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天遇到了一個問題:《孤山寺遇雨》中描寫的景物給了你什么印象? 《孤山寺遇雨》如下: 拂波云色重,灑葉雨聲繁。水鷺雙飛起,風(fēng)荷一向翻??諠鬟B北岸,蕭颯入東軒。或擬湖中宿,留船在寺門。 這是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詩,寫自己游覽孤山寺的一次經(jīng)歷。 一、杭州孤山寺在泰州靖江有一個孤山寺,不過白居易詩中的孤山寺在杭州的西湖,白居易有詩云:
錢塘湖,即西湖。孤山四面環(huán)水,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因位于西湖的里湖與外湖之間,故名孤山。賈亭即賈公亭,唐貞元年間,賈全出任杭州刺史,在西湖造亭,人稱“賈亭”。 詩人元稹在《永福寺石壁法華經(jīng)記》中寫道:
在南朝陳文帝天嘉元年(560年),有天竺僧于持辟支佛頷骨舍利建塔,開山創(chuàng)建永福寺。因在孤山之上,所以也稱為孤山寺。 在長慶二年(822),白居易自請外放,先后去了杭州、蘇州等地作刺史,并留下了不少詩篇。 在杭州時,他寫了好幾首有關(guān)孤山寺的作品:《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錢塘湖春行》,以及這首《孤山寺遇雨》。 二、 孤山寺遇雨《孤山寺遇雨》前三聯(lián),白居易寫了游覽孤山寺時雨中的景色。孤山并不高,面積也不大,因四面環(huán)水,其實詩中所寫就是西湖的雨中景色。 拂波云色重,灑葉雨聲繁。 詩人眺望西湖,遠處云水相接,耳畔是雨水灑落在樹葉之上的細密聲音。 水鷺雙飛起,風(fēng)荷一向翻。 眼前有鷺鳥結(jié)對飛翔, 荷葉在風(fēng)中泛起。雙飛起,一向翻,飛、向,不是工整的相對,律詩的對仗不可過于追求“工整”二字。 空濛連北岸,蕭颯入東軒。 孤山與北岸之間細雨朦朧,風(fēng)雨之聲傳入了東軒。 三、或擬湖中宿,留船在寺門。頸聯(lián)寫道:蕭颯入東軒。這表示詩人其實是在房間里遠眺,此時蕭颯之意透過東面的軒窗進入。 這首詩的最后兩句不是寫景了。而是交代自己的計劃,準備在西湖中留宿,所以把船停在了寺門之前。 白居易是準備在船上過夜了嗎?當然不是。既然是在屋子中遠眺,自然不會睡在船上。 那么白居易準備在哪里過夜呢?這首詩中并沒有寫。 四、宵眠竹閣間其實這個答案并不神秘,多讀幾首白居易的詩就知道了。白居易在孤山寺中建有竹閣,他經(jīng)常在竹閣中留宿。有《宿竹閣詩》為證:
白居易把船停在孤山寺門前,人在竹閣中遠眺西湖雨中美景 ,所謂湖中宿,其實是在湖中孤山寺中的竹閣留宿。 幾百年后,蘇軾在《孤山二詠》序言中寫道:
南宋地方志《乾道臨安志》記載:
從宋朝人的記載來看,白居易所建的這個竹閣被稱為白公居易竹閣, 是當時的名勝。 白居易還有一首詩證明他經(jīng)常在竹閣留宿,七絕《竹閣宿》詩云:
可知白居易留宿竹閣,未必一定是遇到雨,這里常有僧道相伴,是他修養(yǎng)身心之所。有點類似于今天富貴之人的會所。 結(jié)束語白居易詩中的孤山寺,在唐武宗時期就遭到毀壞了。竹閣與柏堂今日還在,但是光緒年間的重建之物了。 不過,自然名勝的好處就是,寺雖不在,樓已重修,但山還是那座山,依然是白居易曾經(jīng)修身養(yǎng)性、林逋曾經(jīng)種梅養(yǎng)鶴的地方。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61|狀元吳潛兩度為相,詞風(fēng)近辛棄疾,卻被奸臣下毒而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