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 政 的 心 作者:心香一瓣 賈政向來被人詬病——偽君子,假正經(jīng)。 孰不知,他也有苦惱啊,他也不是偽君子。 他之所以這樣,完全是他所受的教育,所處的環(huán)境導致的。他從小接受的是四書五經(jīng)中庸理學,他也沒有通靈寶玉之類的神物護佑他,心思又不靈巧,屬于讀死書一類的人。所以,應該說他的思想誰很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就是為君分憂,替國擔責,當然,能力有大小,但要相信他這顆赤城為國的心。 也基于此,他對寶玉的教育也是依循著自己所受教育的模子過來的,他希望寶玉能像自己一樣 認真讀書,讀正統(tǒng)的四書五經(jīng)孺子百家,將來好出相為將(從大方面說是報效國家,從小方面說光宗耀祖,能讓他賈家永享榮華富貴,為祖宗掙面子),其實,他思想錯了嗎?沒有啊,但凡一個顧家為國思想正統(tǒng)的父親都會這樣要求自己的子女的。 但他在教育寶玉的道路上是挫折不斷,一他不懂教育,就知道擺威嚴加呵斥,引起寶玉的逆反心理,二賈母等眾人的袒護,也讓他的教育計劃失靈。 這也不能不說是他的悲哀。 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得。 也有人說,賈政不關心和親愛寶玉,怎么會呢。你看,他一到家,就叫寶玉到跟前(當然寶玉是害怕的),我想不僅僅是想問寶玉的學問吧,他也在大量寶玉的成長吧。他和趙姨娘的對話也可知,他時刻把寶玉放在心上,他關心著寶玉的婚姻大事。只不過,王夫人背著他,已經(jīng)做下了金玉良緣。 賈政,他真是處處想出力,處處不得好啊。 談談賈寶玉受到的教育 作者:木心 在《紅樓夢》里,寶玉有一句至理的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這句話由冷子興轉(zhuǎn)述,似乎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笑談。 自從出生抓周時候無視那些筆、墨、紙、硯、金元寶、書本等只把些粉釵抓來,寶玉便被賈政斥到:“將來酒色之徒耳”。 從寶玉自身來講,是封建禮教的反抗者,鄙視功名利祿,對經(jīng)濟仕途不感冒,所以他從內(nèi)心里拒絕和賈雨村等政客的來往,反而喜歡廝混在女孩子中間,成為這些女孩子的護花使者。 他們在大觀園里談詩作賦、嬉戲玩鬧,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永遠體會不到貧者日為衣食所累的艱辛。 這也注定了他的人生格局不夠開闊,每日里,想的念的都是林妹妹及眾姊妹的閨中小事,沒有了家國大業(yè)的概念,也不想著如何守護好祖宗的基業(yè),更別提讀書取道了。 在這花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xiāng)里,他盡情的做著美夢。是名副其實的富貴閑人。 再者,身為賈府獨一無二的繼承者,賈母、王夫人把他“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連賈政管教的時候都要橫加干涉,無底線地溺愛驕縱與他,更是助長了他的“不思進取”的心。 在《手足耽耽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中,賈政雖是被氣得滿面淚痕,雖是一疊聲“拿寶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門都關上!有人傳信往里頭去,立刻打死!”但這場鬧劇最終在賈母的威逼下得以收場。 與賈母、王夫人相比,賈政的教育方式,又是另一個極端----非打即罵。 在第九回《戀風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頑童鬧學堂》中,寶玉請安說去上學,家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話,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細站臟了我的門”。 