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指尖摩托技術(shù)顧問 阮天林 福 什么是幸福? 人的一生,每時每刻都在向往幸福的生活。盡管他們的出身不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奮斗的目標不同,但追求幸福的步伐一分鐘也沒有停止過。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幸福,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不足為奇。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你的幸福在哪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工薪階層說,幸福就是上班多拿點工資,養(yǎng)家糊口,生活得好一點; 白領階層說,幸福就是坐在辦公室里喝茶、看報紙、接電話,輕松愉快地生活; 農(nóng)民伯伯說,幸福就是盼望每年都能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生活如同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當老板的說,幸福就是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做生意的說,幸福就是盡快賣掉手里的貨,在不賠本的基礎上,多賺點鈔票; 年輕人說,幸福就是找個好對象,早日結(jié)婚成家,生兒育女,傳宗接代; 老年人說,幸福就是盡力幫助兒女撫育后代,減輕他們的后顧之憂,享受天倫之樂; 孤兒說,幸福就是有親人的關心、呵護,感受父母般的慈愛; 延參法師說,幸福只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樂觀、豁達、包容、勤奮,這就是幸福。 車迷說,幸福就是當你坐在他的摩托車后座,遇到不平路面時,他特意關照一聲 “坐好啦”,使你感動于他的體貼! 有人說:“幸福就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的人”。 有人說:“幸福就是和朋友在一起盡情聊天,開懷暢飲,仰天長笑” 有人說,幸福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和和氣氣、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一起。 有人說,幸福就是……? 著名演員范偉有一段關于幸福的經(jīng)典調(diào)侃句:我餓了,看見別人手里拿個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見別人穿了件厚棉襖,他就比我幸?!?。一句簡樸的語言,道破了幸福的真諦。其實幸福離我們很近,它不在遠方,也不在夢里,就在你我的身邊。 幸福很簡單,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幸福就是一種滿足,幸福就是一種心態(tài)。幸福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幫值得信賴的朋友和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幸福不是索取,不是攀比,不是逃避,更不是占據(jù)物質(zhì)財富的多少,而是付出和給予。幸福和悲傷、痛苦、失落一樣,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命體驗的一種。 其實,你究竟幸福不幸福,并不取決于人的生活狀態(tài),而是人的心態(tài)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新聞媒體不時報道部分老紅軍、老戰(zhàn)士經(jīng)歷無數(shù)次殘酷戰(zhàn)斗的考驗,幸運地活到了八、九十歲乃至百歲高齡。試想,當年的生存環(huán)境異常艱苦,戰(zhàn)爭使他們遍體鱗傷,身心憔悴,為什么還能夠長壽呢? 一位老紅軍的肺腑之言透露了長壽的奧秘:在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為了實現(xiàn)崇高的革命理想,他們堅定信念,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有幸活到今天?,F(xiàn)在國家富強,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生活甜美,現(xiàn)在過上了連古代皇帝都享受不到的現(xiàn)代化生活,他們心里感到十分滿足。心態(tài)平和了,心情舒暢了,開心快樂了,人的免疫功能自然增強,健康長壽也就是必然的了。 反觀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少數(shù)人,生活條件比解放前不知要好多少倍,但他們生在福中不知福,絲毫不珍惜無數(shù)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有的追求浮華與虛榮,生活奢侈而腐化墮落;有的視黨紀國法置若罔聞,頂風作案而鋃鐺入獄;有的授收巨額賄賂害怕暴露,心理壓力過大而惶惶不可終日,最終憂郁成疾,有的甚至還患上了不治之癥。 人們不禁要問:難道這些人平時的生活不夠幸福嗎?是沒有房子居住,還是國家發(fā)的數(shù)倍乃至數(shù)十倍于工薪階層的年薪不夠他們養(yǎng)家糊口嗎?顯然不是,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完全是不良的心態(tài)在作祟,自私的欲望在膨脹。所以說,不滿足于現(xiàn)境的人和貪得無厭的人難以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不求所有,才能無欲無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人要學會自我滿足,這里說的自我滿足,不是驕傲自滿,也不是阿Q精神,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人應該學會認識和探知環(huán)境,但更要學會適應環(huán)境,要做到這兩樣都很不容易,這是人生存的能力。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但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應該是幸福的。自己多年的愿望實現(xiàn)了,應該是幸福的。一個人在田頭或工廠里勞動,干得滿頭大汗,可是他覺得很幸福;另一個人在花園里散步,可是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有人富甲一方,卻未必幸福。有人窮困潦倒,卻心境舒暢。人對物質(zhì)財富的追求,僅僅是個人欲望的滿足,而不是幸福的真諦。 ![]() 人一生的時光是有限的。人的一生到底能擁有多少幸福的體驗,關鍵在于你能不能把生命的存在當成一種幸福,而后好好珍惜;在于你能不能把養(yǎng)家糊口當成一種幸福,而后坦然承擔;在于你能不能把超越自我當成一種幸福,而后不言放棄;在于你能不能把物質(zhì)上與他人的差距當成一種幸福,而后清凈心靈。所以說,我們不應該只看到自己所沒有的而怨天尤人,而應該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而笑口常開。 人應該有理想、有愿望,有生活的目標。欲望和愿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強烈要求,而后者是人主觀世界的一種目標。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不能任其放縱,需要嚴加克制。凡食人間煙火,都存有私心,這是人的天性。但是,你的私心不能侵犯別人的利益,或盡最大可能少去侵犯別人的利益,這是人與人交往(除了誠信以外)最重要的底線。只有這樣,你不僅自己感到幸福,同時也不影響別人的幸福。 品質(zhì)高尚的人,不一定沒有欲望,而是能克制欲望。從克制欲望到無欲,這是一個修養(yǎng)品德的過程??梢赃@樣說,你的欲望越高,離幸福越遠;你的欲望越低,離幸福越近。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存環(huán)境,沒有任何過錯,但必須通過勤奮勞動和正當途徑去獲取。正所謂君子謀財,取之有道。只有這樣,你會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 說到底,幸福其實在心里!你生病了,有人在旁照料;你傷心時,有人悉心安慰;你困難時,有人及時幫助。幸福需要知足:飯菜不可口時,須知還有人沒有飯吃。嫌棄父母不好時,要知道,多少人沒有依靠。人這一生,幸福就是:看開看淡,隨心隨緣,簡簡單單,平平安安。 幸福需要感恩,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幸福都是靠自身奮斗得來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在特殊條件下得到貴人的大力幫助,才得以脫離原先低微和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而逐步走向人生的幸福生活。這樣的人,需要時刻警醒自己,飲水思源,幸福來之不易:須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我國無數(shù)仁人志士能夠成就事業(yè)的做人秘訣。 人來到這個世界,只有經(jīng)歷無數(shù)風雨和坎坷,才能逐漸成長。追求幸福是人們的普遍愿望,但你的追求不能自私,更不能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請記住,用非法手段謀取的幸福,不會長久。 奮斗的路上,勿忘來時的路。事實證明:不知恩圖報的人,朋友會越來越少,路會越走越窄,離自己期望的幸福生活將漸行漸遠,最終都沒有好的結(jié)局! 這是一位資深摩托車維修工的人生感悟! 指尖·摩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