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話題超有趣,小編喜歡!俺來嘮叨嘮叨。鄉(xiāng)鎮(zhèn)以下,村莊同級單位傳統(tǒng)稱呼很多,很多。 村、莊、樓、屯、堡、寨、營、埠、墩、溝、坡、灣、鋪、崗、橋、崖、山、集、店、窖、壩、亭、圍、圩、廟、堂……是不是非常壯觀? 它們都有什么含義,區(qū)別是什么?請往下看↓ 村莊樓屯堡寨營 名稱來歷和含義①村丨古時為'邨',后習(xí)慣稱'村'。村,指自然而成的村落,即鄉(xiāng)間農(nóng)民成群居住的地方。村在郊外,毗鄰農(nóng)田或鄉(xiāng)野,距城鎮(zhèn)有一段距離。 這指原始情況,城市擴(kuò)建把村劃進(jìn)去另說。村可大可小,大的可以分東村西村,南村北村。 ②莊丨原指靠路邊聚集而居的地方,在古代它有一定交通'站點'功能,比如商旅或古時驛站。莊,算村的一種,統(tǒng)稱'村莊',但概念上村大。 莊,另有'山莊'之意。一種是建于山林鄉(xiāng)野的住宅,另一種是官貴階級的建筑群,又稱'莊園'。山莊,古今中外有之,它不同于前面'村莊'。村莊,聚集屬性;山莊,家族屬性。 ③屯丨較小的村落,尤指由駐軍、墾荒、屯田而形成的村落。最初,'屯'周邊多有一些防御性柵欄或圍墻,屯本義是'包或圍起來' 。 后隨社會發(fā)展成為普通村落,一般較小。常見于北方農(nóng)村,小編老家有'馬屯'、'歐屯'。 ④營丨以'屯'和'營'命名的村莊,主要與屯田有關(guān),屯田又叫營田。因此'營'和'屯'差不多概念。 這些和土地耕種形式有關(guān),帶有歷史烙印。因此北方常見村落名'某屯','某營'。 ⑤寨丨原指圍有柵欄或圍墻人畜聚集地,也或指駐兵營地。也指四周有柵欄或圍墻的村莊、村落。所以,原始村寨的特點是,有圍欄、圍墻等農(nóng)用或軍用設(shè)施。少數(shù)民族常見'某寨'。 ⑥堡丨原指土石筑成的小城堡,后指帶圍墻的村寨、集鎮(zhèn)。因此大凡稱'堡'的地方,曾有過比較像樣的圍墻等土石設(shè)施,'堡'里面相對比村、屯等講究的多。小編就是'朱堡'小本畢業(yè)。 另外,堡的讀音有三個? bǎo、pù、pǔ。其中后兩個多用地名。小編老家隔壁村讀?pǔ。 ⑦樓丨原本指兩層以上房屋建筑。樓在戰(zhàn)國時就出現(xiàn)了,當(dāng)時主用于觀敵瞭陣,后發(fā)展為供人居住的地方,即軍用向民用演變。 小編老家不遠(yuǎn)有'郭樓'、'于樓'。一般稱為'某樓'的,或曾有過樓建筑,包括炮樓或煙樓。 其他稱呼崗、橋、埠、溝,坡,灣…… 同理,這些叫法和村落舊時情況有關(guān),或附近曾有碼頭水埠(埠),或山崗、石橋、溝渠、山坡、水灣……小編曾跟廣東同學(xué)說笑,廣東有多少帶'崗'的地名,上海就有多少帶'橋'的。 小編老家附近有? 燕子埠、孫山、望夫崖、山亭、楊集、黃墩……好復(fù)雜哈。 廟、寺、堂、祠…… 這些屬于以宗教信仰或祭祀等建筑命名的。 比如小編老家有'蔡廟'(村),那里過去就有廟;還有個'二廟'(鄉(xiāng)鎮(zhèn))。東莞有個'中堂'鎮(zhèn),那里還有小編重要供貨商。 小編陳詞華夏歷史悠悠五千年,單單一個村落的叫法就有幾十種。古人就是講究,而且用詞精準(zhǔn)、形象。 如今,這些都成了幾乎千篇一律的村莊了。雖然簡單方便,但我們不應(yīng)遺忘這些'村文化'。 老外問你village用中文怎么說?你就反問一句: 你是指—— 村、莊、樓、屯、堡、寨、營、埠、墩、溝、坡、灣、鋪、崗、橋、崖、山、集、店、窖、壩、亭、圍、圩、嘴?還是廟、堂? 老外卒。 | 
|  |