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jù)1967年至1969年,最早在《明報》連載的《笑傲江湖》原著小說,《葵花寶典》是三百多年前,一對絕世高手夫婦合力所創(chuàng),而《葵花寶典》為太監(jiān)所創(chuàng)的說法,則是1980年出版的通行版《笑傲江湖》小說中,對以上說法進行了修改。所以,如果按作者最初的創(chuàng)作意圖,女人當然可以修煉《葵花寶典》。
從1992年徐克版電影《東方不敗》起,很多《笑傲》相關(guān)影視改編,便將葵花寶典神功大成的東方不敗,去刻意女性化,以顏值甚高的美女演員扮演。2013年版《笑傲江湖》電視劇更索性將東方不敗改成真正的女性,不再是此前的自宮閹人。而以《笑傲江湖》為題材的各類游戲,更普遍采用了東方不敗是一個武功甚高的絕美女子的設(shè)定。 其實這些改編,正符合了原著作者在五十年前的最初創(chuàng)作本意(雖然他后來不予承認了),因此才普遍在廣大影視觀眾和游戲玩家中頗受好評,影響深遠。 事實上,《葵花寶典》的”葵花“二字,便分別蘊藏在男女兩位作者的名字中。此二人,其實就是《神雕俠侶》的王重陽、林朝英二人。(”重陽“則向日為”葵“,”朝英“則夕拾為”花“)他們的生平,正是「年方壯盛,武功如日中天」「恩愛甚篤、因故失和,從此避不見面」。 具體推導(dǎo)《葵花寶典》原作者為什么就是王重陽和林朝英,《葵花寶典》的上半部“乾經(jīng)”為什么是王重陽的先天功,下半部“坤經(jīng)”又為什么就是林朝英的“玉女心經(jīng)”,具體推導(dǎo)的詳細過程,可以參見筆者此前這篇文章: 《神雕俠侶》中對”玉女心經(jīng)“的內(nèi)功要旨,更寫明其是「更增縱躍之能以及出招的快捷,而非勁力的增長」。這與《葵花寶典》及其衍生的《辟邪劍譜》的法門如出一轍。 楊過在“玉女心經(jīng)”小成時,以極快的手法輕松制住功力遠高于他的尹志平、趙志敬二道,同樣正如林平之修煉《辟邪劍譜》后,能以不入流的勁力輕松制住余滄海一樣,卻不單單是玉女心經(jīng)對全真派武功的克制效果。 小龍女大戰(zhàn)重陽宮,在她本身內(nèi)力肯定不及金輪法王、瀟湘子、尹克西、尼摩星這四大高手的任何一人時,照樣能憑借左右互博術(shù)和玉女素心劍,以極快攻擊速度和超絕輕功身法而大展上風甚至一度壓制他們四人聯(lián)手。 同樣,東方不敗施展葵花寶典神功,大戰(zhàn)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上官云四大高手,也是在他”本身內(nèi)力并非奇高“的情況下,以極快攻擊速度和超絕輕功身法,對戰(zhàn)四人游刃有余,若非他手中不是一根無毒繡花針,而是針上淬毒、或是換一把匕首短劍,則四個敵手早已盡數(shù)喪命。 這兩場金庸小說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戰(zhàn)況如此相似,正因為小龍女和東方不敗練的根本就是源出一門的武功。只是東方不敗原本武功就極高,在奪取教主之位前,就并不弱于任我行,奪位后又苦煉葵花寶典十二年,甚至參透了「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至理,已達武學(xué)大宗師的境界,因此其功力之精純,當然遠勝年齡只有20歲出頭、又累遭劇毒和重傷損耗的小龍女了。 《笑傲》中說,無論葵花寶典也好,辟邪劍法也好,修煉時都要練內(nèi)丹、服”燥藥“,因此更會欲火如焚,如不自宮,六根清凈,斬斷情孽,便會”走火入魔,僵癱而死“。這一點無論對男女都是一樣。那么,修煉”玉女心經(jīng)”的小龍女和楊過,又是如何克服此功法的負作用的呢?答案首先就在王重陽為林朝英掘來的寒玉床上。 寒玉床是王重陽從極北苦寒之地,數(shù)百丈堅冰之下挖出的寒玉制成。第一次睡到上面時,便會覺得奇寒難熬,只得運全身功力與之相抗,久而久之,習(xí)慣便成自然。小龍女和楊過常年在寒玉床宿眠,睡夢中亦可修煉,據(jù)說一年抵得尋常武人十年之功,這樣的奇寒之氣入骨,自然就抵消了“欲火如焚”帶來的燥熱。 而小龍女自幼修習(xí)所謂”十二少“之內(nèi)功,「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無喜無樂,無思無慮,二十年幼功的功力之純,即令其師祖林朝英亦所不及,同樣也起到了壓制情欲的作用。 想來這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將活人修煉得冷若冰霜之術(shù),正是林朝英及其丫鬟徒弟多年改進鉆研,用以輔助修習(xí)“玉女心經(jīng)”的法門。至于古墓至寶玉蜂漿,亦非尋常野山蜂蜜可比,能讓全真派耆宿周伯通這樣的絕頂高手也艷羨不止。古墓門人常年服食玉蜂漿,和《葵花寶典》中所謂”加煉內(nèi)丹,服食燥藥“,當有異曲同工之妙。 即使如此,楊過和小龍女修煉此功也是兇險異常,兩人全身熱氣蒸騰,需得脫衣習(xí)練,卻被尹志平和趙志敬二道撞破,一時走火入魔,而原本修習(xí)得無情無欲的龍女,也因此破了心如止水的心境,對徒兒楊過產(chǎn)生了熾熱的男女之情,最終竟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佳話。 后來楊過和龍女每逢大喜大悲,便動輒吐血,應(yīng)當是他們內(nèi)功的根基終究并非玄門正宗,而是劍走偏鋒之功法極致的緣故了。 林朝英苦心孤詣創(chuàng)制這套“玉女心經(jīng)”,便是因為她生性矜持,又復(fù)靦腆,不肯直訴情意,只盼和王重陽同練內(nèi)功,彼此照應(yīng),令男方自悟,兩人得以心心相印。 然而二人志趣不同,性情相左,終于難以心靈相通,最后只是良緣難諧,勞燕分飛,竟成怨偶。 林朝英紅顏早逝后,她的徒孫輩卻終于將這門神功大成,襄陽大戰(zhàn)斬殺蒙古皇帝,立下“屠龍”奇功,成為名震天下的“神雕俠侶”,更在全真教王重陽畫像前,當著萬千道士的面拜堂成親,倒也令她了卻生平夙愿。 所以,金庸原著中,練過《葵花寶典》(即《玉女心經(jīng)》)的女性,至少有三人,即林朝英、林朝英的丫鬟(即小龍女的師父)、小龍女,而《倚天屠龍記》中驚鴻一瞥的楊過和小龍女后人黃衫女子,既然執(zhí)掌古墓派門戶,也極可能同樣習(xí)練這門武功。以為此功只能給閹人修煉,而女子必然絕緣,正是對原著鉆研不夠深入、不明白《葵花寶典》和《玉女心經(jīng)》同源的一知半解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