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一直認為:“痰濕生怪病”;“痰為百病之母”;“濕為萬惡之邪”。很多莫名其妙的病,其實都是痰濕在作怪。 千百年來中醫(yī)經方不計其數(shù),溫膽湯被譽為:中醫(yī)十大名方之一! 從古至今不少中醫(yī)大家,以一張溫膽湯打天下。也因為其療效獨特,被藥王孫思邈收錄在自己寫的《備急千金要方》中。那么這個千古奇方究竟是什么呢?我們看看溫膽湯的組方:陳皮、竹茹、甘草、枳實、半夏、茯苓。這四味藥,可以把身體里已經有了的“痰”化掉。實際上你化掉身體已有的“痰”就是給脾胃放開了手腳。茯苓:也是這個配方中的君藥,有健脾和胃利濕的作用,也就是把“痰”形成的源頭--脾虛扶正,然后去掉體濕。脾胃功能恢復了,你身體氣血自然增多,臟腑得到濡養(yǎng).....身體就會好轉!中醫(yī)學博士羅大倫在臨床運用中發(fā)現(xiàn):好多人說吃中藥效果并不好,其實是你的脾胃出了問題,脾胃虛弱或者寒濕太重,痰濕堵在里面,不能吸收。所以從臨床效果上看,用溫膽湯泡腳反倒比吃藥效果更好。他立方:茯苓30克,陳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實6克,炙甘草6克把以上藥材加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再煮30分鐘,用藥水泡腳早晚各一次。在舌像上就能看到痰濕或濕熱的特征,剛開始用泡溫膽湯最好連續(xù)泡10-15天,以后每周2-4次為好。以前孩子每間隔一周都會發(fā)一次癲癇,最近用溫膽湯泡腳后已有2周沒發(fā)過來。有很多反饋的信息是泡腳后一個明顯的改善就是:大便不粘馬桶了;大便成型了。1,體形面色:體形肥胖,面部、四肢浮腫;頭發(fā)、面部皮膚油膩起痘、皮炎;面色暗黃,少光澤。3,口手和腳:口氣重,唇色淡,口中粘膩,很少感覺口渴,不想喝水;多汗,汗出后皮膚黏膩,身體困重,關節(jié)酸脹疼痛,有腳氣或者陰囊潮濕,易出現(xiàn)耳鳴。4,感覺及睡眠:手足冰涼,胸悶痰多,容易疲倦,睡不醒起不來,腸胃不適。6,喜好:懶言少動,嗜睡,喜食肥甘甜黏,夏天暑濕季節(jié)容易犯病。7,大便:大便次數(shù)多,不成形,粘馬桶不容易沖掉。禁 忌:孕婦,對中藥過敏人群,身體虛弱者;月經量大的女性,月經期不要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