這樣的挖苦諷無疑為一種錯誤的方式。賈政以封建家長的身份高高在上,與寶玉缺少溝通,又缺乏真正的關心和愛護,賈珠的死,并沒有換來賈政真正的覺醒,對待寶玉,他仍然一味的強迫寶玉按照自己的意愿讀四書五經(jīng),研究經(jīng)濟仕途。 我們能理解賈政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但是急于求成的后果就是適得其反。教育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更要因材施教。 由此觀之,賈寶玉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應當引以為戒,尤其是像賈母一樣隔代教育,切忌溺愛,別讓愛變成了傷害。 身如曇花,總被辜負 作者:清極 有花如曇空自憐,花飛花謝抵纏綿,寒月清光花墜淚,魂飛夢斷又何堪。曇花極美卻難得開花,就算開花了也是曇花一現(xiàn)夜開晨即萎謝,紅樓夢中的元春她的一生便如這曇花一般美麗而又短暫。 元春雖貴為皇妃得享榮華富貴,可高處不勝寒,她這短暫的一生不曾快樂過,且總被辜負。 先是被至親的家人辜負,元春之所以會進宮,應該就是賈府的安排,而從元春一句“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可以見得元春她并不喜宮中的榮華,她應是不愿入宮的,而賈府中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為了家族的維持,硬是不顧元春的意愿將她當做棋子送入宮中。 元春無奈隨了家人的愿入了宮,她入宮后只希望家人能安好,家族的維持下去,但在元春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后,賈府的賈赦、賈珍、賈璉等人卻仗著有元春為靠山,在外有恃無恐,以權謀私,仗勢欺人,加速了賈府的衰落。完全違背了元春的意愿。 而后是被深宮辜負,皇宮一個集富貴權勢于一處的地方,是世間蕓蕓眾生夢寐以求之處,可一入宮門深似海,元春身處于此,卻稱皇宮是一個不得見人的去處,可見她在深宮之舉步維艱如履薄冰,有許多難以言狀的辛酸與凄楚。 最后是被皇帝辜負,元春卻是貴妃,但皇帝有后宮佳麗三千,元春只是其中的一人,她對皇帝來說也是不過是一名尋常的妃子,沒有多少情意的。在元春死后尸骨未寒皇帝就把她的娘家抄的一干二凈??梢娀识鳒\薄,無情最是帝皇家。 元春這一生看似擁有很多,享盡榮華,但她卻從未感受到過快樂,總被他人所辜負,先是被至親的家人辜負,入宮了后,又被深宮辜負,被皇帝辜負??此骑L光無限,富貴至極,其實好似曇花一現(xiàn),過眼云煙。悲哉! 賈府四小姐—命系燈謎,悲憫旁憂 作者:雨打梨花深閉門 能使妖魔膽盡摧 ,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 ,回首想看已化灰。 —賈元春/謎底:爆竹 逢年過節(jié),聽到“爆竹”的聲音,大家也許會不假思索地想到宋朝王安石《元日》中的兩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睍J為此物象征著祥和吉利的。 然則,有幾句話是這樣說的“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華麗的極致就是消亡”。 回首當天,元春省親駕臨大觀園,多么一個充滿溫情的一個夜晚,大觀園里燈火通明,煙火彌漫,五彩繽紛,花團錦簇,數(shù)不盡的太平景觀。 元春來游幸后,心里直感嘆太過于高調(diào),勸告了大家:“以后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p> 這美好也如同爆竹的綻放一樣,轉(zhuǎn)瞬即逝?;貙m時,園中的爆竹轟然一散,更是一語雙關,暗示著這場華麗,即將盛極而衰。 一入宮門深似海,去了見不得人的地方,雖有盛寵不斷,可在元春心底,終是可恨。 她知道,賈府似乎已經(jīng)將她當成賺取功名利祿的大樹。大家早已不懂得平淡生活的美好。每每讀至此,我的心底也因此及而彌漫著淡淡的恐慌,不僅僅為了元春感到焦慮,也為了賈府而擔憂。君子之澤,且五世而斬,怎么能過于去追求至尊的富貴呢? 