亦不同,而樂更無窮也,此是后話。 日月齋”居家小畫廊-1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