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是小,治不好可導致更嚴重的并發(fā)癥,所以,當你有感冒的初期癥狀時候就要清楚分辨自己是哪種感冒,更快的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以下是幾種感冒的基礎表現:

每到換季時,周邊咳嗽、感冒的人也多了起來。小王一開始嗓子不舒服,便找感冒茶來喝,不料卻加開始發(fā)燒、頭痛、腹瀉。這是日常我們非常容易犯的錯誤,分不清感冒類型!不同的感冒類型針對不同的治療方法,您一定要學會分辨,警惕感冒并發(fā)癥! 
表現 怕冷怕風,甚至打寒顫、頭痛,頭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周身酸痛明顯,發(fā)熱輕,一般不會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色白,食欲減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中醫(yī)治療常用方法 對于風寒感冒,重要的是“辛溫解表,宣肺散寒”,風寒感冒的主治湯是《傷寒論》首方桂枝湯。桂枝湯: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3片、紅棗6枚,水煎服。表現 發(fā)熱重,輕微怕冷,鼻子堵塞、流弄鼻涕,咳嗽聲中,或者有黃痰粘稠,頭痛并且口渴,咽喉紅腫、干、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扁桃體紅腫,咽喉部位充血,舌苔薄白,舌邊紅。中醫(yī)治療常用方法 治療風熱感冒主要原則是“宣肺清熱,辛涼解表”,主要用銀翹散和桑菊飲來治療。如果全身癥狀明顯的用銀翹散,如果上呼吸道癥狀明顯的用桑菊飲。桑菊飲:桑葉7.5g、菊花3g、杏仁6g、連翹5g、薄荷2.5g、桔梗6g、甘草2.5g、葦根6g。表現 身熱很重、輕微怕風,汗少,身體酸重伴有疼痛,頭暈、脹痛明顯,咳嗽,痰和鼻涕黃而粘稠,心煩,口中黏膩無味、口渴飲水不多,偶爾犯惡心、胸悶、尿黃量少,舌苔薄黃膩。平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體內痰濕偏重的人若感染風邪,易轉化成為風濕而出現感冒癥狀。中醫(yī)治療常用方法 《內經》里面講“秋傷于濕”,但是前半個秋天是濕氣所主,外邪傷人具有很強的季節(jié)性。風濕感冒多發(fā)于夏季,濕熱時邪侵擾身體,外加納涼和冷飲的共同作用,體內風寒遏制了暑熱外散,繼而發(fā)病。治療以“消暑、祛濕、解表”為原則,一般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表現 干咳且嗆咳,咽喉干癢疼痛,口舌、唇鼻干燥,無痰或痰少而黏連成絲,不容易咳出,偶見痰中帶有血絲,初起還伴有鼻塞、頭痛、微寒、微熱、舌苔薄白、質紅、干而少津等。老人如果是久病會導致津液受損,不愛喝水會造成津液不足,再受風寒侵襲就會因風燥而傷及肺部。中醫(yī)治療常用方法 秋天后面是寒冬,暑熱之氣未盡,冬寒之氣已來。“秋傷燥氣者,輕者為燥,重者為寒”,而燥又分溫燥(燥夾熱)和寒燥(燥夾寒)。對于風燥,中醫(yī)主方是桑杏湯。桑杏湯:桑葉、象貝、香豉、梔皮、梨皮各3g、杏仁4.5g,沙參6g。如果屬于涼燥也可選用杏蘇散。杏蘇散:蘇葉、半夏、茯苓、前胡、杏仁各9g,苦桔梗、枳殼、橘皮各6g,甘草3g,大棗3枚。感冒我們都知道不是大病,但是需要提防的是這個! 如果無并發(fā)癥感冒一般在一周左右消失,但是在特定人群和高危人群中,感冒可以引起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加重,引發(fā)心肌炎、急性腎炎等重危并發(fā)癥,會可顯著增加高危人群的死亡率。1 飲食護理: 
需要補充高蛋白,飲食清淡,維生素高且熱量充足、易消化還要避免辛辣、禁忌酒等刺激性食物,病人每天要有足夠的飲水。 2 病情觀察: 
體溫、咳嗽等其他特征的預警。 如咳膿痰、體溫進一步升高,提示為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 如發(fā)熱頭痛加重伴膿鼻涕,提示為鼻竇炎; 如恢復期出現胸悶、心慌、胸痛,提示病毒性心肌炎; 如出現血尿、水腫、高血壓等,提示并發(fā)腎小球腎炎。 3 用藥護理: 
除常規(guī)用藥之外,有濃痰難以排出這,不易試用鎮(zhèn)咳類藥物,因為使用鎮(zhèn)咳類藥物會使?jié)馓蹈与y以排出,加重病情,可以適當選擇稀化粘痰的棕銨合劑、標準桃金娘油膠囊、鹽酸氨溴索化痰藥。 4 日常護理: 
避免感冒者受涼、淋雨;避免過度疲勞;在感冒流行季節(jié)盡量少去公共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參考文獻: [1] 楊曉晴. 教您區(qū)分感冒類型[J]. 人人健康, 2012(11).[2] 孫恩棣. 感冒到底分幾種類型[J]. 祝你幸福:知心, 2015(10):50-50.[3] 黃艷. 淺析感冒的分類與護理[J]. 民營科技, 2015(4):45-45.
- 讓你獲得專業(yè)、有價值的養(yǎng)生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