元春見賈政前來拜訪,那一聲“父親”喊出,應當也早已潸。她多么希望她父親可以逃離于官場,看淡于功名利祿。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元春的話,不可謂不振聾發(fā)聵。無奈賈政,早已對功名利祿充滿了深深的執(zhí)念。元宵佳節(jié),跟賈母一起才燈謎,他雖然感悟到了其中的不吉利,內(nèi)心發(fā)涼,卻只選擇逃避,沒有積極應對。相信,那個夜晚,賈政一定是輾轉(zhuǎn)難眠吧。 天運人功理不窮 ,有功無運也難逢。 因何鎮(zhèn)日紛紛亂 ?只為陰陽數(shù)不同。 —賈迎春/謎底:算盤 “算盤”想想就比較復雜,思緒就會像亂麻一般,而這二小姐的命運就堪比算盤,由不得自己做主,被人撥來撥去,迎春的性格又比較懦弱老實,從“有功”便可看出來,少不得被人欺侮,后來從賈府嫁到孫府,誤入了中山狼孫紹祖的手掌中,每天不是打她就是罵她,無一日好日子過,賈府對孫府并非不好,“無運也難逢”“陰陽數(shù)不同”只能在這暗無天日的社會中認命,慘遭厄運狠手,犧牲了這么一位好姑娘,可惜,只怨世道無理,萬事荒涼! 階下兒童仰面時 ,清明妝點最堪宜。 游絲一斷渾無力 ,莫向東風怨別離。 —賈探春/謎底:風箏 “風箏”在風大時玩最有趣了,這樣隨著風的吹向,一收一放,跑一跑,就可仰視了,而它會離你愈來愈遙遠,探春的宿命何不用風箏來比喻,依稀記得她判詞上寫“清明涕送江邊望”清明原是一個悲傷的節(jié)日,這個時候正是秋風掃落葉,探春望著這寂寥的秋景,也無心思化妝了,眼淚早已哭干,以淚洗面,因為要遠嫁他鄉(xiāng),在懷念當初她幫著王熙鳳管家,突顯了聰穎精明的才能,往事都歷歷在目,這會子卻要走的遠遠的,“斷”就如同風箏的一根線,不經(jīng)意間就會隨著風,永遠消失在茫茫的大觀園中,揮一揮手道別,再望一眼家人,數(shù)不盡的千言萬語,更無處說起。 前身色相總五成 ,不聽菱歌聽佛經(jīng)。 莫道此生沉黑海 ,性中自有大光明。 —賈惜春/謎底:佛前海燈 “佛前海燈”是件不俗之物,看了此詩,看了作者,可深知又是一位大觀園中與佛結下不解之緣的姑娘,其中一位是妙玉,還有一位就是這首詩的作者惜春,經(jīng)常聽人說“色”“性”為佛教專用語,“黑海”讓人摸不透猜不著,也不知歸宿的好與壞,在此惜春已經(jīng)有自己的選擇了,看見眼前姐姐們的光景,大姐元春入宮葬送了年華和生命,二姐迎春誤嫁中山狼,一年不到就被活活的折磨死去,三姐探春志向遠大,只是命,也不得而終,悲劇的重重發(fā)生加上年幼無人疼愛的緣故,心一天比一天冷,佛門靜地,那里或許可以給予她一世的安寧,徹底“沉”下去,入了塵間的一座寺廟里削發(fā)為尼,過著清貧的生活,在那里素顏修行,當了一盞孤寂的佛前海燈,永伴佛旁。 總結:人的宿命由不得自己在舊社會就是此番,但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jīng)釋然了,今天的努力就可以決定明天的成果!賈府的四位小姐,她們就如飄飛的繁花,而賈府卻像一陣猛烈的大風,無情的將她們刮散,落盡成霜,何處天涯,幾時歡聚,幾時珍?幾時分散,幾時殤?相逢離愁無愁緒,可巧宿命玩弄人。 我們?yōu)槭裁醋x《紅樓夢》 作者:fish "它是四大名著呀,當然要讀了。",如果是幼年時,會如此回答。 "那里面的詩書世界、寶黛的愛情讓人著迷。"到少年時,答案是這樣的。 那時候,還受家人的影響。父母是紅樓迷,書、戲曲、影視劇,一個不拉,關注大眾視野里各種體裁的紅樓。姑媽年青時是熱血青年,白天口號喊得起勁,夜晚暗地里卻搶救了好多小說,避免了它們被焚的命運,這其中就有《紅樓夢》。耳濡目染,年少時,《紅樓夢》于我,便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青年出離心靈,更多讀了一些市面上的熱書和專業(yè)書籍。 到了不老不少的現(xiàn)在,某一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讀《紅樓夢》?或者你為什么不讀《紅樓夢》? 那么想回答的是:為什么讀《紅樓夢》? 蔣勛先生言紅書是一部佛經(jīng),從中見慈悲、天地。他所言極寬容,到了他的年紀,眼里心內(nèi)都是海之百川了。 