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4月1日,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嗎? “我造我造!愚人節(jié)!” “愚人節(jié)愚人節(jié)!你就知道愚人節(jié)!AP準(zhǔn)考證可以打印了你不知道呀!”[敲你腦袋] 還有一個月AP就要開考了,不知道報了AP Language 的同學(xué)有沒有感到一點小緊張呢?AP Language 寫作和我們平時侃大山擺龍門陣的套路完全不一樣,你不僅得寫,還得寫得有理有據(jù),寫得文采飛揚(yáng),聽起來還是很難的。考前一個月,TD為你準(zhǔn)備了一篇大干貨,還有福利相贈。 本文是TD「創(chuàng)作計劃」第168號文章,如果你有表達(dá)和寫作的欲望,希望獲得更多的影響力,或者希望賺到一些有誠意的稿費(fèi),快??戳這里入坑。 AP考試季還有兩個月就到了,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當(dāng)初手抖沒忍住報了一些讓自己痛不欲生的考試。筆者就有不少同學(xué)報了很多文科現(xiàn)在瀕臨狗帶,什么美國史歐洲史。 當(dāng)然,還有傳說中的英語語言與寫作。大家如果報了請淡定,不會死的那么慘的。至少沒有報英語文學(xué)與寫作不是?當(dāng)年筆者就是選了一門AP英語語言與寫作的備考課,在學(xué)校被虐了一整年。 AP English Language &Composition 考試整體詞匯量要求很高,貌似超過老SAT??荚噧?nèi)容比較注重語言學(xué)和修辭學(xué),會出現(xiàn)很多較生澀的名著選段。考試分兩個部分,閱讀和寫作。筆者在這里著重介紹下寫作部分。 寫作部分一般有三篇文章要寫,每篇40分鐘。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開始寫作考試后手就基本沒停過,要一直寫一直寫……正常來講最后會寫滿9-12頁(推薦寫10頁以上)的紙,工作量可想而知。下面來介紹一下三篇寫作的出題方式: 這是考試時一般會出現(xiàn)的第一篇作文題目,題目要求一般是給定一個主題,讓你對它發(fā)表看法。下方會列舉很多文獻(xiàn)的節(jié)選(9個左右),都是和主題相關(guān)的,當(dāng)你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引用這些文獻(xiàn)(不一定要全部引用,但越多越好,至少三個。)這些資料有的是一段文字,還有的是一張圖片。每份資料都跟主題相關(guān),有的文字里作者甚至直接發(fā)表看法,給你提供論據(jù),這就可以直接引用了。 話不多說,先上圖: 上圖就是你考試時會看到的寫作題目的樣子。你作文所要圍繞的中心問題就在上圖畫線位置會出現(xiàn)。比如這里就會讓你討論要不要以及如何為了順應(yīng)世界的變化而reconstruct USPS.。 看完題目后,我們要快速掃一下接下來會給的A-G的這些資料,從中找出能用的論點來: 上面兩篇就是你有可能遇到的source類型,還有更多其它類型的,比如2016年給了明信片。你需要在你的作文里引用這些source,要在引用的地方標(biāo)注自己引用了哪個: SourceA,作者xxx。 其實概念跟我們平時看論文尾部都會附上很多參考文獻(xiàn)一樣,官方表示就是為了我們準(zhǔn)備以后大學(xué)論文而設(shè)的題型。 我們有40分鐘可以寫這部分的作文,之前會先給5分鐘左右讓我們讀文獻(xiàn)。我們往往沒有時間逐字逐句看那些資料,所以在有限的時間里瞬間抓取信息是很必要的。拿到題目,先明確主題方向是什么(之前圖上畫紅線部分),然后開始快速閱讀資料。 閱讀資料的時候,有以下兩點是重點要注意的:
一般來說,我們一看到題目的主題心中就會有一個立場(支持或不支持reconstruct USPS)。我們自然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資料站在和我們同樣的立場上,便于引用,所以迅速從各種資料中判斷出敵友就比較重要。 發(fā)現(xiàn)“友軍”以后,再尋找有沒有足夠好的evidence讓你的文章更有說服力。有時“友軍”甚至能幫我們增加論點。其實如果按照應(yīng)試來說的話,大家往往都會選擇有最多資料支持的立場(盡管有可能自己本來不同意的)。
