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植字子健,建安七子之一,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子,他是曹操25個兒子里才氣最大的一位,有多篇著作留世。因為曹植的文章詩賦涉及諸多方面,得南宋著名文學家謝靈運盛贊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另外曹植還與李白、蘇軾一同被稱為“仙才”,而這三位大文豪所付出的,卻是一生在政治上的不得意。 曹植在文學上的成就燦爛輝煌,留下的文章詩賦更是對后世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但他一生所追求的卻是建功立業(yè)。不過也正因曹植在政治上的不得意,才有了今天被推崇為古詩第一的陳王。在那個動蕩的建安時代,建功立業(yè)是每一位有志之士的夢想,曹植也不例外。曹植認為“文章小道”,加上一直以來受到儒家思想的熏染,立德立功立言這種主張已經(jīng)深深地影響到了曹植的思想。另外曹植父親曹操所建立的偌大功績,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曹植建功立業(yè)的想法,不過事與愿違,在這一場爭奪權力的政治漩渦當中,兄弟反目、手足相殘,曹植想要立功的愿望最終卻落了一場空。在曹操尚在世的時候,曹植憑借著自己出眾的才華和能力,很快就贏得了曹操的重視,曹操認為曹植是“諸兒中最可定大事者”,更是數(shù)次想要立曹植為太子。只不過曹植行事極為任性,不加節(jié)制地飲酒,之前曹操只是稍稍管束一下,依舊器重于曹植。直到曹植在醉酒之后,夜闖只有皇帝和接到皇帝旨意的大臣才能進入的司馬門,而且皇帝出入也要步行,曹植居然乘車而出。在司馬門事件發(fā)生之后,得知此事的曹操極為憤怒,下令處死了公車令。自此以后曹植所受到的器重日漸衰落,徹底失去了曹操對其的恩寵,因此曹丕也被曹操欽定為繼承人。在曹操去世之后,由世子曹丕繼位,接著漢帝禪位給曹丕,剛上任的曹丕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除了打壓敵對勢力和進一步削弱諸王的力量之外,在對付自己的弟弟曹植上更是手段百出,曹植因而連續(xù)遭貶。曹植被排擠出魏國的政治圈子之外,再無希望參與政治,更別說建功立業(yè),就連活著也成了一種奢望。而隸屬于曹植一派的成員,更是被曹丕接二連三的找理由鏟除。最兇險之時是世說新語中記載的一段故事,那一天曹丕起了殺心,讓曹植七步之內(nèi)作出一首詩,不然就要處死他。這時曹植便吟出了“煮豆燃豆萁”的《七步詩》,勾起了曹丕的手足之情,讓其心生愧疚沒有加害曹植。曹植后來通過歌頌曹丕“圣德”“隆恩”,貶低自己說“愚駑垢穢”,以此表示自己并無覬覦皇位的野心,從而保全了性命。這一時期曹植雖然深居簡出,即使同人交流絕不提及政事,只不過從他的文章中,卻依舊能看到他想要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思一效筋力,糜軀以報國?!?/strong>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的事件,在中國數(shù)千年來的歷史中不斷發(fā)生,而曹植、曹丕的故事和這一首《七步詩》,直到今日依舊值得讓我們?yōu)橹钏肌?/span>在曹丕去世后曹睿繼位,但依舊秉持著排斥曹植的政策,幾年里曹植的封地一直在變動,直到最后被封為陳王,為得就是避免曹植在一個地方待得久了,暗中發(fā)展自己的勢力。不過相對曹丕在位的時候,在其他方面略顯寬松一點,能夠重新參與政事的曹植,又復蘇了建功立業(yè)的想法。曹植發(fā)現(xiàn)在曹丕“疏公族,親異姓”的用人政策之下,朝廷內(nèi)部隱藏著一股篡權勢力正在蠢蠢欲動。為此他先后為曹睿獻上了多道奏章,大意是建議曹睿任賢使能,不要親近佞臣,把朝中大權牢牢掌控在曹氏和夏侯氏的成員當中。除此之外,曹植還在各個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例如破格用人、發(fā)展農(nóng)業(yè)、儲備國力等等。只是曹睿執(zhí)意要堅持自己父親曹丕的政策,表面上暫時應付下來,實則根本不打算聽從曹植的建議。曹植一次又一次的上奏希望“自試”來證明自己,只是曹睿一次也沒有給過他機會。終于在太和六年,曹植帶著滿腔未酬的壯志遺憾離世。曹植的一生是悲劇的,同時也是幸運的,正是因為他不幸的人生經(jīng)歷,才造就了一位在建安文壇上大放異彩的文學家,造就了他“一代詩宗”的詩史地位,后世大家無不詩其風骨。《三國志》 《曹子建詩注》 《論曹植的政治悲劇及其對創(chuàng)作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