我的解讀還在一點點進行中,雖然達不到蔣先生的境界,但是已別于年少時,有另一番體會了。 答案是:見眾生、見人性、見真情。前面兩個是現(xiàn)實之見,后面一個為理想之見。 1、見眾生。 據(jù)有心人統(tǒng)計,紅書里描寫了榮寧二府及府外眾多人物九百多號,光有名有姓的就有七百多號。而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當屬寶玉、十二正釵、十二副釵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賈府等一眾主子奴才。 年少時看到紅書中對話動作描寫,除了寶黛釵等重要人物,別的多半是跳了過去?,F(xiàn)在重讀,才發(fā)現(xiàn)跳過去了好多~曲廊、小徑、幽亭、別院及溝溝壑壑,皆是明月照過的有意思的風景。 之所以見到眾生,恍若身邊人,也是這些人物描寫的功效。 比如門子勸賈雨村循情罔法的那一段,明明賈已被門子說服,話語上卻還只笑說:不妥,不妥!面笑嘴里卻"不妥",將一個經(jīng)了染缸的虛偽的人活生生呈現(xiàn)了出來。 我們讀到這段,也許會心念一動,哦,原來似這般的人,也是見過的。 其他的人物,見劉姥姥如見鄉(xiāng)野村間淳樸的老婆婆老奶奶,見鳳姐如職場上風風火火潑辣狠嚴的女上司就在眼前叱咤,見湘云如面前一個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在活靈活現(xiàn),見襲人則如見當面春風、背后冷箭的告密者,見賈政則如面舊時代里很多個游離于家庭瑣事之外的嚴厲父親,等等。一部紅書,真的可以讓我們從中循人際日常,且沒有違和感。 2、見人性。 眾生是籠統(tǒng)的,人性是概括的。 人性自古之爭有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無惡論。 小時候看紅書,覺得寶釵是個梗,梗在寶黛之間。襲人擁護寶釵,討厭和反對黛玉,是黛玉的敵人。王夫人和元春不折不扣地擁護金玉良緣,是木石前盟的反對者。 那些時,這些反對者在我看來,都是壞人,只不過壞人長得也蠻好看。 另外一些,晴雯、紫鵑則是明明確確的好人了,只因她們愛惜、維護寶黛。 而鳳姐,在前八十回居然也老將寶黛湊成一對,讓人不禁念她的好。 后來,接觸的理論和現(xiàn)實多了起來,才發(fā)現(xiàn)人不是平面的,人性是復雜體。原因是每一個人身上都可能有著各種需求,而這些需求驅(qū)動著他們的行為,行為導致后果,后果供人從不同角度評說。 寶釵為了家族發(fā)展,堅決自覺梗在寶黛之間,于她自己、她母親、王夫人等,是善,于寶黛,是惡。 她也喜歡寶玉,但更多是家族利益驅(qū)使她往賈府少奶奶之位靠攏。 為現(xiàn)實利益驅(qū)動是寶釵最鮮明人性也。 依此類推,襲人、王夫人也是如此。 可惜為現(xiàn)實利益驅(qū)動,她們均忽略了人并不是一個物件,寶玉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他自己的喜惡,并不是僅僅是可以達成她們目標的物體。 那么她們?nèi)诵岳锸怯行┳运降摹?/p> 晴雯、紫鵑、黛玉,槽點也是不少。晴雯是?;鹛浚l碰誰燒手;紫鵑愛啰嗦黛玉,像個小老媽;黛玉不用說了,有名的小性兒、愛哭鬼、病秧子??墒牵谒齻兩砩?,最鮮明的卻是真實、真誠,驅(qū)動她們行為的,更多是情感而非利益。晴雯愛高潔,紫鵑重與黛玉之情,黛玉只為了自己的心,所以她們均能從本心出發(fā),且不會不顧及別人的心。 鳳姐呢?管理賈府中可見狠戾,治小三毫不手軟,對黛玉卻半抬樁半調(diào)侃,可見得她是個有點真情性的狠角色。她當以一個字重墨--強。 3、見理想 小時候,語文老師總念叼,小說是源于現(xiàn)實,高于現(xiàn)實的。以前似懂非懂,但也覺得小說有它的不像。現(xiàn)在來看,這個高更多指超越。 紅樓里我們見了現(xiàn)實,也可見現(xiàn)實之高,即理想人、理想情、理想境。 理想人指寶黛。雖然他們性格、處事很多地方會讓人吐槽,可是卻貴在堅守自我。寶玉一肚子風月文墨,卻于經(jīng)世致用上不上心,他只羨老莊逍遙自在,不羨為國為家做棟梁。因為這個,沒少挨罵,即使遭痛打,也不改初衷,真是至堅者寶,至貴者玉也。