也就是說,看看資料有沒有authority,如果作者赫赫有名,立場有恰好跟你相同的話,就可以偷著樂下了。其實判斷authority有一個用處是能夠擊潰“敵軍”。可以從“作者是有偏見的”或“觀點不全面”一類的角度來反駁那些立場跟你相對的資料。在自己的文章中有這一環(huán)也是很有用的。 有的時候資料的立場和來源是很好抓的。每個source上都會有個小框框,里面寫著文獻(xiàn)/圖表題目,作者,發(fā)布時間的位置等等。有時看題目就能大致判斷negative和positive的立場了。像上圖的sourceB圖表,“The challenge to deliver, Creating the 21st century postservice ” 這個標(biāo)題一看就大概能明白作者支不支持reconstruct USPS 了。 在寫這種作文的時候,要時刻把自己放在一個寫論文的人的角度。我們的目的是表達(dá)出自己的觀點,引用的source都是為了讓自己更有說服力的。一般來講,如果能把source paraphrase 一下是最好的,直接引用感覺不太好。還有別忘了在引用的后面寫上引用的source序號。 最后,這畢竟是AP Language考試,語言還是優(yōu)美一點,句式多一點,用詞有水平一點——別只想著說服別人而用大白話。 這一般是考試時會出現(xiàn)的第二篇題目。會直接給我們po出一篇文章,讓我們對它進(jìn)行分析,有點像現(xiàn)在新SAT的作文部分。當(dāng)然,AP Language考試注重修辭方式比較多一些,給出的文章相較新SAT作文那種說理性比較強(qiáng)的議論文來說語句更優(yōu)美,更難讀。有的時候直接上一篇小說節(jié)選,有的時候是激情澎湃的演講段,總之每篇里都暗藏了很多技巧需要我們?nèi)グl(fā)掘。直接上圖讓大家感受一下: 很明顯,考過新SAT的寶寶們大概能直觀的感受到字里行間的區(qū)別。拿到這么一篇文章,分析時開頭段一定要記得提到作者名字,發(fā)布地和日期,文章主旨,接下來要討論的strategies等。關(guān)于寫一篇分析文章,《5 steps to 5 AP English》這本書給了三個tips:
經(jīng)過前面兩篇的洗禮,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最后一篇~先給大家看看題目的樣子: 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沒錯,感覺跟老SAT作文的題目很像。給你一個題目,然后讓我們自己develop一篇文章出來。一般來講,題目前面會給你一段引語,在上圖就是兩個名人的quotation。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斷自己的立場。對上圖來講,就是支持william還是Bertrand,你問我茲磁不茲磁,我當(dāng)然是茲磁的。當(dāng)然,還有一種寫法就是站中立,覺得兩邊都有一些道理也都有不足,要融會貫通啊啥的。這種立場就不是很好寫,不過大神也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明白了自己的立場后,我們就可以根據(jù)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tainty and doubt” 這個主題發(fā)表自己的高見了。寫這種文章就需要我們自己平時的積累,有幾個名人名言啊事例啊能支持一下自己觀點是最棒的了,可以是自己的experience。這種文章我們在托福SAT都寫過不少,就不虛。當(dāng)然,要讀清題目不要寫跑題,還有不要寫大白話! 寫作部分介紹完畢,不知道大家是更穩(wěn)了還是更虛了呢?現(xiàn)在離考試還有一個月,筆者就趁還有時間給大家再分享一些備考AP Lang 的資源好啦~筆者自己用過 5steps,感覺蠻好用的。百度云里還有一些其它的資料,拿好不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