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心而論,趁《上海堡壘》票房慘敗,掀起的這場對鹿晗的大規(guī)??谡D筆討,確實就是拿他當做一個靶子,針對的遠遠不止是他一人,而是這些年來所有用爛片雷劇、用粉絲控評來污辱我們視聽的流量明星群體! 近年來華語娛樂圈從日韓引進造星流程,形成的所謂“粉絲經(jīng)濟”“粉絲文化”“粉絲圈”,不客氣地說,本質(zhì)上就是個近似于傳銷洗腦模式的畸形圈子。 這些粉絲組織內(nèi)部,皆是打著維護和熱愛共同偶像的幌子,層層傳銷,對青少年粉絲去各種引導和洗腦,把原本的正常人都洗腦成為了偶像而廢寢忘食、傾家蕩產(chǎn),到處不知疲倦宣傳布道的免費水軍。 更有甚者,這些組織還洗腦粉絲們,還要在網(wǎng)絡平臺反復搜索,學會所謂“控評”,不管是誰非議了自己偶像,便對這些人一哄而上,各種抨擊騷擾,力圖強行改變,若有不從,便無下限騷擾攻擊和噴臟。——而這些粉絲,原本大都只是一群十幾歲的孩子,甚至多數(shù)是一群最好年華的花季女生。 原本一切明星藝人作為公眾人物,賺取著絕大多數(shù)人一生不可及的財富,付出的必然代價,就是應該被大眾們自由點評。當做為個體的普通人,一旦僅僅是提及不喜歡某個流量明星,卻立馬被聞訊而來的粉絲抨擊騷擾,甚至是網(wǎng)絡暴力,人肉搜索,自然不勝其煩。 不論誰有過這番經(jīng)歷后,也勢必反過來加深對該流量明星本身的惡感,更對這套水軍+粉絲的所謂“控評”手段,深惡痛絕。 而且,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是視票房如生命,哪怕那些冷門文藝影片,為了爭取更多一點票房也是出盡奇招。因此,直接利益驅(qū)使下,甚至讓那些大導名導的商業(yè)大制作,也紛紛青睞于那些粉絲眾多的流星明星,從宣傳、排位次序(俗稱番位)到戲份,都盡量向他們傾斜, 甚至眾多演技精湛的資深影帝影后和老戲骨,反而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給這些一副從頭到尾都全程面癱臉的鮮肉“臉員”們?nèi)ヅ鋺?,給鮮肉們主演的影片增加一點口碑,并在相關訪談中,各種言不由衷的恭維和夸贊。 所以,《美人魚》獲得34億票房一度創(chuàng)影史記錄后,周星馳新作,和徐克“雙王搭檔”的《西游伏妖記》,曾是公認必破30億票房的大爆種子,第一主演之所以竟會選定,而該片的反方boss是姚晨這樣的一線中生代女星。 所以,不止是李易峰的《心理罪》請了柏林影帝廖凡,甚至邁克爾·道格拉斯這樣依舊活躍好萊塢一線主演漫威超英大片《蟻人》系列的奧斯卡影帝,也被李易峰的另一部主演電影《動物世界》邀約,出演反派boss。 換言之,在此刻的華語電影市場,本應是國際電影界中至高無上榮耀、代表著對一個演員演技最高肯定的“奧斯卡影帝”頭銜,也遠不敵本土流量明星能帶來的票房價值,竟成為廣大投資方的普遍共識。 因此,同為最頂級流量明星之一,鹿晗能接到江南原著改編的《上海堡壘》,而且排位一番,壓了港臺資深一線女星舒淇,在當時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畢竟他前一部主演的大制作影片《盜墓筆記》,雖然口碑糟糕,但在廣大狂熱粉絲的助力下,加上這一大ip本身的票房價值,吸引大批原著粉絲助陣,最后拿下10億票房,還是2016年暑期檔票房冠軍, 確實也令投資方獲利頗豐。 