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打開了小猿親子的第10篇文章 作者|猿小編 主播 | 崗前培訓(xùn)部-田峰林 01 02
03 可以試著從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變化兩個方面入手,去改變孩子的躁動情緒。 1.把命令改為商量 不要總是采取一副命令式的口吻來告訴孩子應(yīng)該做什么,不應(yīng)該做什么。 對待孩子的事情應(yīng)該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 可以試著這樣問孩子:“你有什么想法呢?”“你打算從哪方面入手呢?” 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觀點后,再引導(dǎo)孩子進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斷,對錯誤部分提出修改意見并與孩子探討、溝通,征求孩子是否愿意做出改變。 比如可以問孩子:“你覺得爸爸媽媽的意見對你有幫助嗎?愿意采納嗎?” 在這種和諧平等的交流中,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也會越來越融洽。 2.不妨讓孩子吃點苦頭 “青春期”正是孩子主觀意識的關(guān)鍵時期,犯錯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父母應(yīng)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一點虧,不要過多的干預(yù)和束縛孩子的手腳。 比如,有的孩子會在寒冷的冬天,堅持要穿裙子、露腳踝。 父母阻攔無效后也不用太著急,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一下“要風(fēng)度不要溫度”的結(jié)果。 等孩子真的凍得不行了,他自然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將衣服穿好。 當孩子吃過苦頭,經(jīng)歷了失敗后,便不會再對父母的意見與建議不加考慮地一概拒絕了。 3.家長要學(xué)會向孩子索取“愛” 不少家長在“愛”的問題上,只講“給予”,不講“索取”。 這樣長期下去,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都是應(yīng)該的。 因此,要向孩子“索取”愛,讓孩子學(xué)會感恩。 有些家長遇到孩子在飯桌上給自己夾菜就會感動萬分,但其實家長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 比如在做家務(wù)時可以跟孩子說:“寶貝,你可以替媽媽掃地嗎。” 或者吃飯時讓孩子幫幫小忙,讓他幫忙擺碗筷或者幫你盛飯。 聰明媽媽不妨采取“撒嬌”,向孩子多要求一點,孩子自然也會多回報一些。 ??? 要學(xué)會放下自己的評判標準,放下自以為的“對”,放下控制與指責(zé),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 一個總結(jié) ● 讓青春期孩子不再跟父母對著干的 3個小技巧 1.把命令改為商量 比如“你有什么想法呢?”“你打算從哪方面入手呢?” 2.不妨讓孩子吃點苦頭 3.家長要學(xué)會向孩子索取“愛” 比如“寶貝,你可以幫媽媽掃地嗎?” |
|
|
來自: shinelli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