黛玉一肚子詩書風情,于無才之德無緣,還不遵禮教,由心出發(fā),為愛而生,最終淚盡而亡,成全了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的草木本心。 理想情有寶黛之情、黛玉和湘云的閨蜜情、紫鵑和黛玉的姐妹情、黛玉和香菱的師生情、劉姥姥和賈府的恩情,等等。 不附麗物質(zhì)、地位、權力,這里有情之本真的樣子。 理想境當指大觀園。這里是名園仙境,無饑餒,也無忙亂,賈母讓這些青春的女兒和寶玉住進世外桃源,隔離了俗世蠅營狗茍,創(chuàng)造了一個純真誕生之境。寶黛、晴雯紫鵑們在這里"放飛自我",連寶釵,也有了短暫的停留,可以情不自禁~撲蝶、為寶玉繡肚兜、和黛玉金蘭相交。 認識現(xiàn)實,有所超越。 這即是我之答案,為什么在現(xiàn)代社會讀《紅樓夢》。 慧眼識珠真伯樂—— 王熙鳳 作者:冷月葬花魂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就是說有才華的人很多,賞識人才的人卻不多。大多數(shù)人缺少了一雙識別人才的慧眼。 大多數(shù)看過《西游記》的人都贊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可是我卻不得不由衷的贊嘆《紅樓夢》王熙鳳的那雙慧眼。正是因為她的這雙慧眼使得那些被埋沒的人才,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才能。 書中是這樣描繪她的相貌的“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 這樣一位魅力四射,自帶氣場的女子,骨子里有股說不出來的精明。她精在于她處理家事的技巧,她的明在于她能看出哪些人的才華。 就拿她最近的人平兒來說,從“判冤決獄平兒行權”中就可以看出平兒的決斷能力。 王熙鳳若是榮國府的管家,那么平兒就是王熙鳳的管家。鳳姐處理一些緊要的大事,平兒則處理一些平?,嵥榈男∈?。 主仆二人緊密合作,形成了嚴謹?shù)墓ぷ餍问?。這也是王熙鳳善于發(fā)掘人才和重用人才的體現(xiàn)。平兒這匹千里馬能有用武之地了。 第二十七回中,鳳姐這位伯樂又發(fā)揮作用了。 在賈府最底層的丫頭小紅,身處怡紅院。處處受到晴雯等丫頭的嘲諷和壓制。人人都排擠壓迫她。致使這匹能馳騁千里的馬兒,埋沒在眾多馬兒之中。 幸運的是小紅遇到了她命中的伯樂,亦是她的貴人——鳳姐。 小紅替鳳姐傳話她的才能就充分展現(xiàn)出來了,獨具慧眼的鳳姐看中了她的辦事干脆利落的能力,決定將她收為己用?!?/p> 你明日服侍我去罷,我認你做干女孩兒。我一調(diào)理,你就出自了!” 可以看出鳳姐是真正賞識她的。這對于小紅還說莫過于天大的恩惠,終于苦盡甘來了有出頭之日了。不得不佩服鳳姐閱人的精準。 鳳姐對待人才寧可委屈了自己,也要讓他們盡情的展示才華不受束縛。 第五十五回中鳳姐因病不能理家,探春代替鳳姐管理榮國府。她派平兒去和探春商議事務。臨走前吩咐平兒說,擒賊先擒王,他(探春)如今要作法開端,一定是先拿我開端。倘若他要駁我的事,你可別分辯,你只越恭敬,越說駁的是才好,千萬別想著怕我沒臉,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這段話生動形象的體現(xiàn)出了鳳姐對人才的敬重與愛待。寧可委屈了自己,也不使人才寒心。 只有這樣,探春改革的才干才得以發(fā)揮作用,使大觀園又恢復生機。 面對探春這匹千里馬,王熙鳳慷慨的給她提供疆場,讓人看到了一個精明能干又強勢的賈府三小姐。使得大觀園的氣象煥然一新。 這就是大觀園女子的魅力,一個個具備超人的才干,她們需要的只是一片可以馳騁奔騰的大草原。而慧眼識珠的鳳姐正好供應了她們的需求,給了她們機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像鳳姐一樣獨具慧眼的人真的不多了,也許我們是某個方面的人才,只是缺少賞識我們的人罷了。真是應了韓愈的《馬說》里的那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去了哪里了?也許厭棄世俗早登太虛仙境了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