通過鹿晗,資本甚至似乎已經(jīng)找到了“將流量變現(xiàn)”的正確公式:超級ip+頂級流量(鹿晗)+當紅小生(井柏然)+戲骨影帝(王景春)+演技小花(馬思純)=10億票房,片方分賬票房3.85億,相比1.3億投資成本,凈賺2.55億,近200%的投資回報率,曾令多少娛樂資本笑顏逐開,竭力想要繼續(xù)復制這一成功模式,推而廣之,一統(tǒng)整個華語電影圈。 粉絲經(jīng)濟和流量為王,讓一群演技平平甚至低下拙劣的偶像明星占據(jù)了優(yōu)良影視資源;荼毒了大批年輕追星少女的三觀;也讓觀眾不得不忍受那些毫無演技的藝人,粗制濫造甚至摳圖替身的爛片。 被綁架得身不由己、口是心非,連私生活都不能自主的藝人,連早餐錢也被忽悠去買專輯買雜志刷票房的粉絲,也包括我們這些看不到好劇好片好演員的觀眾,誰又不是受害者? 唯一真正得利的,就只有在幕后操縱營銷、翻云覆雨的娛樂資本,真正賺得盆滿缽盈。 比如某個身為影視公司總監(jiān)的資本代言人,甚至公然放言:「電影票房和藝術無關,和劇本無關,和演技無關,只取決于所謂“吊絲購票心理學”,只要投資者把控好“流量+IP”,就能讓所有編劇統(tǒng)統(tǒng)失業(yè)!」 明星資本肆意收割,各式各樣爛片充斥,一眾演技潦草、軋戲成習、濫用替身的流量明星們,卻混得如魚得水,賺得盆滿缽盈,接了多少商業(yè)大制作和沖獎資源的主角,反而要演技精湛的資深影帝影后和老戲骨,去給他們配戲,此情此景,又曾令多少資深業(yè)內(nèi)人士到廣大影迷觀眾為之絕望? 所以,當2016年國慶檔,聚集了一眾流量明星的《爵跡》,票房被《湄公河行動》全程吊打,曾因《小時代》系列風光無限的郭敬明,痛哭流涕到懷疑人生:【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罵《爵跡》?】曾令多少人拍手大快! 當2017年暑期檔,《戰(zhàn)狼2》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掃射成一地殘花,又令多少人聚眾歡騰!當時的楊洋,甚至連“吃豆芽”都能引發(fā)群嘲,也不過就是遭逢了今天鹿晗一樣的待遇而已。 此后《紅海行動》36億,《唐人街探案2》34億,《我不是藥神》31億,《流浪地球》46億……可以說此后每一部票房爆款作品,都是廣大影迷觀眾在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用真金實銀來投票,努力支持好的作品,努力將流量明星的圈錢爛片,徹底排斥出主流電影圈! 如今的中國電影,電影工業(yè)已經(jīng)飛速進步,各個門類的商業(yè)類型片都已經(jīng)取得了長足可喜的進步,從票房爆款到兼具藝術口碑,從小成本喜劇片“以小搏大”創(chuàng)造奇跡,到完成好萊塢A級大制作水準的軍事戰(zhàn)爭片和科幻片, 而今,又輪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國產(chǎn)動畫片也能全方位大爆,劍指46億票房,直接挑落好萊塢十年布局之巨制《復聯(lián)4》,至于勉強票房過億,凈虧損3個億的《上海堡壘》,只是中國動畫電影追趕國際最先進水平的歷程中,被隨手碾壓而過的煙塵而已, 同時也徹底宣告了那些滿口“吊絲經(jīng)濟學”“粉絲經(jīng)濟學”的互聯(lián)網(wǎng)投機分子,試圖摒棄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用“大ip、大數(shù)據(jù)、大流量”來污染電影圈的可恥失??! 狼子野心,難逃是非公道。成王敗寇,何必怨天尤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